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0-04-23

所謂的「完整」

06:10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開始參與數典計畫以來,在各種推廣資料庫的場合,最常被歷史學者質疑的問題是:我怎麼知道從裡頭檢索出來的資料是「完整」的?

這個質疑真是再正當不過了。這不正是歷史學者每天念茲在茲的工作:盡可能蒐集完整的資料,然後從中找出事情演變的脈絡。反過來說,歷史學者最害怕的,就是漏掉那關鍵的一份文件,造成整個詮釋都失了準頭。

以往對這個質疑的回答大概有幾個層面。

第一,以現在的資訊技術,只要文件中有出現過跟檢索詞彙一模一樣的詞彙,那麼一定可以找出來。換言之,從單一關鍵字檢索的環節而言,技術上沒有什麼問題。問題不在這裡。

第二,這個問題因此要丟回給研究者。因為你得到什麼結果,就取決於你下了什麼檢索的關鍵字。而檢索應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不是下一個關鍵字就可能找出所有相關的文獻。相反地,你得先對問題本身有一些瞭解,掌握其中可能有的關鍵字;然後,從第一次的檢索結果中,再進一步挖掘其他的關鍵字。最後,你的檢索結果就會越來越完整。

第三,資料庫的建置者當然可以幫一些忙,比如建立所謂的權威檔。在此處,權威檔指的是:如梁啟超,又稱梁任公,又稱梁卓如,又稱飲冰室主人,那我們就把「梁啟超」、「梁任公」、「梁卓如」、「飲冰室主人」,都做同一個關鍵字,只要你輸入其中任何一個,資料庫系統就一併把其他的檢索結果都跑出來。建置權威檔,其實就解決「完整度」的問題而言,跟第二點的邏輯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還是把問題丟給史料的研究者。只不過,不是個別研究者自己找出某一個概念的不同表達方式,而是有一群人先把這個工作做完了。

(而這種把研究工作交給別人做的方式,當然有好處,但也永遠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知道那個或那些人做的工作,是你要的呢?比如說,以上面的例子來講,我要找「梁啟超」相關的,但是我就是不要找有「梁任公」的,因為我想知道的是,梁啟超用「梁啟超」這個名字發表了哪些文章。這時候,系統幫我自動找出「梁任公」的文件,反倒是畫蛇添足了。)

最後,比較耍賴的答案是,有資料庫檢索後,資料只會比原來用手工找資料更多,更完整。所以不要問資料庫如果不完整怎麼辦。

最後一個說法的前提,是某某資料庫的資料真的很多,多到用人力是絕對看不完的。不然,歷史研究者還是可以用下列方式來反駁最後這個說法:「那我還不如自己看,比較不會有遺漏。」就算系統中的資料真的很多,但是歷史學者還是不太相信,透過「檢索」可以帶來更為「完整」的史料。

我們可以問說,可是人去讀書,就不會有遺漏嗎?難道你不會打個盹,失個神,就漏掉某一句關鍵嗎?歷史學者大概只能摸摸鼻子說,會阿。可是這並不能說服他們,用資料庫檢索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結果,或許是更完整,可是還是不完整。反而更增添他們的焦慮:在這史料的茫茫大海中,是不是有什麼是我遺漏的?是不是有什麼關鍵,我就是沒發現?用單一詞彙檢索當然不夠,可是用兩個就夠嗎?用三個就夠嗎?用十個、一百個關鍵詞,再加上權威檔,檢索結果真的就完整了嗎?到頭來,研究者還是得把所有史料看過一遍,才能安心。

對號稱在發展「數位人文」的我們而言,這好像是一個不得不面對,卻又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直到今天,我們開始有一點隱約的感覺:也許我們(不管是資訊的還是歷史的研究者)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

會不會史料的「完整」,並不真的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都幾乎可以說,史料永遠不可能完整。不過進一步細想,這個說法有幾個不同的內涵。首先,史料不可能完整,那是因為隨著時間前進,很多史料就是散佚、消失,永遠不可能尋回。所以,「完整」似乎是個幻象。

那「留存下來的史料」的史料呢?當歷史學者研究一個課題的時候,總是可以從「留存下來的史料」中,找到「完整」的資料吧?那如果一個資料庫盡可能地蒐集了「留存下來的史料」,配合資訊技術,應該可以把完整的資料都找出來。如果這樣講還是有點模糊,我們可以說,所謂找到「完整」的史料,比較精確的說法,就是把所有「相關」的史料找出來。所以上面的陳述就變成了:歷史學者總是可以在「留存下來的史料」中,找到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史料吧?

這是這麼說真的就比較精確嗎?

問題在於,什麼是「相關」的史料?我們如何去定義「相關」?

事實上,我們幾乎可以說,所有事情(或概念)都是相關的。康熙皇帝跟朱一貴是相關的,這很明顯,因為他們有直接的互動。但是,比如說,「西發利亞條約」跟「八八風災」是不是相關呢?說不定是。因為西發利亞條約確立了近代國家的概念,而我們要對八八風災的救災進行評估的時候,就涉及了我們對近代國家救災的期待與標準。

可是這關係很遠阿。也許是很遠,但是還是有關,不是嗎?

那麼,或許「相關」或「不相關」的觀念,其實並不精確。沒有什麼東西是「不相關」的,只有「關係比較遠」的。

回顧一下我們前面的定義,如果史料的「完整」性,是把所有「相關」的東西找出來;而我們又相信,所有東西都是相關的;那麼所謂的完整,其實就無邊無際。無論你整個史料中,抽出哪一個概念(或文件),他都其他所有東西串在一起,好像一個大的網一樣,他們彼此之間都事實上是切不開的。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拋棄「完整」這個概念?

因為不管你研究什麼課題,所謂「完整」的相關史料,都無異於「所有留存下來的史料」。

研究者可以說,雖然不存在「不相關」的史料,但是總是有「關係比較遠」的史料吧?我們就把那些「關係比較遠」的史料踢掉,留下「關係比較近」的史料囉。

但是,什麼是遠?什麼是近?在我們沒有對文獻進行全面的考察之前,我們怎麼知道哪些史料是「關係比較近的」?哪些又是「關係比較遠」的?標準究竟是哪裡呢?也許研究者今天覺得某某史料跟研究主題的關係比較遠,明天又覺得,其實關係很近,搞不好研究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當初以為關係很遠的史料,其實是最關鍵的一份史料。那怎麼辦?

講了這麼一大堆,似乎是在自尋煩惱。你會說,歷史研究了這麼久,怎麼人家都沒有問題,就你有問題呢?本來人家作研究,就好像呼吸一樣自然,可是一旦你問他們,「你是怎麼呼吸的阿?」他不但答不出來,甚至連呼吸都不會了。

這麼說好像也沒錯。因為在以往,史料蒐集的「不完整」儘管也是個問題,但是,本來就沒有人會宣稱自己史料蒐集「完整」,頂多就是宣稱自己花了很多力氣,盡可能接近「完整」。反正在當時,沒有人真的知道「完整」是什麼一回事。所以「引用的文獻越多」,我們就相信是「越完整」。

但隨著數位化的進展,大家好像越來越在乎研究時候,史料的「完整」,越來越把「完整」當成一個重要的目標。因為我們(誤)以為,資料庫可以帶來了「完整」。

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就是資料庫出來之後,最大的好處不是做了什麼新的議題,而是很快去簡證別人的研究中的「遺漏」。因為我們預設資料庫是找出來的東西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很快襯托出手工業研究時代的「遺漏」。反之,手工的「遺漏」,似乎只是一再強化資料庫的「完整」。

結果,一旦我們發現資料庫的檢索,其實並沒有辦法「完整」的時候,我們就會對這個東西產生質疑。

因此,我們又回到了一開始的質疑。

然後,相信資料庫可以完整的人,就開始想各種方式去盡可能接近「完整」。

然後,我們就陷入上述的困境,因為「完整」就是不可能。

有沒有什麼辦法呢?或許可以這樣定義:在資料庫中,所謂的相關,指的就是跟輸入關鍵字後,檢索的結果。我們就相信,任何一個關鍵字檢索結果,都有他一定的意義,因為他一定跟某一個詞彙是「相關」的。因為,更精確地說,這個詞彙一定有出現在文件中,他才會被找出來。唯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說,這個結果是「完整」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那歷史研究會變成什麼模樣呢?他或許解決不了現有的一些研究難題,不過他會發掘出什麼樣的歷史議題?

我想我得好好看一下金觀濤先生的書了。

2010-04-22

Accidental Incest, Filial Cannibalism and Other Peculiar Encoun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21:15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Accidental Incest, Filial Cannibalism and Other Peculiar Encoun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by Tina Lu

2008 Ranis Prize, Yale University

Product discription

Described as “all under Heaven,” the Chinese empire might have extended infinitely, covering all worlds and cultures. That ideology might have been convenient for the state, but what did late imperial people really think about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the human community? Writers of late imperial fiction and drama were, the author argues, deeply engag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of the human community. Fiction and drama repeatedly pose questions concerning relations both among people and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possessions: What ties individuals together, whether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When can ownership be transferred, and when does an object define its owner? What transforms individual families or couples into a society? Tina Lu traces how these political questions were addressed in fiction through extreme situations: husbands and wives torn apart in periods of political upheaval, families so disrupted that incestuous encounters become inevitable, times so desperate that people have to sell themselves to be eaten.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January 31, 2009)


Note:

Although a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ideas that buttressed the creation of empir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historians of China have tended to assume (or even to argue) that such complex of ideas was unnecessary fo the Chinese state.

When territoiral expansion was debated, as at the Kangxi court in the case of Taiwan, the focus was not theoretical -- whether there was a point beyond which the empire should not expand -- but instead purely expedient.

No minister wondered whether the empire was exceeding its rights. Public debates like those thar took place in Spain in 1551 between Juan Gines de Sepulveda and Bartolome de las Casas regarding moral justifiability of the conquest would have been unimaginable. Just as the Qing dynasts claimed, the borders to a state governed by benevolent bahavior might not exist at all, as the traditional appellation wuwai(無外) indicates. States defined by a shared language or a shared history have built-in limits. But the empire was different. Why should the wholre world not fall under a single Confucain rule? (pp. 6-7)

2010-04-04

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


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
作者:李貞德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10日

內容簡介

房內是一位富貴之家的孕婦,獨自半蹲地架在衡木上生產。房外則是她的公公,陪同來助產的高僧,隔著窗戶教她調息。西元六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分娩故事,先後經兩位士大夫抄錄和轉載。這些男性醫學專家對產婦和助產婦的評價,透露了什麼樣的身體觀與性別觀?遭到品頭論足的女性,又表現了哪些醫療照顧上的能力與特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作者介紹

李貞德,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取徑與焦點,主要是從性別角度探討傳統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法律制度,最近則將視野擴大到近代台灣。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0697006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


書  名: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作  者:林富士
頁  數:744頁
初版時間:2008/6/4

內容簡介:

從西元第二到第六世紀,中國社會至少遭遇到三十八次「大疫」的侵襲,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接二連三的死亡或是在瘟疫的陰影下過活。在這段期間,東漢帝國崩解,中國的政治由大一統的格局走向分裂與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興的本土道教和外來的佛教逐漸茁壯長大,傳統的巫覡信仰則大力推動厲鬼崇拜,並廣設祠廟與神像。這些歷史現象,彼此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聯呢?從本書所收錄的17篇論文可以得到解答。

目次
自序
壹、瘟疫的衝擊與回應
中國中古時期的瘟疫與社會
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
貳、道教的終極關懷
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
疾病與「修道」:中國早期道士「修道」因緣考釋之一
參、醫療傳教與道教醫學
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
中國早期道士的醫療活動及其醫術考釋:以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記」資料為主的初步探討
中國早期道士的醫者形象:以《神仙傳》為主的初步考察
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度
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
肆、巫覡活動與厲鬼信仰
試論六朝時期的道巫之別
中國六朝時期的巫覡與醫療
中國六朝時期的蔣子文信仰
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
「巫叩元絃」考釋——兼論音樂與中國的巫覡儀式之關係
伍、身體、疾病與文化
中國疾病史研究芻議
頭髮、疾病與醫療──以漢唐之間的醫學文獻為主的初步探討
傳統中國社會對於「老年」門檻的界定──以漢唐之間的文獻為主的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