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09-01-22

新文化史:運用資料庫從事台灣文史研討會

09:2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詳見http://140.122.80.250/tcll/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68

會議目標寫的有些模糊,大概主要目標是寫出台灣的新文化史,但又要結合資料庫吧。


「新文化史:運用資料庫從事文學、文化與社會的研究」研究生研討會

一、主辦單位: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二、協辦單位:慈林教育基金會
三、會議日期:2009年5月
四、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五、徵稿對象:碩、博士班研究生
六、中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2009年03月06日
七、摘要格式:請以A4紙繕打,字數三百至五百字。請在文後註明服務機構、職稱、通訊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
八、接受名單通知日期:2009年03月18日以電子郵件敬覆;摘要審查通過者始接受全文發表。
九、全文收件截止日期:摘要通過審查者,請將全文於2009年04年24日前寄送至本所(請寄書面一式兩份及WORD儲存電子檔案磁片或光碟片一張),並請另紙註明姓名、服務學校、通訊地址、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等聯絡資料,以便聯繫;請勿一稿二投。
十、注意事項:
1.稿件限用中文撰寫,摘要字數三百至五百字;附關鍵字、服務學校及職稱。
2.全文不超過二萬字。(以電腦字元計算,含注解與參考書目)。
3.全文版面採橫排方式,為便利編輯作業,並避免不必要之格式設定。
十一、摘要、全文收件及聯絡方式:
106台北市和平東路路162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曾小姐
電話:02-23410583-14
傳真:02-23582461
電子郵件:
cutelamb1211@yahoo.com.tw

物之戀:明清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

09:11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物之戀:明清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

1. 主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 補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3. 會議時間:2009年5月2日(六)
4. 會議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
5. 會議主題:舉凡明清研究中有關物質文化、消費文化、印刷文化、商業、城市、技術、傳播、性別、醫療、中西交流、晚清報刊等議題。

徵稿對象:凡畢業三年內之青年學者,或全國各大學文史科系之在學碩、博士研究生。

論文截稿日期:請於2008年3月6日(五)

論文審查公告日期:論文經審查小組審議通過後,將於2008年3月23日(一)前網路公告審查結果。凡通過審查者將安排在大會中正式發表論文。

本研討會性質預定為研習討論會,凡論文通過審查之發表者,必須全程參與會議,並在會議前針對三篇論文提出五百字評論資料。凡審查通過論文稿費每篇為二千元(著作稿費一千元,交互評論稿費一千元)。

每篇論文字數以一萬五千字至兩萬五千字為宜。

更詳細資料請查詢本計畫網站:http://www.cll.ncnu.edu.tw/site/index.html

2009-01-19

史景遷:重遊張岱的感官之旅

20:21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重遊張岱的感官之旅
史景遷/著,溫洽溢/譯  (20090118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張岱當年的居處前有廣場,入夜月出之後,燈籠也亮起,令他深覺住在此處真「無虛日」,「便寓、便交際、便淫冶。」身處如是繁華世界,也實在不值得把花費掛在心上。張岱飽覽美景,縱情弦歌,畫船往來如織,周折於南京城內,簫鼓之音悠揚遠傳。露臺精雕細琢,若是浴罷則坐在竹簾紗幔之後,身上散發出茉莉的香氣,盈溢夏日風中,但見嫵媚歌伎,執團扇、著輕紈,鬢髻緩傾。燈籠初燃,蜿蜒連蜷於河道之上,朦朧如聯珠,「士女憑欄轟笑,聲光凌亂,耳目不能自主。」一直要到夜深,火滅燈殘,才「星星自散」。

 燈籠與河道

燈籠、河道甚教張岱神往,他所留下對年幼的追憶也與燈籠、河道有關。張岱三歲的時候,家中老僕帶他到王新的屋外去賞燈。王新是名鑑賞家、古玩蒐藏家,也認識張岱的母親。小小年紀的張岱坐在老僕肩上,於是四周景物都能盡收眼底:燈籠晶瑩剔透,綵花珠燈,羊角燈外罩纓絡,描金細畫,穗花懸掛,張燈百盞。張岱後來回憶此景,覺得雖是流光奪目,當年看來卻是覺得有所不足。燈籠不夠亮,也不夠密,燈籠之間仍有燭光不及的暗處,往來行人必須小心摸索,甚至得自己提著燈。賞燈雖是一大盛事,但總會聽到有人抱怨諸多不便。

這類往事栩栩如生,深深烙在張岱的心中:「從巷口回視巷內,複疊堆垛,鮮妍飄灑,亦是動人。」紹興城內的十字街會搭起彩繪木棚,棚子裡頭懸掛一只大燈,燈上畫有《四書》、《千家詩》的故事,或是寫上燈謎,眾人擠在大燈之下,抬頭苦思謎底。庵堂寺觀也以木架作燈柱掛燈,門楣上寫著「慶賞元宵」、「與民同樂」。佛像前有紅紙荷花,琉璃火盞,熠燈生輝。附近村民都會著意打扮,進城東穿西走,團簇街頭,擠擠雜雜買些東西。城內的婦人女子或是挽著手同遊,或是雜坐家戶門前,嗑瓜子、吃豆糖,至夜深才散去。

張岱對河道最早的印象也是來自幼年經驗。張岱五歲曾隨母親至紹興城東的曹山庵禮佛。曹山庵居高臨池,這處水池是三十多年前張岱外祖父為放生所鑿。那天天氣燠熱,張岱母子泛著小舟,浮於池上,四只西瓜置於竹籃內,浸在水中,使其冰涼。張岱記得,有條「大魚如舟」,突然衝撞舟底,把小舟幾乎撞翻,把舟上香客船伕嚇得魂飛魄散,那大魚將四只西瓜悉數吞去便迅速潛沒,留下水面的一道波紋。

多年之後,當年的場景又重演,但這次更為驚心動魄。此時張岱四十一歲,到杭州城外不遠處弔祭故交,有人約他去觀海潮。張岱久聞觀潮乃當地一大盛況,值得一看,海潮自江口洶湧而來,當地文人墨客無不頌讚。但是張岱親眼見過之後,卻總是失望而歸。不過,張岱這次還是去了,兩個朋友尾隨而至,攀爬到塘上,但見濤天巨浪,奔騰而來,令張岱大開眼界。

潮水從海寧的方向過來,遠則有如受到驚動而振翅飛起的千百小鵝,近則如百萬白獅奔騰。潮水再接近,則颳起大風,看的人都趕緊走避。等到潮水以雷霆之勢打到堤岸,濺起數丈水花,在半空飛舞,看得張岱心驚目眩,坐了半天,心神才稍定。

 雪蘭茶飲法

凡有往事襲上心頭,無論大小,總能教張岱逸神,琢磨箇中況味。他隨筆記下:「甲寅夏,過斑竹庵,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異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為白。又如輕嵐出岫,繚松迷石,淡淡欲散。」張岱心想,不知以此水煮茶,滋味如何?於是試了幾回,發覺泉水若置放三宿,待石腥味散去,而後用來煮茶,更能烘托茶香。若是取水入口渦捲,以舌舐顎,泉水特有的味道更為明顯。

張岱總是想嘗試各種新奇口味,還鑽研各種蘭雪茶的飲法。張岱曾養過一頭牛,研製做乳酪的方法。張岱取乳之後,靜置一夜,等到乳脂分離。以乳汁一斤、蘭雪茶四甌,攙和置於銅壺,久煮至既黏且稠,如「玉液珠膠」。待其涼後,張岱認為其吹氣勝蘭如「雪腴」,沁入肺腑似「霜膩」。張岱還拿它做更多的嘗試:以當地佳釀同入陶甑蒸之,或攙入豆粉發酵,或煎酥,或縛餅,或酒凝,或鹽醃。也可用蔗漿霜溫火熬之、濾之、鑽之、掇之、印模成帶骨鮑螺狀。無論何種料理妙方,張岱都將烹調祕訣鎖密房,以紙封固,雖父子不輕傳之。」

不出五年,也就是約當萬曆四十八年(一六二○年),張岱和三叔命名的蘭雪茶已經甚受名家青睞。但是卻有不肖商賈以蘭雪之名,在市場上哄售劣質茶,而飲者似乎並不知道。後來,就連斑竹庵禊泉的水源也不保。前有紹興商人以此泉釀酒,或在泉水旁開茶館,後又有地方貪官一度封泉,想將泉水據為私有。這反倒讓斑竹庵禊泉的聲名更大,引來無賴之徒,向庵內僧人討食物、柴薪,若是不從便咆哮動粗。最後,僧人為了恢復昔日寧靜,就把芻穢、腐竹投入泉水,決庵內溝渠以毀泉水。張岱三度攜家僕淘洗,僧人也三度在張岱離去又毀泉。張岱最後只好作罷,但說來諷刺,一般人還是難擋「禊泉」的昔日名氣,繼續以斑竹庵不潔的水來煮茶,還盛讚水質甘冽。

但是,這種事情張岱也看開了,而且他也深諳水源流通之理。他寫到另一處清泉時說:「惠水涓涓,繇井之澗,繇澗之谿,繇谿之池、之廚、之湢,以滌、以濯、以灌園、以沐浴、以淨溺器,無不惠山泉者。」所以,張岱認為,「福德與罪孽正等。」

 尋燈匠

張岱越是發展某種感官,品味也愈是因而改變。張岱既然求好燈,自然也會尋訪造燈的巧匠。張岱找到一位福建的雕佛師傅。這位師傅雕工極細,撫台曾請他造燈十架,耗時兩年才完成。可惜燈還沒造成,撫台就已辭世;當地一名李姓官員也是紹興人,將燈藏在木櫝中,帶回紹興。李某知張岱好燈,便把燈送給張岱。張岱不願無端受禮,當場就以五十兩白銀酬謝李某。五十兩不是個小數目,但是張岱認為這還不及真正價值的十分之一。在張岱心中,這十座燈成為他蒐藏的壓箱寶。

其他巧匠的作品也充實了張岱的收藏。紹興匠人夏耳金擅長剪綵為花,再罩以冰紗;張岱大嘆巧奪天工,「有煙籠芍藥之致」。夏耳金還會用粗鐵絲界畫規矩,畫出各種奇絕圖案,再罩以四川錦幔。每年酬神,夏耳金一定會造燈一盞,等到慶典結束之後,常常以張岱所出的「善價」賣給他。張岱還辦了龍山燈展,為此向南京巧匠趙士元購燈。趙士元精於造夾紗屏與燈帶,當地匠人無人能及。張岱的蒐藏品日豐,他也發現家中有一小廝很會保養燈,「雖紙燈亦十年不得壞,故燈日富。」

 迷琴

張岱的癖好常常變來變去,難以持久,但是他寫到這些癖好時,卻彷彿是入迷極深,足以為安身立命的依託。張岱開始嘗試各種泡製蘭雪茶之後過了兩年,他又迷上了琴。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時年十九的張岱說動了六個心性相投、年紀相近的親友跟他一同學琴。張岱的說法是,紹興難求好琴師,如果不常練琴的話,琴藝就無法精進。張岱寫了一篇雅致的小檄文,說締結「絲社」的目的是要社員立約每月三會,這比他們「寧虛芳月」要好得多。若能定期操琴,便能兼顧紹興琴歌、澗響、松風三者;一旦操練得法,「自令眾山皆響」。這些念頭常放在心裡,便能「斜暢風神」,而「雅羨心生於手」。

張岱的陳義高蹈,並不是人人能及,張岱的姪子燕客曾參加絲社,但仍是不通音律。范與蘭雖然有興趣,但是進步仍然有限。范與蘭有一陣跟某琴師學琴甚勤,努力得其神韻,後來改投另一琴師門下。沒過多久,范與蘭盡棄所學,又拜師從頭學起,如此復始數次。張岱寫道:「舊所學又銳意去之,不復能記憶,究竟終無一字,終日撫琴,但和弦而已。」張岱認為自己比較高明,拜各家名師學藝,勤加練習而至「練熟還生」,能刻意奏出古拙之音。張岱有時會同琴師一位、琴藝最精的同學兩位,四人常在眾人前合奏,「如出一手,聽者皆服。」

 鬥雞

到了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二十五歲的張岱又迷上鬥雞,與一干同好創鬥雞社。鬥雞的風氣在中國至少盛行兩千年,早有一套磨練鬥狠的祕技。鬥雞通常進行三回合,鬥到雞死方休。據說鬥雞名師能把鬥雞調教得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對聲響、陰影無動於衷,臨陣對敵不露情緒。上品鬥雞應如機械,教對手望之喪膽卻走。文獻記載,訓練有素的鬥雞「羽豎、翼鼓、嘴尖、爪利、沉著、冷靜克敵」。

張岱創絲社寫檄文,創鬥雞社也是如此;不過張岱此舉已有先例,八世紀的唐代詩人王勃寫過《鬥雞檄》。張岱的二叔張聯芳在古玩、藝術品的蒐藏很有名,他也是鬥雞社的基本成員。叔姪兩人下重注鬥雞,賭金有「骨董、書畫、文錦、川扇」。根據張岱的記述,二叔十賭九輸,愈輸愈惱。最後,二叔竟然把鐵刺綁在鬥雞的爪上,還在翅膀下灑芥末粉──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訓練方法,也為鬥雞所容許。後來,張岱知道自己與唐玄宗命盤相同,而唐玄宗好鬥雞又亡其國,於是張岱便以鬥雞不祥為由,結束了鬥雞社,叔姪倆才又和好。

 蹴踘

天啟三年初,張岱才剛戒了鬥雞,又與弟弟、友人迷上看「蹴踘」(類似足球)。所謂的蹴踘並不是一般的運動比賽,而是一種動作靈巧、身形優雅的技藝形式,玩蹴踘的人必須盡可能讓球近身。蹴踘這門技藝也是歷史悠久,男女、廷臣、常民都可參與,有時還結合了其他的運動與賭博。張岱這麼描寫一位善蹴踘的人,「球著足,渾身旋滾,一似黏涕有膠,提掇有線,穿插有孔者。」有些技藝非凡的蹴踘玩家,本身也是梨園弟子,張岱家中戲班裡就有幾個人是如此,因為張岱也迷上看戲,精研唱腔、身段、扮相。

 結社

張岱與親友結成的詩社歷時最長。他們定期聚會,就題吟詩,共賞購得的珍稀古玩,想出有典故又妥切的名稱。等到這群人對吟詩失了興味之後,便碰面「合采牌」,但用的不是一般骨牌,而是張岱自己設計的紙牌。紙牌各有名目,是明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娛樂,文人武將都很熱中。張岱的侄子燕客學琴雖然不成,但這人卻很有想像力,很會設計新牌戲,取類似之牌,從中推陳出各種色彩名目的牌子。

張岱還提到親友的其他結社:祖父張汝霖立「讀史社」,有個叔叔成立「噱社」,張岱的父親喜歡和三五好友,考據舊地名辭源,以地名來想謎題。而張岱自己最喜歡的是「蟹會」,不過他沒說是什麼時候創會的。陰曆十月正是河蟹當令,蟹螯色紫且肥,蟹會只在十月的午後聚會。蟹會吃蟹,不加鹽醋,只嘗其原味。每個人分到六只蟹,迭番煮之,使蟹的每個部位皆獨具風味: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紫螯巨如拳,小腳油油且肉出。但是為了不使烹煮過度而傷了風味,所以每只蟹都是個別蒸煮,再依序分食。

2009-01-18

2008年傅斯年講座

20:0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史景遷再度訪台!

距離他上次來台演講,不知不覺又匆匆數年。史景遷個人出版了新書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一本以張岱為線索,探究晚明文化的作品。而他的夫人金安平,當時來台時曾提到正在著手撰寫孔子傳,現在這本著作不僅已經出版,而且已經被翻譯成中文,由時報公司發行。(我想史景遷新作的中譯本,應該在不久後也會出現)

去年夏天史景遷還主持了英國BBC的Reich講座,以中國展望(Chinese Vistas)為題,講了四次。這個講座比較為台灣所熟知的,大概是已過世的思想家薩伊德(Edward Said),在1993年以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為題發表系列演說,後來內容被整理並譯成了《知識份子論》一書。

上回史景遷來台,出版社轟轟烈烈地做了一番宣傳,當時在台大第二活動中心大型會議室的演講更是坐滿了人。不過有老師抱怨,台灣媒體作史景遷來臺所作的報導,幾乎都是花邊新聞。但瞭解台灣媒體水準的人,大概不會對此感到意外。我尤其記得記者會請來了伍佰獻花,據說後者也是史景遷的書迷。(我記得的原因是我也只看到一條報導)這或能凸顯史景遷深入淺出、老少咸宜的寫作風格。但我也暗暗猜想,大家看了新聞後會不會只記得「伍佰是個愛看書的搖滾樂手」?那麼這條新聞究竟該放在文化版還是娛樂版呢?只能說會想到邀請伍佰獻花,真是個有創意而有媒體效果的想法。


主講人:Professor Jonathan Spence (史景遷)

( Yale University, Dept. of History, Sterling Professor of History )

主題:Studying China: Early Themes, Late Reflections

第一場
講題:Marginal Lives
日期:2009年2月11日(三)上午10時

第二場
講題:Travelers’ Tales
日期:2009年2月13日(五)上午10時

地 點: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會議室

關於中國古籍資料庫

07:46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2008年底在台大辦了一場「中國古籍數位化座談會」,特別邀請「中國古籍資料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也是北大的教授劉俊文教授演講,也請來台灣的學者與其對話。

我去聽了上午場。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資料庫,現在裡頭大概有十七億字。台大不久前安裝了最新版,整個功能介面,還有收錄的版本都有更新。主持整個計畫的劉俊文先生年紀不小,卻對各種電腦術語十分熟悉,實在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

他講了一些大陸古籍數位化的狀況。比如大陸最早是作「四庫全書」的數位化,但那是商業單位做的。之所以會選擇作「四庫」,並非出於學術的理由,而是商人覺得「四庫」是個金字招牌。事實上,「四庫」的內容因為被刪改得太多,就版本而言並不是很好的選擇。2001年才由北大等校的教授跟民間企業合作,發起中國古籍資料庫的建制計畫,配合清大的技術合作,發展OCR(自動辨識)等軟體。

不過,雖然目前的資料庫至少經過三校,內容錯誤還是不少。劉教授說,這一方面是當時異體字統一時犯的一些錯誤,一方面則是大陸的工作人員古典文化水準時在太差。他後來補充,目前因為北京人力成本不斷上漲,所以他們最後只好把工作包到黑龍江去。成本固然是降低了,但人力水準更差了,成果慘不忍睹。面對外界的批評,他坦承,內容的錯誤率的確是很高。有次他親自下海擔任校對,校了一天之後,實在發現太多錯誤,氣得血壓上升,結果因為中風住進醫院,躺了半個月。旁人趕忙勸他,別再親自幹校對了。但因此,他說非常歡迎大家糾錯。事實上已經被糾了不少錯。現場有人說,如果糾錯的話,能否換取免費使用?他說,盡量爭取,不過要由廠商決定,他也只能希望大家有熱心,多多幫忙。

他也說,古籍資料庫裡頭還有很多問題,他們也知道,不過有些事涉經費,他也只能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比如有些圖書館對於珍本籍刊收費甚高,因此他們就算知道有較佳的版本,因為經費不足,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我覺得最驚人的不是古籍資料庫,而是他們目前持續做了十個大型資料庫,如「中國方志庫」(收錄十萬方志,一網打盡)、「中國譜牒庫」(不只祖譜,也有個人年譜和日記等等)、「中國金石庫」、「中國雅文庫」、「中國俗文庫」等等。還不只於此,他們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建制了敦煌文獻、硃批奏摺等等。親自看到系統畫面,不能不覺得「這些真不得了」。

事實上以前說得資料庫號稱有多少字,都是有一些問題。這麼多字是有許許多多領域或時代拼湊起來的,換言之每一個領域分到的數量其實就那麼多。可是這幾個專題資料庫推出之後,一定會對歷史研究造成很大的衝擊。至少就我從前在近史所圖書館連續幾個月一本一本翻方志的工作經驗,大概大半會被取代了。

後來一位臺北大學文獻所的年輕老師上來發言,她一直強調希望資料庫價格可以再降一點,否則新設的學校真的負擔不起。她也喊話說,從長期考量來看,降價是必要且迫切的,因為日本也在建構類似的資料庫。但是「基於文化發言權,我們還是希望可以用中國人自己做的。」

不過台灣的位置又在哪裡呢?僅止於付大錢的使用者嗎?還是什麼呢?

  

《新史學》的思想史專題

07:07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前日在唐山書店看到最新一期的《新史學》已經出刊。(我好像沒有在別的書局看過有在販售新史學?)本期是「思想史專題」,收有陳弱水老師的〈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楊正顯(剛出爐的清大博士,王汎森教授的學生)〈道德社會的重建——王陽明提倡「心學」考〉;黃進興老師的〈追求倫理的現代性——從梁啟超的「道德革命」談起〉(應該是老師最近研究主題「從理學到倫理學」的一部分成果);還有一篇研究討論來自解揚〈近三十年來有關中國近世「經世思想」研究述評〉。

但最值得注意的應該是本期最後的書評,來自張育齊的〈評介William T. Rowe, 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借用坎城影展的說法,這該獲頒本期的「一種關注」(Prix Un Certain Regard)。恭喜我的同學!

2009-01-15

後見之明

04:52 Posted by sharpy 1 comment
「歷史研究者不只能夠根據過去事件的實際後果來看待他們,而且他們經常無法避免這樣作。歷史闡述中的興趣與價值,經常正在於重新找回一種對事件的觀點,而這種觀點是由於我們的後見之明才使得我們看不到的。馬丁路德並沒有計畫、預想、或者企望那個他的行動所激發的新教的宗教改革。看待這樣一個人的行動,就像他看待它一樣,小心謹慎地將我們所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全部凍結不論,無疑應該是歷史的想像的最困難技藝之一。我們應該順便指出,這個問題不只局限於敘事史的範圍,它也不只是一個與遙遠的歷史人物同情共感(empathizing)的問題而已。心態史或概念史,亦即Foucault所啟發的那種歷史,也類似地拒絕將過去的事件(包括理論或著作)僅僅當成後來發生者的前驅先兆,以便排除事後領悟的洞見。因此牛頓的理論,必須考慮到他所屬時代的宗教的宇宙論來觀察,而不僅僅被視為我們自己的時代的物理理論之先驅而已。」-- David Carr, "Getting the Story Straight: Narrative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中譯文在 蕭阿勤,《回歸現實》,381-382。

借用王汎森老師的文字,這是:「順著放電影,也就是努力回到最初的『無知之幕』,一步一步展向未來。」

2009-01-04

Explaining Pictures: Buddhist Propaganda and Etoki Storytelling in Japan

15:41 Posted by chiaroscuro No comments
以下是此書書評的連結:http://www.caareviews.org/reviews/882

我只看了前言,因為非常有趣,所以就po上來了。本書主要在談圖像和佛教宣傳之間的關係,其中的焦點圍繞在绘解(etoki)的運用上。绘解的定義大概可分三種,一種是書籍的繪本,一種是圖像式的講道內容,另一種定義是由人向觀眾講解圖像內容,有點類似現代美術館的導覽員。從古至今,日本的僧侶或是比丘尼會利用圖像向信徒、非信徒講道,他們所用的方法即是繪解。因此繪解是圖像式的,同時也是口說式的,而由於圖像的表現與內容是從佛教經典或是相關傳說從出
,所以繪解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文本解讀,最後,繪解包含了口語或肢體表達以及視覺閱讀,因而可視為是宣教「表演」與手段。書中有一張圖清楚說明了以上的摘要,我用照相機照下來:
如果對日本鎌倉時代的佛教藝術有興趣,特別是與遊行聖人、寺院緣起故事、淨土思想、山岳信仰、朝聖活動以及修驗道(shugendo)相關的主題,這本書應該或多或少可以提供不少有趣的觀點
,雖然我只看了前言,哈。另外,對於俗民宗教信仰與敘事方法等課題,這本書或許也可以帶來一些insight吧。

希望這本書對歷史研究可以有些幫助!



CAA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15:25 Posted by chiaroscuro No comments
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簡稱CAA (College Art Association),是美國藝術史領域很重要的機構,幾乎涵蓋所有的藝術史領域,不管是西方或東方、近代或古代。CAA網站上的書評專區提供十分詳細的書籍內容介紹與評論,這些書籍不只限於藝術史領域,還包括宗教研究及歷史研究,值得參考看看:

http://www.caareview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