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09-03-30

兩位「電話簿史學家」史景遷與卜正民

05:06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再談編輯的光榮,以及編輯與喜悅 ──兩位「電話簿史學家」史景遷與卜正民

文.吳家恆

去年年初, 出版《轉山》時,皎宏一席「編輯光榮說」,傳遍台北半個出版界,讓通路對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謝旺霖刮目相看,也為《轉山》的銷售鋪了路。編輯的工作雖然瑣 碎、平淡、辛苦的時候居多,但是回頭一看來時路,有時居然看見幽幽的光芒。有些書在編輯的時候,就能享受極大的樂趣(苦樂相隨,當然也有極大的辛苦和壓 力),以致於旁人看來是伏案工作,其實編輯的內心卻是激動跌宕,騰虛凌空。

我 說的是編輯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和卜正民(Timothy Brook)這兩位漢學家作品的經驗。史景遷的名字在中文世界已經是廣為人知,相較之下,卜正民的名字沒那麼響(但是,容我大膽借用馬勒的名言:His time will come)。這兩位漢學家的背景諸多類似之處:史景遷是英國人,在耶魯大學任教,卜正民是加拿大人,是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史、卜二人說故事的本 事都極為高明,以致於編書的時候,不論書中有什麼樣的難題,也都教我「甘為孺子牛」。

史 景遷文學的底子和感性深厚,治史的路數不同於一般歷史學者之細密排比史料,我就聽過有本地歷史學者提到史景遷不參加研討會提論文,都是用別人研究出來的成 果,語氣頗有不以為然之意。但是心胸較為闊朗的學者如李歐梵,就對史景遷運用史料巧妙的手法頗為佩服,能在別人的研究中看出新的意義和詮釋。

像 是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裡提到沈復,並不只限於《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裡頭那個「並肩夜膳,余暗於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抨抨作跳」的清代 中葉文人而已,而是把沈復放在另一個更大的脈絡中來談論:明末清初的動亂,又是十室九空,就連張岱這樣極盡生活聲色靡麗的人,也要嘆「四十年所積,亦一日 盡失,」乃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

然 而,清朝統治以來,歷經康雍乾三朝,社會秩序得以重建,人口倍增。但是,科考錄取名額不見增加,以致於到了乾隆、道光年間,落第文人無數,已成另一族群。 這些人功名無著,無所掛搭於世,只能浮沉人生,上焉者有祖產家業可恃,下焉者則自謀生計,任其凋零。在史景遷看來,沈復就是其中的人物之一,以天地之廣, 居然只能寄情於閨房。沈復不論為幕僚、或經商,都有著無可言喻的無奈,史景遷鉤出沈復或許更為深刻的生命情調,引了〈坎坷記愁〉的開頭:「人生坎坷何為乎 來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則非也,多情重諾,爽直不羈,轉因之為累。」這語氣何其悲痛!而史景遷所能動人心弦的,就是讓人感到歷史的溫度,而這種片段在史 景遷的作品中可說俯拾皆是。做編輯的除非是鐵石心腸、冥頑不化,否則都會心神激盪不已。

卜正民筆下的歷史,同樣也能讓人激動不已,較之史景遷,可說各有千秋,不遑多讓。在《維梅爾的帽子》中,卜正民以維梅爾的一幅畫作《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為註腳,解讀牆上地圖的含意,男女對坐屋中的社會意涵,以及追蹤那軍官頭上的海狸帽子是從哪裡來的。

帽 子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並非無意義。在卜正民的筆下,這是通往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一道門:北美的探險者以販賣海狸毛皮所得,作為往西尋找通往中國貿易路線 的資金來源。而歐洲人用以購買海狸毛皮的白銀,則是從南美洲開採出來的。南美開採的白銀,一個往東運往歐洲,一個往西越過太平洋,不管哪個方向,最後都是 用來購買中國生產的瓷器、絲綢等消費品。

歐洲為了平衡對中國的貿易,而有了煙草引入中國的貿易,這為十九世紀的鴉片貿易打了底。

卜正民在敘述上,非常著重技術的細節。因為,作為一個「不安分且永不失好奇心」史學家(註),他很清楚,歷史是由諸多「偶然」的因素所寫成,而這些所謂「偶然」的因素之所以在某個時間、出現在某個地方,背後都有技術因素的支撐。

譬 如,海狸毛皮之所以深受歐洲人青睞,是因為海狸皮毛的內層非常緻密,防水功能佳。(不過,這還需要用混有醋酸亞銅和汞阿拉伯膠的熱水煮過,而工人吸入有毒 蒸汽,容易造成精神錯亂,自古就為人所知。)以致於歐洲的海狸幾近絕跡,隨著美洲的發現與北美的探索,海狸毛皮重新成為歐洲奢華消費的一環。

海 狸毛皮的取得又跟歐洲人槍砲的技術有關。卜正民敘述了當時的火槍如何裝填、需時多久、有多重、如何射擊。這些因素在歐洲人面對北美原住民的時候,發揮了關 鍵性的作用。但是,北美原住民要是知道火槍裝填費時,沒被如雷槍聲嚇到,而是在歐洲人裝填彈藥的空檔予以反擊的話,這些歐洲殖民者不會那麼順利得逞的。

卜正民非常巧妙地把他年輕時在荷蘭騎腳踏車摔車的經驗,與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連在一起,我相信,既然給史景遷一本電話簿就能寫出精彩故事,給卜正民一本電話簿,他也有同樣的能耐,怕的是,在今天要找一本電話簿,恐怕比找史景遷和卜正民的著作還要困難。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promote/spence_epaper.html

2009-03-26

「古契書與台灣史第一次討論會」後記

23:2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台大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於98年2月26日下午,舉行「古契書與台灣史」討論會,由中心主任項潔主持並主講。本次討論會,旨在介紹台大數位典藏中 心之「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a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 THDL),此資料庫與台大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等單位合作,蒐羅約兩萬三千件古契書,並已開放外界申請使用。會議當天,數十位來自不同單位的歷史學者 亦與會討論,提供多元的觀點和意見。

項潔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台灣歷史 數位圖書館」是針對臺灣史研究所設計之全文資料庫,他期望以此資料庫為實驗對象,嘗試結合資訊科技與歷史研究,探索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各種可能。這也是台大數典中心成立的目的。他指出,數典中心期許自己能從資料保存,走向學術研究的創新。但這個目標,有賴更多人 文與資訊學者共同投入。數典中心所能做的,是提供平台與資源,促成跨領域合作。

項 潔說,他對於人文與科技的結合能產生的火花,非常感興趣。而「古契書與台灣史」討論會,即是邁向此一目標的初步嘗試。他期待此討論會能藉由聚焦於特定議 題,成為不同領域學者交流的園地。此討論會將以月會方式持續舉辦,邀請在古契書研究卓然有成的學者,分享心得,也歡迎新銳研究者提出具前瞻性的構想。

會 中,負責系統建置系統的台大資工所「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學生陳詩沛與黃于鳴,亦簡介「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功能與特色。陳詩沛指出,資料庫的基本 功能是讓研究者找到所需材料;但「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更希望協助使用者以不同眼光,觀察檢索結果。因此,資料庫特別設計諸如「檢索結果年代分佈圖」、根 據年代、出處、作者、分類的「檢索後分類,以及針對人名地名的「詞頻分析」等功能。此外,資料庫還提供尋找「相似文件」功能,讓使用者能從原本分散而大量 的資料中,找尋線索。

台大資工所碩士生黃于鳴,則進一步說明「相似文 件」功能的設計概念。她說,契約紀錄了土地買賣、鬮分等關係,是研究地方開發與地權移轉的重要依據。然而目前契書資料大多零散不全,就算擁有大量史料,研 究者要找出隱含其中的交易關係,仍需花費相當力氣。然而,借助資訊科技,不僅可以節省許多時間,串連分散的契書,更可能藉此重建原本破碎的脈絡。她也以永 和山庄廖家的買賣契與鬮分契為例,探索此功能如何可能協助使用者,進行家族史與開發史的研究。

三 位講者的報告,引發與會者熱烈討論。多位歷史學者提供資料擴充的方向指引,如《台灣私法》與《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中,蒐集的豐富契書資料;而民間收藏家 手中,至少也有數千件契書原件。亦有與會者提到,2004年出版的重要參考書《臺灣歷史辭典》,已經全文上網,可以加以連結,方便研究者使用。

此外,師大台史所副教授張素玢與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邱澎生均則指出,契書研究者相當重視資料的地域性,台灣古文書蒐集之初往往忽略此點,反而打亂契書原有特性,造成使用不便。因此,資料庫除了提供時間外,也應該嘗試結合地理資訊,提供多元的觀察軸線。

與 會者大多關心資料的正確性。項潔解釋,數位化過程中會盡可能保持史料原貌,進行多次校正,且絕不任意改字。同時,資料庫亦盡量提供原件影像或原始出處,以 便研究者查核。但他也表示,若是歷史考據問題,就非數位化單位之責任。對此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黃富三建議,資料問題可以邀請歷史學者參與,以避免錯誤。

中 研院臺史所助研究員洪麗完則提到,使用規定中提到不得大量下載,但若研究者確實需要大量參考契書材料,如何處理?項潔表示,該規定的考量是避免資料遭到不 當使用,如成為商業營利之工具。但資料庫建置目的,就在開放資源給歷史研究者,而非刁難或設障。因此,研究者只需逕向管理者聯繫,數典中心絕對尊重學者任 何的研究需求。

「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中,最大宗的資料來源為臺灣「總 督府檔案」中抄錄之契約文書,這一點也引起與會者討論。項潔指出,當初總督府在完成土地調查後,蒐集的契書何去何從,令人好奇。成大吳密察教授曾表示,契 書抄錄後應是歸還原主,但項潔發現,這批總數超過一萬五千件的契書,竟與戰後各研究單位所蒐集之文書,毫無重複。這是否表示,日本政府並未將契書發還,而 是另行保存?在座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柯志明指出,最近台中筱雲山莊發現的契書中,就有官方調查後發還的文書與收據,或許是日本政府物歸原主的例證。但臺大 歷史所博士班陳志豪則認為,契書是否發還可能有地區差異,也隨著調查階段與單位而有不同。

柯 志明說,歷史研究宛如在恐龍墳場考古,披沙揀金,運氣好可以拼湊完整骨骸,但多數時候只找到片鱗碎甲。台灣契書數量龐大,目前所接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留 存總數多少亦無從得知。但無論如何,與會者均同意,資訊研究對於歷史學者重建過去的工作,仍能提供相當助益。民間文史工作者楊蓮福亦勉勵在座學生,保持耐 心,戮力以赴,必能在古契書與台灣史的領域中有重要貢獻。

「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thdl.ntu.edu.tw。使用者只需線上填寫申請表,即可獲得帳號密碼,登入使用。「古契書與台灣史」第二次討論會,將於3/26下午二時於台大資工系館210會議室舉行,主講人為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陳秋坤。



2009-03-21

2009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徵稿辦法

08:20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主辦單位:台灣歷史學會 國立嘉義大學 史地學系
發表時間: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發表地點:國立嘉義大學

緣起:
台灣歷史學會是一群認同台灣、以台灣為主體之歷史學工作者組成之團體,長久以來致力於建構台灣主體史觀及推動台灣史研究。本次與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合辦「2009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是本會推動台灣史研究向下紮根的新嘗試,期盼藉由公開徵求歷史學論文發表的方式,提供青年學者和研究生進行討論與交流的平台,鼓勵青年學生以歷史學為主題作研究,期能透過社會先進、學者專家、在學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俾以培養歷史學青年研究生學術研究品質,進而提升其研究能力。

  • 投稿資格:全國各大學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經審查通過後安排發表
  • 徵稿內容:徵求歷史學相關論文,每篇2萬5千字以內(含注釋及參考書目)
  • 徵稿時間:即日起至2009年4月13日止
  • 錄取與否:錄取名單會在2009年4月下旬於網路上公告,亦會個別通知錄取者

投稿方式:
1. 論文一律以電腦Word檔書寫
2. 請填寫報名表,並備妥論文綱要&摘要(共1千字以內)及論文,於截止日前,e-mail到:twhistory@mail.twcenter.org.tw信箱,並將報名表、論文綱要&摘要、論文輸出稿郵寄到 台灣歷史學會
3. 報名表、撰稿格式下載及相關詳細訊息,請至本會網站:http://www.twhistory.org.tw/ 查詢,或電洽台灣歷史學會 陳朝海先生
4. 台灣歷史學會,地址:10488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5號10樓,電話:02-27122836

注意事項:
1.請勿一稿兩投
2.本次論文發表會不提供發表者費用
3.參與徵稿者,論文不論入選與否,均不退稿,煩請自行保留原作
4.參與徵稿者,一律檢附在學學生證明影本文件,以供查驗

「天人合一」與「內聖外王」籠罩下的中國權威觀究竟是一元的,抑或是二元的?

08:19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中國學術思想史教研平台演講通告

演講者:林毓生 教授
演講題目:
「天人合一」與「內聖外王」籠罩下的中國權威觀究竟是一元的,抑或是二元的?

演講時間:3月27日星期五 下午3:20~5:20
演講地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歡迎您的蒞臨!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演講

08:17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主持:鄭吉雄(臺大中文系教授)
時間:98年03月17日(二)上午10:00~12:30
地點:臺大中文系會議室

主講:夏含夷教授(芝加哥大學東亞系教授兼系主任)
講題:西方中國古代漢學研究的現況

主講:Elena Valussi教授(Columbia College (Chicago)教授)
講題:西方道教研究的現況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研究計畫

探索臺大珍藏:臺大博物館群定時導覽

08:16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NTU Museums Tour

臺大自日治時期迄今八十年的歷史,您知道臺大過去的榮耀成就及奇聞逸事嗎?您看過校內各博物館百年以上歷史的珍貴學術標本及文物藏品嗎?您知道亞洲第一台直線加速器的原貌及背後的動人故事嗎?臺大博物館群特於每週三、週四及週六於校內定期舉辦「臺大博物館群定時導覽」,期透過各館之專業導覽解說,實地帶領您親臨各館一窺臺大珍藏,為您啟動通往臺大博物館群的知性探索旅程。
配合本校年度盛會─「杜鵑花節」,凡於3月份杜鵑花節期間(3/1~3/31)參加「臺大博物館群定時導覽」之參觀者,即贈送博物館群限量精美禮品。歡迎踴躍參加!

►活動場次
每週三行程:校史館、植物標本館、地質標本館
每週四行程:農業陳列館、物理文物廳、檔案展示室
每週六行程:校史館、動物博物館、昆蟲標本室
每場次限15人,請於集合現場報名,導覽時間約二小時。

►集合時間及地點
每週三、週四及週六13:45於臺大農業陳列館大門口集合

►聯絡資訊
臺大博物館群林怡君小姐
TEL:3366-2362
E-mail:museums@ntu.edu.tw
網站相關資訊:http://www.museums.ntu.edu.tw/guide.jsp

►具公務人員身份者,可登錄終身學習時數二小時

[講座]Learning How to Teach, Teaching How to Learn

08:14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卓越教學講座:Learning How to Teach, Teaching How to Learn

時間:04/09 (週四) 18:30~20:30
講者:中研院劉炯朗院士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參加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全國大專院校教師
線上報名:http://ctld.ntu.edu.tw/fd/reg/ (03/07 開放報名)
聯絡電話:3366-9587

《思與言》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徵稿啟事

08:12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思與言》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徵稿啟事

本刊為國內少有歷史悠久之學術期刊,創立者有中央研究院李亦園院士等前輩學者,當年以集資方式獨立創辦本刊。本刊為登載關於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學術論著、譯述及書評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曾榮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九十四及九十五年度優良學術期刊獎助,目前亦積極申請列入TSSCI。每年出版四期,目前已邁入第四十七年。本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來稿;除經驗性研究論著外,凡有關學術思想之介紹,治學方法之闡述,理論研究之心得,亦所歡迎。

徵稿說明
一、 來稿格式請參閱本刊撰稿凡例,本刊撰稿凡例近期已重新訂定,敬請來信至以下電子信箱索取:tandwjournal@gmail.com;k842027@yahoo.com.tw或逕從思與言部落格下載,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thoughtandwords/
二、 來稿將以不具名方式送請相關學者審閱,故文中請勿出現足以辨識作者身分之資訊。
三、 經決定採用之稿件,本刊有權潤飾文字及更改格式。若有其他方面須修改,屆時再請作者依編輯委員會之建議處理。
四、 稿件內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篇之引文),請事先取得原作者同意,或出版者書面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譯稿不妨節縮改寫,惟請附原文或註明出處,並請取得原作者授權書,文責自負。
五、 本刊所有來稿均經編輯委員會送請專家學者評審,審查採雙匿名制。通過審查之稿件,於出版刊登後致贈本刊一年及抽印本三十份,不另致酬。
六、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刊登後,即授權本刊以「非專屬授權」之方式,再授權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收錄於「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以及聯合百科電子出版有限公司製作成數位化檢索資料庫,或未來收錄於其他同類型資料庫中,並以電子形式透過光碟、網路、線上資料庫等公開傳輸方式,提供用戶使用(包括檢索、瀏覽、下載、列印、傳輸等)。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發行人魏千峰
總編輯林本炫敬邀

實踐與知識:朱熹的早期學術取向析論

08:11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講論會公告
 
講 題:實踐與知識:朱熹的早期學術取向析論
 演講者:吳展良 先生(臺大歷史系教授)
 主持人:張嘉鳳 先生(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時 間:98年3月26日(四) 15:30-17:20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 學術演講•歡迎參加 ~~

新刊《臺大歷史學報》42期及文史叢刊

08:07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一、臺大歷史學報42


本期簡目

胡勝源 「人心思魏」與魏齊禪代

葉言都 郵發合一──中共建國後報業發行的變局(1949-1954

童長義 〈建國分寺之詔〉擬稿及頒布期日新論

楊肅獻 柏克思想與英格蘭啟蒙運動

黃文齡 種族隔離下的自力救濟

      ──美國進步時期黑人、肺結核病與醫療照顧之研究

劉光臨 市場、戰爭和財政國家──對南宋賦稅問題的再思考

陳榮聲 山室信一,《キメラ──満洲国の肖像》增補版

本系網頁「出版品」-「臺大歷史學報」http://www.history.ntu.edu.tw/publish/query.asp


二、文史叢刊

  135 簡良如 《文心雕龍》研究──個體智術的人文圖象(中文)

  136 王仁祥 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歷史)

2009-03-18

中國歷史上的土地買賣法令

05:28 Posted by sharpy 3 comments

【古契書與台灣史研究會】

講題:中國歷史上的土地買賣法令
主講人:陳秋坤(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2009年3月26日(四)14:00
地點 臺灣大學德田館210會議室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臺大歷史系97 學年第2學期 研究生學位論文發表會

03:10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臺大歷史系97 學年第2學期 研究生學位論文發表會
時間:98 年3 月19、20 日
地點:文學院會議室

第一日︰3 月19 日(星期四)

8:10-10:20
發表人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評論人
李修平 杜正勝 黃河與長江之間-周代南陽盆地的政治支配與物質文化 陳伯楨(台大人類系助理教授)
劉芝慶 黃俊傑 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 鄭鈞瑋(台大哲學系博士生)
童永昌 梁庚堯 志於便民:北宋熙豐變法時期的朝議與民情攻防 李如鈞(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張維玲 梁庚堯 道學型士大夫對近習與恢復的批判-南宋中期政治史的研究 李如鈞(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10:30-12:10

吳立仁 吳展良 晚唐至北宋前期韓愈的歷史形象之演變 李長遠(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楊宗霖 李東華 北宋至明初海洋政策的發展與轉折 張彬村(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陳慧縈 趙綺娜 「滑稽大王」在中國:論上海電影報刊中的卓別林明星形象,1914-1936 任鈞華(
中央歷史所碩士)

13:00-14:40
蘇聖雄 胡平生 蔣中正與二二八事件 王立本(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陳昶安 胡平生 東北九省流通券的發行與管制 蕭明禮(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葉言都 胡平生 台海分治‧報業分途:兩岸報業發展演變之比較(1949-1958)習賢德(輔大新聞系副教授)

14:50-16:30
林思妤 楊肅献 理查‧普萊斯的政治思想 陳昀秀(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馮卓健 楊肅献 柏克與美國革命 陳昀秀(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徐熊書晨 楊肅献 A man of enlightenment or not?論約翰衛斯理的思想與英格蘭啟蒙運動 查忻(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第二日:3 月20 日 (星期五)

8:40-9:50
鄒金芳 邢義田 漢代相人術的原理與發展 林宗閱(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趙潤昌 甘懷真 先秦政教傳統與諸子學派的互動與回應 閻鴻中(台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10:00-12:10
陳冠妃 吳密察 好官難為-以晚清新竹知縣方祖蔭為例 陳志豪(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張育齊 王汎森 思想文化與地方社會的交涉-以晚明湖北麻城、黃安為例 朱冬芝(政大歷史系博士生)
裴英姬 徐 泓、王鴻泰 十八世紀朝鮮文人的中國印象與物品交流:以金昌業《老稼齋燕行錄》為中心 張繼瑩(暨南歷史系博士生)
孫少遊 陳慧宏、王鴻泰 《易筋經》文化現象 潘志群(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13:00-15:40
陳榮聲 周婉窈 從滿鐵公學堂教育析論中日戰爭前的中日教科書問題(1923-31) 翁稷安(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王安泰 甘懷真、陳弱水 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 趙立新(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趙立新 甘懷真、陳弱水 「邀譽的世界」:南朝士人的名聲、交遊與仕宦 凃宗呈(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鄭雅如 甘懷真、李貞德 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與論述 王安泰(台大歷史系博士生)
楊俊峰 陳弱水 唐宋之際國家與祠祀信仰的「中心化」林煌達(淡大歷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