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08-12-31

文化轉向

05:03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就像所有的好主張一樣,「文化轉向」依據的基本原理是簡單的。他要問的不只是「事情到底是怎樣的?」,還是「事情對他、她、他們而言是怎樣的?」敢問這種問題,而又能給出一個符合卡爾的「重要性準繩」的答案,當然是個大挑戰。想要經得起這個挑戰,我們就必須體認到(就像卡爾自己願意承認的)歷史必然會反應我們的歷史處境與生活體驗。因此,歷史學家的養成不能光檔案庫灰塵的洗禮,還得需要動員一種豐沛的主體性、一種人性和知性的範疇化能力,以及移情能力。瞭解歷史中人的願望、痛苦與嚮往,現在不只被認為是有用的,還是必要的。

《今日,何謂歷史》,頁180。

2008-11-25

從性別看現代戰爭國際學術研討會

04:5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從性別看現代戰爭」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程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 間:2008年12月10日至11日

地 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大樓

地 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一二八號



12月10日(星期三)

8:3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式:陳永發所長

9:10-10:10
主題演講:張玉法院士

10:10-10:30
剪輯影片欣賞、茶敘

10:30-12:0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沈松僑
羅久蓉
越界:川島芳子的國族與性別認同
連玲玲

劉 璐
Configuring the Geography of War
許慧琦

12:20-13:30
午餐

13:30-15:0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陳慈玉
Louise Edward
Humiliate-able bodies: Rape in Wartime Cartoon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Helen Schneider

連玲玲
政治宣傳或自我表述?抗戰時期的婦女刊物
姜 進

15:00-15:20
茶敘

15:20-17:3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沙培德
Christina Gilmartin
The Gender Dimensions of Nation-Building in Rural Sichuan During World War II: A Local Perspective
俞彥娟

Helen Schneider
Social Reform as National Defense: Nationalist Women’s Responsibilities in Wartime China(1938-1945)
游鑑明

周慧玲
顧曲三疊──顧正秋的三度傳記、女性的戰爭傷痕與療癒
羅久蓉






12月11日(星期四)

9:10-11:3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張瑞德
俞彥娟
從母性主義與和平主義看美國女選民聯盟與越戰爭議
Louise Edwards

許慧琦
女性激進主義者的反戰論述──以《大地之母》(Mother Earth)與《先驅者》(The Forerunner)月刊為例
劉 璐

Baek, Moon Im
War and Melodrama in Contestation
Harriet Zurndorfer

11:30-13:00
午餐

13:00-15:1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評論人

黃克武
姜 進
戰爭、女子越劇與上海都市文化
周慧玲

游鑑明
苦中作樂:孤島時期的女子體育
蘇志良

洪郁如
旗袍‧洋裝‧燈籠褲(monpe):戰爭時期台灣女性的服裝問題
定宜庄

15:10-15:20
茶敘

15:20-17:00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楊翠華
Harriet Zurndorfer
Transcending Conventional Myths, Confronting Personal Testimony, and Recasting Gender Roles in War and Resistance: The Case of Dutch Jewish Women during World War II

蘇智良
戰火中的苦命鳥——「慰安婦」

定宜莊
「革命者沒有戀愛期」:從口述的個人經歷看抗戰時期延安的陝北女性群體

張 莉
一個老檔案工作者的回憶——戰火歷煉下明清檔案部的第一批婦女

17:00-17:40
綜合討論對談人:呂芳上、Christina Gilmartin

2008-10-01

2008-09-18

日治法院檔案數位化成果發表會暨專題演講

02:01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日治法院檔案數位化成果發表會暨專題演講

時 間:97年9月20日(週六)下午2:00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多功能用途室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圖書館
專題演講:日治法院檔案及其資料庫之介紹
主 講 人:王泰升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溯自2002年起王泰升教授以申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整理臺灣高等法院及其所屬臺北、新竹、臺中、嘉義等4個地方法院保存之日治時期各類卷宗檔案,最初以「使學術界能利用此檔案」為方向,製作目錄並拍攝數位影像。之後自2004年起陸續加入臺大圖書館與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之參與,希望透過資料庫的建置,能使學術界得以一窺日治法院檔案的內容。

「日治法院檔案」主要包括民刑事判決原本、民刑事案件登記簿、非訟事件以及強制執行事件等卷宗、公證書原本、各種有關法人的登記簿、行政卷宗等,共計5644冊檔案。所涉時間始自1895年,迄於1945年,完整地呈現日治五十年臺灣法院之運作實況。

「日治法院檔案」之學術價值不僅為法律史料,這些法院檔案記載著臺灣本地人民與近代式法律及法院的第一次接觸,文書中所記錄的各種法院作為,深刻地影響當時臺灣人的生活,是瞭解臺灣在日本統治五十年間,於近代化過程中,經濟、社會、文化等等各方面變遷的第一手史料。而其縱向上承十九世紀北臺灣司法為記述對象的「淡新檔案」,下接1945年以後的「中華民國法院檔案」,能探究臺灣兩個世紀以來的司法運作實況。此外,「日治法院檔案」亦是日本近代法律史的一環,可瞭解日本在臺灣的殖民法制及其運作情形。

日治法院檔案數位化工作經過數年努力終而有成,9月20日是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的發表日,同時也邀請催生者--王泰升教授發表專題演講,精彩可期,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教!

活動聯絡人: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郭嘉文,電話02-3366-2341,Email:chiawen@ntu.edu.tw。

2008-09-16

建立新事業:晚清的百科全書家

04:25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主講人: 李孝悌 先生(本所研究員)
講 題: 建立新事業:晚清的百科全書家
Late Qing Encyclopedias: Establishing a New Enterprise
時 間: 2008年9月29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另一本相關的書


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

作者:陳平原 米列娜 主編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301127438
裝訂:平裝

2008-09-11

The many faces of Mao Zedong

21:1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時 間 : 97年9月18日(星期四) 上午10時
講 題 : The many faces of Mao Zedong
主講人 : Prof. Barbara Mittler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地 點 :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2008-09-09

文化史是甚麼

21:13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文化史是現前歷史研究當紅的主題,這大概無庸置疑。不過文化史究竟是甚麼呢?似乎又是眾說紛紜。昨天在看一本論文集"Cultures of Natural History",編者的導言中倒是有一些不錯的看法。所謂不錯的意思是,清晰明瞭,而且很能幫助研究者思考課題。


他們指出,當前文化史的重點在於研究「實踐」(practice),而實踐又可以分為五個層面:

1. Material Practice: ways of making, handling and transforming things

2. Social Pracice: covers whole ranges of asscociations, recruitments, delegations and negotiations

3. Literary Pracitce: conventions of genre, representation and persuation

4. Bodily Practice: forms of bodily, sartorial or gestural self-presentation and normative accounts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response to particular situation.

5. Reproductive Practice: the means by which skills and knowledge are hand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從瘴癘之地到清潔之島─館藏日治時期醫療衛生類書展

21:00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從瘴癘之地到清潔之島─館藏日治時期醫療衛生類書展 」
展出時間◎2008年9月6日至10月26日
展出地點◎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六樓


1860年代臺灣開放通商口岸後,西洋傳教士馬雅各、馬偕等人陸續來臺,開設診所治療病患,以醫療輔助傳教,開啟臺灣西方醫療的黎明期。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而割讓予日本,臺灣總督府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將西方近代醫學與公共衛生體制移入臺灣。

日本領臺初期,臺灣總督府致力於鼠疫、霍亂、瘧疾等急性傳染病的防治,開始推動各項衛生措施及培育醫療人才,分別在主要城市進行衛生工程建設,設置官立醫院、公醫制度、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等。

1920年代以降,各種傳染病有效被控制,總督府開始重視慢性傳染病,以及癩病、結核病、性病等特殊社會性疾病問題。1930年1月,總督府設置「更生院」,作為鴉片烟癮矯正治療的機構;同年12月,開辦「樂生院」,進行癩病患者的隔離療養,同時並透過各類教育系統強調個人衛生及健康習慣之養成。

醫學教育方面,從1897年創立「醫學講習所」到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醫學教育機構歷經多次變革,培育許多近代醫療人才。

傳統醫療方面,1901年臺灣總督府發佈「臺灣醫師免許規則」,實施漢醫檢定制度,臺灣合格漢醫人數逐年減少,相反地,醫學校畢業生漸次增加,1922年以後西醫人數超過漢醫,西醫成為臺灣社會醫療的主體。

本展覽以主要的傳染病為主軸,介紹日治時期各項防治措施和衛生建設,藉以瞭解此一時期醫療與衛生發展的歷程。

2008-06-25

幾個演講

09:57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這個夏天史語所真是眾星雲集。

1.National Humiliation and Local Reconstruction: South Zhili, 1900-1902
主講人: Monsieur Pierre-Étienne WILL 魏丕信 教授
法蘭西學院 (Collège de France) 及社會科學高等學院 (EHESS)
時 間: 7月3日(週四) 下午 3時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Th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1947-48:A Re-examination


主講人: Monsieur Pierre-Étienne WILL 魏丕信 教授
法蘭西學院 (Collège de France) 及社會科學高等學院 (EHESS)
時 間: 7月4日 (週五) 下午3時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3.東亞諸國的城隍信仰

主講人: 濱島敦俊 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日本大阪大學榮譽教授)
主持人: 陳國棟 教授(中研院史語所)
時 間: 2008年7月15日(週二)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4.萬曆的同善會與明治的樂善會

主講人: 夫馬進教授(日本京都大學)
主持人: 王汎森 所長
時 間: 2008年8月12日(週二)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會議室

2008-06-20

Mapping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20:11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最近開的一個關於地方史的Workshop,有些論文還滿有意思的。
可以在此下載摘要或全文。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7402&pageid=icb.page145723


Mapping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Workshop


Time: Thursday May 29 to Saturday May 31, 9:00 a.m. - 5:00 p.m.

Lo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GIS building, 1737 Cambridge Street, Room N-354

Organized by
Peter Bol, Michael Szonyi, and John Flower


Co-Sponsored by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sia Cente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2008-06-10

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11:30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中央研究院今年的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人文組有四人,其中一位是史語所的陳正國教授,也是唯一一個歷史學門的得獎人。據說這個獎在國內算是有一定份量。(獎金新台幣20萬元、研究獎助費新台幣30萬元)去年的得獎人,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張谷銘老師,而李尚仁教授也有得過獎。看來研究西洋史在台灣也是有前途的!大家加油。

2008-05-31

阿盧力士陶德爾

12:02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最近看到一段文字,很有意思。這是上海格致書院辦的一個考試,題目還是李鴻章出的。寫下這篇文字的是一個名叫鐘天蔚的年輕人,他只拿到第四名,不過他對西方的科學史顯然非常了解。他在文章講了四個人,用現代的翻譯是亞里斯多德、培根、達爾文和史賓賽:


考西國理學,初創自希臘,分有三類:一曰格致理學,乃明征天地萬物形質之理;二曰性理學,乃明征人一身備有倫常之理;三曰論辯理學,乃明征人以言別是非之理。其初創此學者,後人即以其名名其學。

而阿盧力士陶德爾,實為格致學之巨擎焉。阿君希臘人,生於耶穌前三百八十四年,初與名士巴雷陀,共學者二十年,後到雅典設塾行教者十三年,至六十二歲,疾終於楷雪斯地方。生乎著書一百四十六種,惜大半散俠。現存十九種,各國大書院,無不什襲珍藏。另有十六種,則世人疑為後人所托,然亦為根據格致之說。晚年十二載所著之書,囊括一生所考之事,語皆精粹,不涉倘憂之談,人皆信為實錄。綜其平生,無一種學問不為忠慮所到,可謂格致之大家、西學之始祖己。

越二千零三年,始有英人貝根,出而盡變其說。貝根,英之倫敦人,父母俱有大名,叔為英相。貝根年十二,入大學肆業,反棄舊學,即有超然獨立之概。其後久曆宦途,因案削職,乃專心於格致之學。所著大小書數十種,內有一卷論新器,尤格致家所奉為圭臬。其學之大旨,以格致各事,必須有實在憑據者為根基,因而窮極其理,不可先懸一理為的,而考證物性以實之。以是幾目中所見,世上各物,骨欲格其理而致其知。所著諸書,原原本本,具有根抵。儒士見之,宛如漆室一燈,因之名聲大著。

迨一千八百零九年而達文生焉。達文為英之塞羅斯就裏人,祖為醫生,父為格致家。幼入公塾,聰慧絕倫,及長入蘇格蘭壹丁培格大書院讀書,得入選。後隨英國兵船,環遊地球,測量繪畫,並考究動植各物、輿地等事,遠至英國,凡天下所有格致博物等會,無不邀請主盟,屢得金牌等獎賞。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書,論萬物分種類之根源,並論萬物強存弱滅之理。其大旨謂,凡植物動物之種類,時有變遷,並非締造至今一成不變,其動植物之不合宜者,漸漸淇滅,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說與耶穌之旨相反,故各國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時辯駁蜂起,今則佩服者漸多,而格致學從此大為改變。此亦可謂千秋崛起之人也。

至於施本思,名赫白德,生於英國豆倍地方,小於達文者十一年,生平所著之書,多推論達文所述之理,使人知生活之理、靈魂之理。其書流傳頗廣,其大旨將人學而確可知者與確不可知者,晰分為二.其所謂可知者,皆萬物外見之扭質,而萬籲物之精微,則確有不可知者在。夫萬物精微,本亦一物,而無形無體之可見,及其化成萬物,皆己昭著於人之耳目,故格致家得諸見聞而測知之。至若聖教中之所言上帝,格致學之所論原質,雖非人思力國所能知能物測,而要皆實有,更無疑義.且萬物化成既皆原於此無形可測之一物,則此一物為本,而萬物為末明矣。施本思哥所論,大率如此。近人譯有《撐業要覽》一卷,即其初著之書也。

2008-05-28

比較視野下的明代婦女與宗教

22:5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Prof. Ann Waltner :Women and Religion During the M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比較視野下的明代婦女與宗教〉


‧主講人:Prof. Ann Waltner (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
‧講 題:Women and Religion During the Ming –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比較視野下的明代婦女與宗教〉
‧時間: 2008年5月30日(五)12:00-1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第四會議室
‧摘要.書目:Abstract and References
‧海報: Ann
‧其它: 本講演以英文模式進行、提供午餐、請自備水杯

史語所八十週年所慶講座

21:52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

主講人: 何炳棣 院士
主持人: 王汎森 所長
時 間: 2008年6月17日(星期二)上午10:00
地 點: 本所研究大樓七樓會議室


史語所與我

主講人: 余英時 院士
主持人: 王汎森 所長
時 間: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10:00
地 點: 本所研究大樓七樓會議室

2008-05-26

〈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07:20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08年6月5-6日(週四、五)
地 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月5日(星期四)
9:00—9:20報到
9:20—9:30開幕致詞 陳永發所長

9:30—10:00專題演講
主講人:呂芳上(近代中國黨國體制發展:歷史的角度)

10:00-10:20茶敘

(一)學術研究

10:20-12:00
陳永發 1950年代的中央研究院
王揚宗 1949-1950年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與中國科學的轉變

(二)思想改造
13:30-15:00
張濟順 從民辦到黨管:思想改造運動與上海私營報業的國家化,以文匯報為中心案例的考察
陸鍵東 肯綮在死生之間—1952年“知識份子思想改造運動”考察

15:00-15:20茶敘

(三)宣傳與形象
15:20-17:20
趙綺娜 台灣中學教科書中對美國的想像
張世瑛 恐懼的意象:1950年代初期台灣政治漫畫中的象徵與困局
Nicolai Volland(傅 朗) 宣傳革命、革命宣傳——“文革”紅衛兵小報的新聞概念

6月6日(星期五)

08:30—09:00報到

(四)民族/族群問題
09:00-10:00
許雪姬 1950年代前後台灣的省籍問題:由《旁觀》雜誌說起
詹素娟 從「山胞」到「民族」――臺灣原住民身分認定政策及族群意識之變遷(1945-1996)

10:00-10:20茶 敘

10:20-12:20
張中復 論族國體制與少數民族族群意識形塑的互動意義-以海峽兩岸「回族」認定為例的探討
吳啟訥 1950年代中共的民族識別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五)宗教與政治

14:00-15:00
侯坤宏 康寄遙居士與1949年以後的中國佛教

15:00-16:30
綜合討論(引言人:錢永祥、陳志柔、徐斯儉)

2008-05-25

耶穌會與十七、八世紀的東亞:圖像、思想與科學

12:05 Posted by sharpy 2 comments
「耶穌會與十七、八世紀的東亞:圖像、思想與科學」小型工作坊

時 間: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館五樓會議室

議 程:
13:30-14:10 Eugenio Menegon 梅歐金, Jesuit Emblematica
陳慧宏,耶穌會利瑪竇紀錄中天主教聖像的物質性
14:10-14:30 討論
14:30-14:40 中場休息

14:40-15:20 董少新,葡萄牙耶穌會士何大化(Antonio de Gouvea, 1592-1677)與中國
潘鳳娟,韓國英與《御製孝經衍義》
15:20-15:50 討論
15:50-16:10 中場休息

16:10-16:50 LIM Jongtae 林宗台, Locating a Center on the Surface of a Globe: Negotiating China’s Position on the Spherical Earth in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and Korea
祝平一,Scientific Texts in Contest, 1600-1800

16:50-17:10 討論

2008-05-15

2008人文中央傑出講座:耶魯大學孫康宜演講

06:26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人文中央傑出講座》
專題演講:有關明朝中葉的"文藝復興"
主講人:孫康宜教授(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
對談人:王璦玲教授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時間:2008/06/05 週四 10:00 am-12:00 pm
地點:文二館 C2-224


專題座談會:耶魯大學的教學與研究
主講人:孫康宜教授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
時間:2008/06/05 週四 15:00 pm-17:00 pm
地點:文二館C2-212


專題演講:金天翮(1873-1947)與蘇州的文學傳統
主講人:孫康宜教授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
對談人:胡曉真教授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時間:2008/06/06 週五 10:00 am-12:00 pm
地點:文二館 C2-224(文學院大講堂)



專題座談會:我的散文寫作經驗
主講人:孫康宜教授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
時間:2008/06/06 週五 15:00 pm-17:00 pm
地點:文二館C2-212



座談會:論「劍橋中國文學史」的傳承與創新
主講人:孫康宜教授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
對談人:鄭毓瑜教授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時間:2008/06/09 週一 10:00 am-12:00 pm
主辦單位:中央大學中文系、歷史所、人文研究中心合辦



歡迎參加,敬請報名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The Humanities Center at NCU
Email: humcentr@ncu.edu.tw
Tel: 03-4275662
Fax: 03-4229202

【轉寄演講訊息】孫隆基教授5/16演講

06:21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演講: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用傅柯系譜學與知識考古學之範例

主講人: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孫隆基先生(由本計畫成員古偉瀛教授邀請)

時間:5月16 日10:10-12:00

地點:文學院19教室

【台大文學院演講訊息】970523英國牛津大學卜正民教授(Timothy Brook)主講

06:14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臺灣大學文學院學術演講】*惠請轉寄* *歡迎參加*

























主講:Timothy Brook (卜正民教授)
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講座教授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

時間:97年5月23日(星期五)下午3時起
地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備註:演講海報如附檔





講題:China and Global History: Coincidences, Comparisons, and Connections

說明:卜正民教授為英國著名明代社會史學者,近年主要研究領域為二十世紀的中國、抗戰期間日本佔領下的中國社會。

超越文本:漢學國際化視野中的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史

01:07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主旨: 【超越文本】漢學國際化視野中的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史
內容:

主題:超越文本:漢學國際化視野中的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史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
卜正民(Timothy Brook,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從世界史視野中看大明帝國
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反理學思潮與東方現代性的解釋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1650-1800間東亞之科學與文化

時間:5月24日(六)
地點: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報名截止日期:2008年5月5日
報名電話:(03)5715131轉34471或E-Mail:rchss@my.nthu.edu.tw
歡迎踴躍參加,額滿為止。



陣容非常強大,可是時間是?

2008-05-13

國史館首位女館長 林滿紅:台灣是大東亞的中心

05:33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中國時報 A6/政治新聞 2008/05/12

國史館首位女館長 林滿紅:台灣是大東亞的中心

【朱立群/台北報導】
  
國史館館長確定由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滿紅出任。林滿紅鑽研台灣史與中國晚清史,是國史館成立六十一年來首位女性館長。「台灣是亞細亞的『寵兒』!」她表示,上任後將推動「全民書寫」一九四五年後的台灣史。
  
國史館隸屬於總統府,馬英九將是林滿紅直屬長官。此外兩人都是哈佛校友;一九九○至二○○一年林滿紅擔任哈佛校友通訊編輯時,馬英九先後擔任哈佛同學會會長與榮譽會長。基於這段「哈佛緣」,馬上周五徵詢林滿紅時,她考慮後答應。
  
早在一九九五年,林滿紅就與國史館密切往來。當時她應前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柯偉林(William Kirby)邀請,參與《中華民國經濟檔案指南》編寫計畫。在國史館蒐集一九四五年後的台灣史料,史料之豐富,讓林滿紅大嘆台灣史學界有如「坐在黃金上的乞丐」!
  
林滿紅長期研究近四百年來的台灣史與中國史,對於清末的台灣歷史,有別於其他史家的見解,她認為當時台灣雖被稱為「瘴癘之地」,實則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當時台灣的中國式城廓與官僚行政體系越加強化;中國的書院在臺灣也越蓋越多。但日本統治台灣後,台灣從中國的邊陲變成「亞太的邊陲」。
  
她最新著作《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定位新論》一書中,她把台灣定位成「大東亞的中心」。她強調,不同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中原本位論」,或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台灣倒過來看」的說法,台灣的命運實則是大東亞的樞紐,牽一髮而動全身。
  
林滿紅認為「國際是重視台灣的!」,但「台灣自己亂糟糟,誰還會看重?」她強調,台灣處「蹺蹺板的中樞點位置」上,「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必須謹慎!」
  
林滿紅前年到芬蘭開會,主辦單位將一本厚厚的《芬蘭史》贈與每位與會者,她讀後非常感動,列為她在師大上課的教材,更發願要讓全世界的人造訪台灣時,也能讀到一本讓他們感動並大嘆「不虛此行」的《台灣史》。出任國史館館長,讓林滿紅離圓夢更近一步。

2008-05-12

歐洲學?論明代中國人蒐羅歐洲相關知識的困難

09:3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Europaeology? On the difficulty of assembling a knowledge of Europe in Ming China.

﹝歐洲學?論明代中國人蒐羅歐洲相關知識的困難﹞

專題演講


主講人: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
時 間: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下午3:00-5:00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008-04-23

馮客(Professor Dikötter)

  

前陣子在書店看到馮客(Professor Dikötter)的《近代中國的犯罪、懲罰與監獄》被譯成簡體字出版。馮客是個很有趣的中國史研究者,來自荷蘭,大半的學術生涯在英國度過,目前則到香港教書。他著作很多,雖然有些篇幅不大。根據網頁上的介紹,他目前出版的學術專書就有《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性、文化與現代化:民國時期的醫學與性控制》、《不完善的概念:中國的醫學知識、生育缺陷和優生學》和《麻醉文化:中國毒品史》等十一本(含合著),2007還有一本研究近代中國物質文化的新書Exotic Commodities: 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有人說他把傅科(Michel Foucault)研究過的題目都搬到中國來研究一遍,說這是中國史的傅科化(孫隆基語)。我想任何人聽到自己的作品被這樣評價,大概都不會太高興,馮客當然也是如此。但我想他之所以挑選這些題目,還是離不開傅科的啟發。

我曾經讀過他寫近代中國醫學的兩本書,印象中還滿有意思的,可是細節卻想不太起來。這是我記憶力越來越糟糕的證明,不是他的問題。但我還有的記憶是,馮客做的是開創性的工作,關於近代中國醫學、優生學、性別等等的問題,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研究。我還沒看過他談監獄與懲罰的書,但我推測應該也是如此。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是將近代中國的刑罰學、犯罪學、法制史、監獄學和監獄史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的第一部具有開拓意義的著作。在詳盡地回 顧近代歐美和日本刑罰學的發展歷程的基礎上,此書將極為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檔案資料編織為一個有機的栩栩如生的整體。近代中國 監獄內中外囚犯的職業訓練、衛生指導、道德指導、暴亂與逃跑、死刑、外籍罪犯的待遇、監獄的建築,乃至鮮為人知的監獄管理者 的喜怒哀樂,猶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傳統文化結構的高度穩定性和連續性,以及這些特性對民國時期的社 會進程產生的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本書中也是到了有力的證明。

目錄:
說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部分 現代刑法制度的出現
 第二章 晚清監獄改良運動(1895—1911)
 第三章 民國初年的地方監獄(1911—1927)
第二部分 國民統治下的科學、犯罪和懲罰
 第四章 刑罰學(1927—1949)
 第五章 犯罪學(1927—1949)
第三部分 國民黨統治下的司法改良
 第六章 南京政府十年的監獄改良(1927—1937)
 第七章 戰時的監獄系統(1927—1949)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提要

2008-04-22

院士候選人

12:25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結果今年院士候選人中只有兩位歷史學者。一位還是北大的教授,有點讓人意外。不過總共人文社會學科也就六位,歷史學門已經佔了三分之一。

以下來自中研院網頁:


本院召開第19屆評議會第6次會議審定第27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選人
中華民國97年04月19日

本院於97年4月19日(星期六)召開第19屆評議會第6次會議,會議順利審定第27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選人共47位。院士候選人皆經過嚴格的提名與審查之過程,能夠成為候選人,皆是崇高學術榮譽。

候選人並將於今年7月每2年舉行一次的本院院士會議中,由院士投票產生新任院士。院士將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以及人文及社會科學等三組,每次新任院士名額至多30位,每組至多10位。

第27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如后。
數理科學組(27人):
于 靖、王 瑜、伊 林、江台章、江博明、李世昌、李克昭、李定國、李振民、李雄武、李遠鵬、翁玉林、張永山、張石麟、陳文村、陳壽安、舒維都、賀曾樸、黃煦濤、楊祖保、葉永烜、雷干城、劉紹臣、劉錦川、
錢嘉陵、戴聿昌、顏鴻森

生命科學組(14人):
王映真、王學荊、余淑美、吳金洌、沈正韻、汪必成、林仁混、黃煥中、趙 華、劉鴻文、蔣觀德、蔡立慧、鍾正明、陳仲瑄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6人):
王 平、朱雲漢、段錦泉、張廣達、喬 健、黃進興

2008-04-21

猶太人在中國

05:22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今天認識一個以色列來的朋友,刻正在政大讀歷史。他說他正在研究一群猶太人在中國的歷史,特別在開封這個地方有個猶太社群。

他對他的題目顯然保有很大的熱情,不過他也無奈地說,在台灣,好像關心這個問題的人不多,大家聽到猶太人就覺得:「喔,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我說,會嗎?台灣關心這一類問題的人應該會有不少吧。(我當時心中浮現的是關於少數族群、族群關係還有認同問題等等。)

他搖搖頭說,大家還是比較喜歡政治啊外交啊,這些很大的東西,「中國」、「西方」,都是很大的東西,可是中國是很多元不是嗎?

我不敢說的他的觀察百分之百正確(也許不夠全面?),我也不是要說這是好是壞,倒是想某個老師也曾在課堂上說過:台灣人至今仍然有大國心態。大國心態可能表示沒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但好處是,總是可以提供一種動力,讓自己不斷追求某個理想。至於歷史研究是不是也這樣子呢?嗯。

總之他要說得是,猶太人其實在中國史上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特別是在天主教來到中國之後。像利瑪竇這些天主教徒很努力要證明天主教的正當性,以對抗當時的宗教改革,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往上古史找證據。所以他們總是猜測,猶太教那邊一定也藏了什麼天主教原始的、尚未被歐洲污染過的義理,也就是古本聖經。因此利瑪竇來中國後可是對這些猶太人很關心的。

『新文化史:跨領域的臺灣史研究探索』工作坊

05:15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新文化史:跨領域的臺灣史研究探索』工作坊

時間:96年06月21日 (六)~6月25日 (三) (五天四夜)

活動地點: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桃園縣復興鄉澤仁村中山路一號)

報名時間:4月25日(五) ~ 5月5日 (一) 郵戳為憑

公布錄取名單:5月12日(一)

報名表與詳細課程與相關資訊請自行前往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網站查閱http://www.ntnu.edu.tw/taih/taih/page/

文學與歷史:明清婦女著作網站簡介

05:12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主講人: Grace Fong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訪問教授
加拿大 McGill 大學東亞系副教授
「明清婦女著作」(Ming Qing Women's Writings)計畫主持人

時 間: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上午10:00至12:00
地 點: 史語所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008-04-11

重現「李約瑟」傳奇

12:45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重現「李約瑟」傳奇
2008/04/07 23:19
【聯合報╱李維國/報導】 2008.04.06 01:45 am


提到Joseph Needham,恐怕一般人要瞠目以對,但講起「李約瑟」大名,無論東西,鑽研科學史的學界中人,都要肅然起敬。由李約瑟主導編寫的曠世名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早已成為經典里程碑,自科學思想、數學、天文地理入門,分冊鋪述中國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從機械、土木工程、航海,到煉丹術、火藥、紡織,甚而發酵技術、解剖學、生理學林林總總。

這個「比中國人更愛中國」的英國人李約瑟的學術成就及貢獻,又將成為書市話題:追蹤殺人犯協助編纂《牛津英語大辭典》軼事,寫出《瘋子‧教授‧大字典》橫掃全球書市的專業作家賽門‧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五月將推出新著《愛中國的人:李約瑟》(The Man Who Loved China),發揮他百科全書上天下海蒐奇的本事,重現李約瑟不凡的傳奇經歷,和卷帙浩繁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

1900年生的李約瑟,就讀劍橋大學時就以聰明絕頂及特立獨行著稱。他親身實踐天體主義,對怪誕的民俗舞蹈深感興趣。這位原本極傑出的生物化學家,娶了生化專家同行李大斐(Dorothy Moyle Needham),誰知1937年由中國來劍橋深造的魯桂珍意外改寫他的生命:「李約瑟不由自主愛上她,發現受她的祖國深深吸引。」這段柏拉圖式婚外情直到1987年李大斐病逝,1989年李約瑟終於和八十五歲的魯桂珍共結白首。

學界公認:假如魯桂珍1937年沒去英國,可能生物化學界多了一個Joseph Needham,科技史學界會少去舉足輕重的李約瑟;「魯桂珍啟發、激勵了不朽巨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正是她替不朽的李約瑟帶路。」

由魯桂珍教導,李約瑟學習中文,1942年他受英國政府委派到重慶訪問,目的只是給當時的中國科學家精神支持。但他留在當地,深入偏遠,並在英國駐華大使資助下成立「中英科學合作館」擔任館長。新書中,溫契斯特生動再現李約瑟當年的感受:到達重慶時,「空氣雜混了各種氣味,燒的香、汽車廢氣、熱炒油煙、嗆鼻的胡椒、體味、夾竹桃和茉莉香」。


二戰後李約瑟回英國協助建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國際合作。冷戰時回劍橋整理收集的史料,將剩餘生命全數奉獻,專心一意把中國科學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介紹給西方世界,幾乎獨力完成十七巨冊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重新架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細緻瞭解,「讓中國成為中國」。西方人驚見中國人的偉大發明:吊橋、印刷術、指南針,甚至衛生紙,開始思索「李約瑟難題」:既然古中國對人類科技發展有眾多重大貢獻,為何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不是在近代中國發生?熱愛中國的李約瑟相信中國必將對世界文明有大貢獻,更大膽預言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會成為強權。

《紐約時報》讚揚溫契斯特「擅長自奇特、譬喻性的切入點宏觀科學與歷史」,為他贏來「雞尾酒會科學話題之王」封號。溫契斯特出身自牛津大學地質系,出版過遊記及歷史書,像《1906年加州大地震》(A Crack in the Edge of the World)、《克拉卡托亞火山爆發》(Krakatoa)。2003年,披露《牛津英語大辭典》編纂祕辛的《OED的故事》出書後,溫契斯特表示「正進行有關中國的長篇寫作計畫」,原來正是另一本大書《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引人入勝的幕後故事。

【2008/04/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歸歷史的蔣介石研究

12:28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一、主旨: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現代史研究範疇中,蔣介石無疑扮演了極其重要的關鍵角色。蔣氏以軍官身份快速崛起,成為黨、政、軍各界領袖,對中國現代史之發展有莫大影響。因此,進行全面且整體的蔣介石研究,實有其必要性與意義。然而1949年後兩岸分治,特殊的氛圍情境,造成蔣介石研究充滿功過兩極的色彩。尤以近年來臺灣政治環境丕變,蔣介石研究雖開始出現各種新角度研究取向與詮釋架構,並累積相當成果,但部分研究脈絡卻被賦予特殊政治意涵,且帶有特定意識摻雜其中,以致有解讀未臻之處,實為美中不足,值得治史者重新審慎思考與反省。職是之故,希冀透過多方原始史料之交流探討,藉由多元視角的論析,讓蔣介石研究回歸於歷史視角。本研討會將邀集東亞地區蔣介石研究之學者專家,組織聯絡各地相關研究團體,進行研究成果之交流討論,冀望藉此將蔣介石研究置於兩岸、中國、東亞、世界史之發展及互動之複線歷史脈絡中,切磋出東亞歷史發展的新角度、新視野。

二、會議主題::「回歸歷史的蔣介石研究」學術研討會。

三、會議日期:2008年4月13日(日)。

四、會議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國際會議廳。

五、會議形式: 分別邀請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學者專家與會,共計發表論文8篇。 會中並由日本、台灣、韓國、中國大陸之蔣介石研究群之學者代表,報告各蔣介石研究會群主旨、運作現況及未來展望。

六、與會國外學者:

日本--山田辰雄教授、川島真教授 、韓國--裴京漢教授、 大陸--步平教授、汪朝光教授、金以林教授

七、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中國近代史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八、參加對象: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暨研究生約100人與會。

暫訂議程

8:30-9:00 報到

9:00-9:20 開幕式

9:30-10:20
山田辰雄 探究蔣介石—史料應用研究網絡與時代意義

10:30-12:00
步 平
關於中日歷史共同研究的思考

黃自進
敵乎?友乎?:抗日反共政策之下蔣介石的權力網絡及其運用

裴京漢
韓國的蔣介石研究現況與前景

川島真
今年日本蔣介石研究的動向與成果

13:30-15:00

陳進金
兩湖事變期間蔣介石課略之探討-以李濟琛被扣事件為例

金以林
汪精衛與國民黨的派系糾葛—以寧粵對峙為中心的考察

楊維真
從混戰到統一:論蔣介石對四川地方勢力的處置(1927-1935)

汪朝光
由《蔣介石日記》看皖南事變時期的蔣介石決策與心態-兼論日記史料的價值與意義

15:10-16:40
潘邦正
從蔣宋檔案檢驗西安事變

林桶法
力挽狂瀾-蔣介石來台之初的反共努力

王良卿
強人領導的再現:蔣介石走向總裁之路

王正華
蔣介石與1961年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

2008-04-08

碩博士論文寫作-專家怎麼說

10:5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http://www.tw.org/newsletter/40_thesis.html

對大部份研究生而言,寫畢業論文是一項重大工程,攸關是否能順利取得學位。如果能在起步時獲得正確的資訊,將可事半工倍。專家們認為,只要有合適的論文題目、好的指導教授及態度,完成論文將不如想像中那麼困難。

首先要了解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有什麼差別?「成功的論文」(Successful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A Guide to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from Proposal to Completion)一書作者David Madsen指出,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差別並不大,兩者都需使用正式語言,學生必須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研究結果要公正。差別在於碩士論文所研究的重點、範圍、變數及事件比較狹窄,例如,碩士論文可能只探討某所學校、某個班級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博士論文研究的範圍則可能是一所學校整學期的教室互動關係。

沒有論文寫作經驗的學生,要如何準備寫論文呢?美國有幾位專家提出他們的建議,分述如下:

選擇論文題目

撰寫論文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研究題目。首先應找出自己研究領域中特別感興趣的,這點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興趣,常常無法完成論文。最好從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領域尋找論文題目範圍,然後問自己這個題目是否可成為一個調查或實驗計畫。

著有「兩學期內完成碩博士論文」(Comple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or Master’s Thesis in Two Semesters or Less)的 Evelyn Hunt Ogden 認為,學生的興趣固然重要,但是太專注於一個主題可能減緩研究速度,並可能使研究結果偏斜。她覺得如果能找出一個客觀、且能以統計數字回答的問題較好。最好是找指導教授或是系裡想要研究的題目,這些可從平日指導教授的建議或暗示得到訊息,也可以翻閱系裡歷年出版的論文,如果論文中有「建議作進一步研究」等字句,則可考慮作為論文研究主題。Ogden 還建議研究生不要花一個週末以上的時間思考論文題目,而且應在讀研究所初期便決定,這樣你所讀、所作的實驗和研究可逐步引導你完成論文。

選擇指導教授

找論文題目固然重要,選擇一位支持你的指導教授也同等重要。Ogden 在她的書中提供了一套性格測驗,決定學生和教授是否匹配。有時選擇一位好教授不見得是明智之舉,嚴格的教授反而好,因為他們更有效率,而且看重你的研究。

論文組織祕訣

Ogden 和 Madsen 所著的書列舉許多論文寫作的祕訣,Ogden 建議空出辦公室或書房的一面牆當作研究展示區,將論文各章節的標題依序張貼,然後將各章節的初稿內容貼在各章節標題下,如此可一目了然。Madsen 的書中則提供各種作筆記的技巧,可有效率的簡化研究過程。他建議研究生用 index 卡作筆記,並在上方寫上內容摘要,然後根據內容摘要分類歸檔。等蒐集相當研究資料後,就可寫論文大綱了。

謹守論文完成期限

給自己定一個論文完成的日期及每週進度,例如先決定論文的頁數,再將頁數除以預計完成論文的時間。假使論文有160頁,並預計在八週完成,則每週就得寫20頁。

著有「研究所生存指南」(Graduate School Survival Guide)的作者 Wanda Pratt 建議,研究生應每週定期與指導教授見面,每次見面前均應準備充分,例如,完成哪些工作?是否符合進度?會面後並應e-mail簡短的摘要給指導教授,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這也是研究過程中很好的記錄。

適時獎勵自己

寫論文本是辛苦事,所以論文完成某個進度後,應獎勵自己一下,例如,外出看場電影、去郊外走走等,讓自己頭腦請醒,遠離一下工作。英語俗諺不是說「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嗎?

許多學生以為他們的碩博士論文應是件重要著作,必須有顯著價值。實際上,寫論文只是學習如何做研究的方法與過程,以便在學業完成後繼續從事研究。

大部分的研究生在寫論文過程中常覺得疲憊,完成實驗或論文似乎遙遙無期,不過只要不失去勇氣,成功就在黑暗隧道的盡頭等著你。等你完成論文,通過論文答辯,戴上方帽子時,你會發現一切的辛苦與努力都是值得的,這個經歷將讓你終身難忘!

(洛杉磯時報1.7.2003/蔡之雲摘譯)

「韓國‧衛生醫療與影像」工作坊

10:35 Posted by sharpy 1 comment
主辦單位: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史語所「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主講人: 申 東 源 教授 (韓國科學技術院助教授)
講題一: Some Features of Korean Medicine in Joseon Period Seen throughout Pictures and Images
時 間: 2008.4/28(一) 14:00~16:00
地 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聯絡人: 黃文宏 02-27829555#353

講題二: Some Reflections on Hygiene, Health Care, and Modernity in Korea around the 20th Century
時 間: 2008.4/29(二) 10:00~12:00
地 點: 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聯絡人: 盧詩婷 02-27898124

【演講公告】970417董少新主講:真實的謊言—明末清初天主教治療奇蹟之闡釋

05:29 Posted by cutesheng 1 comment
間:97417(週四)下午3:005:00

點:文學院會議室

演講者:董少新 先生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助理教授)

主持人:古偉瀛 教授

題:真實的謊言—明末清初天主教治療奇蹟之闡釋


~~學術演講 敬請踴躍參加~~

2008-03-15

[網站] Art & Material Culture of China

21:18 Posted by chiaroscuro No comments
http://www.let.leidenuniv.nl/moore/amcc/index.htm

這是我在找資料時發現的網站,網站是由萊登大學所架設,有中國藝術史的書目資料,項目分得很細,不是只粗略分為傳統的繪畫、建築、雕刻三大類,感覺做得很用心。還有一些網站的連結,連到一些美術館和研究機構。

我最近對Material Culture感到很有興趣,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對朝聖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學期我修的幾門西洋藝術史的課,看了一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內容都離不開物質文化的研究,像是有關於西洋中古時期的家具史、服飾史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居家擺設與佈置。聽老師說,寫這篇關於居家擺設的學者,視自己是藝術史學者,也是歷史學者,這很有趣,我一直想多知道歷史學研究者是怎麼看待藝術史研究的,不管反應怎麼樣,應該都會很有趣。嗯,回台灣之後,我再問問看我所認識老師的意見,再跟大家報告,或許你們也有些想法。

2008-03-09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96學年第2學期學位論文發表會

14:0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96 學年第2 學期學位論文發表會

時間:97 年3 月17 日(週一) 上午八時二十分

地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8:10 報 到
8:15 主任致辭

08:20-10:20

主講人 / 指導教授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D91123004 廖宜方 / 甘懷真、陳弱水 / 隋唐時代的名勝古蹟與歷史記憶 / (未定)

D92123004 林韻柔 / 陳弱水 / 中古時期五臺山信仰的發展 / 蔡宗憲

D89123003 趙立新 / 甘懷真、陳弱水 / 南朝士人交遊文化與士族社會的變動 / 王惟貞

R93123002 吳書萍 / 陳弱水 / 唐代八世紀前後江南地域的士人 / 李長遠

10:30-12:30

R94123008 陳韻如 / 李貞德 / 漢唐之間醫書房內疾病考-兼論其身心想像與性別意義 / 林欣儀

R93123003 吳立仁 / 吳展良 / 唐宋之際「文」概念的演變 / 李長遠

R91123014 詹敬仁 / 閻鴻中 / 墨子兼愛說的演變 / 趙立新

D88123002 呂世浩 / 阮芝生 / 兩漢之際的政治與史學-以《史記》到《漢書》的轉變為中心/ 閻鴻中

1:20-3:20

R94123017 金芙安 / 陳慧宏 / 天主教要理問答的特殊性質與其在晚明中西文化交流對話中的角色 / 張志惠

R94123004 吳欣芳 / 陳慧宏 / 利瑪竇所代表耶穌會士著書在晚明書籍脈絡的使用/ 翁稷安

R95123009 涂豐恩 / 梁其姿/ 從醫案看明清徽州的醫病關係 / 皮國立

R93123015 邱俊明 / 林維紅 / 晚清民初報刊中的產護/性別論述: 以《婦女時報》為例 / 周敘琪

3:30-5:55

R93123004 黃崇凱 / 王遠義 / 晚清民初知識人社會角色的轉變-以章士釗為例 / 詹景雯

R94123001 施姵妏 / 周婉窈 / 清代臺灣地震災害與救恤措施 / 陳志豪

R93123006 金柏全 / 周婉窈 / 日治時期台灣的實業教育 / 陳志豪

R94123002 邱士杰 / 黃俊傑 王遠義 / 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起源及其資本 主義論 (1920-1924) / 施純純

R92123016 施文婷 / 陳永發 / 中國知識份子在50、60年代政治運 動及思想改造中的遭遇:以杜高和 郭小川的例子為縮影 / 張志惠

2008-03-08

自我介紹

22:38 Posted by chiaroscuro 4 comments
大家好,我是晏怡,大學念歷史,現在美國念東亞藝術史MA。我的興趣一直在變,哈,目前對宗教藝術產生很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日本的佛教藝術。我對西洋藝術史也很有興趣,一度想要轉組,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沒有轉成,但希望以後能有機會深入了解西洋中古藝術史,尤其是跟建築相關的主題。謝謝Sharpy的邀請,也很高興認識大家。

2008-03-07

2008全國青年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

20:51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2008全國青年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徵稿辦法
(一)、緣起:

台灣歷史學會是以台灣為主體之歷史學工作者組成之學術團體,本次「2008全國青年研究生歷史論文發表會」是本會學術向下紮根的新嘗試,期盼藉由公開徵求歷史學論文發表的方式,提供青年學者和研究生進行討論與交流的平台,鼓勵青年學生以歷史學為主題作研究,期能透過社會先進、學者專家、在學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俾以培養歷史學青年研究生學術研究品質,進而提升其研究能力。

(二)、指導單位: 行政院青輔會
(三)、主辦單位:臺灣歷史學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四)、舉辦時間:2008年5月2日~3日(星期五~六)

(五)、舉辦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第五會議室

(六)、投稿資格:全國各大學在學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經審查通過後安排發表。

(七)、徵稿內容:徵求歷史學相關論文,每篇2萬字以下(含注釋)。

(八)、徵稿時間:即日起至2008年3月31日止

(九)、投稿方式:請填寫報名表,並備妥論文綱要及摘要(1千字以內),於截止日前,e-mail到:sea@mail.twcenter.org.tw信箱,或郵寄到「10488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5號10樓,台灣歷史學會 收」,並註明:「2008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徵文(以郵戳為憑)。報名表、撰稿格式下載及相關詳細訊息,請至:http://www.twhistory.org.tw/ 查詢,或電洽02-27122836台灣歷史學會 陳朝海或曾秋美。

(十)、錄取與否:錄取名單會在2008年4月個別通知錄取者。

(十一)、注意事項:
1.請勿一稿兩投。
2.本次論文發表不提供稿費。
3.參與應徵投稿論文錄取與否,均不退稿,煩請自行保留原作。
4.參與應徵投稿者,一律檢附在學學生證明影本文件,以利查驗。

2008-03-04

悼念許理和教授

21:41 Posted by sharpy 1 comment
陆扬

好些天都无法做事,刚刚才有精力上网看看,发现荷兰老辈汉学家许理和教授本月七日去世了,终年八十一岁。尚未见到详细的纪念文字。以今日的标准,许理和教授不能算非常高寿,但他的去世确实让我感到整整一辈的汉学人物在这几年里几乎都要凋零尽了。而这些人都是我二十年前进入汉学研究领域时最重要的名字,这不能不引起我的伤感。

很多重要的老辈汉学人物,他们的著作今天读的人已经很少,现在的学生很少有耐性去看,除非是写论文不得已。许理和的著作其实不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本,那就是一九五九年出版的《佛教征服中国》(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但也就是这一本,使他不仅没有被遗忘,也没有被视做过时的人物。许理和几十年来的影响当然不光是因为这部著作。他从六十年代起就是莱顿这个汉学重镇的标志,这种机构上的地位本身也很重要,尤其是他后来的著作数量相对较少,这种对学术机构的领导作用就变得更重要。我到美国的时候许理和已经退休了,但对莱顿的运作的实际影响还是很大。

他的《佛教征服中国》有中译本,虽然翻译得不是很完美,但有这样的中译是非常值得欢迎的,而且这也是一本不容易翻译的著作。这部著作就是许理和的博士论文,用英文写的。现在在西方很难想像有博士生会去写这样规模的博士论文。当初出版时,上册是正文,下册是注解。原版现在已经很难找了,但这书成了所有研究中国佛教史的学者的必读书,虽然我一直怀疑真正通读过这部著作的西方学者并不多。原因无他,通读所需要的历史和佛学知识很多,远远超过了目前绝大多数西方中国学和中国佛教学训练的可能限度。著作中翻译了大量相当难译的中古佛道文字,就是一例。除了中国佛学和汉学的基础,两汉到南北朝时代的知识文化政治史的知识之外,他对古代印度中亚的佛教掌握也深入,对梵文语汇和典籍可以驱谴自如,这都和戴密微接近,但他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实际又超过了戴密微。这一点如果比较这部著作中对汉魏两晋的思想文化的分析和戴密微为剑桥中国史两汉分册所写的思想史章节就可看出。许理和所具有的特殊组合在他那一代里不算少见,比如谢和耐也是一个,但许理和即便在这群人物里都可算是中国佛教史方面的第一人。这个第一人的地位直到他临终恐怕都没有被动摇。

读过《佛教征服中国》的中国学者也许会觉得,这部著作的写成,和有像汤用彤先生的著作在先,很有关系。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许理和的著作就没有独创的意义,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奠定中国佛教大叙事框架的著作,这个大叙事框架到现在都难以被抛弃,虽然西方佛教学界不同意的声音日渐高涨,但这些反对的声音尚不具有全面挑战许理和的框架的能力,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西方的中国佛教学家对中国史尤其是对中古前期的历史了解太少,这也是训练所造成的。佛教学重新又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研究中国佛教的学者了解印度和西藏佛教研究的成果常远超过了解中国史研究的成果。

论时间跨度,《佛教征服中国》只论述到慧远。和许多西方有关中国史的论著相似,《佛教征服中国》也包含不少综述的成分,但各个章节都有细腻独到的讨论,连很多注解都很有价值。不过这部书最主要的贡献是将中国佛教看作是有很强的独立性的宗教运动,而不是印度佛教的附庸,这也许正是他把慧远作为全书重点和终点的意图之一。同时他的“士绅佛教”(Gentry Buddhism)等等的提法都有很强的解释能力。这些概念通过教学传播开来。我早发现许理和对佛教在中古中国能够发展的解释对中国学术圈外的学者影响同样大,这多半可能不是通过这部著作,而是通过许理和后来发表的一些更通俗和概括性的学术论文,那些文章里提到的中国佛教发展的三阶段论,山字型结构等等都很容易让人记住,所以影响也就广。

许理和著作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比如对佛道的关系和佛教名词的汉译的重新认识等等。虽然这部著作似乎过早地让他达到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他出道的时代正是佛教深受汉学家重视的年代。除了他之外,还有三位代表就是谢和耐,陈观胜和芮沃寿。陈观胜的《佛教在中国的转化》实际和许理和的取向有些接近,涉及的时段也更长些,但教科书的意味比较浓,没有《佛教征服中国》来得细腻。芮沃寿也写过不少中古中国佛教的研究,但芮沃寿的佛教学学养远不如许理和深厚,所以总是比较表面化,对宗教的理解较少。谢和耐的《寺院经济》和《佛教征服中国》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关于中国佛教的专著,而谢和耐和许理和恐怕在旨趣上也最接近。甚至连后来许理和投入研究耶稣会来华史也和谢和耐相似。

许理和晚年还在从事中国佛教的研究。他的专业论文都写得很有水平,总能找到新的看法和材料。只是再也未能完成另一部专著,多少有点可惜。许理和著作对我的影响是逐渐形成的,但他却是我在西方遇到的第一位在我自己学术圈外的汉学名家。我记得我到普大听的第一个汉学讲座就是许理和讲的。那照例是一个星期三下午的东亚系讲座,由许理和主讲。壮思堂的大厅座无虚席。太史文教授介绍许理和教授,特别说他的《佛教征服中国》是博士论文的最佳典范,幸好这话没给我这种新生造成压力。许理和教授那天讲的应该是他当时研究的重心,也就是明代耶稣会带到中华的文献,特别是从拉丁文翻译成中文的修辞学文献。他特别讨论了其中一种用很粗糙的中文翻译的修辞学手册,列出了里面各种修辞例子,他的初步结论是,这部著作是经过明代文人之手润饰的,而且也是要像明代文化界做宣传的。等他讲完,开始提问时间,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提问的欲望,于是一连问了他两个问题。其实与其说是问问题,不如说是表示反对意见,我的疑问是,这么粗糙的中文修辞例证恐怕连明代普通文人都会耻笑,更不要说上层文人了。要说出自文人润饰更不可想像,中文本当是另有来源。我现在还是觉得我的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至少当时许理和教授并没有答上来。那是我在普大是个小学生,所以在场有些高年级的同学觉得我这样做未免不知轻重,但普大的先生却一点不以为忤。我记得那本修辞书里的中文是如此得好玩,我和宰予(冀小斌)后来还常常拿来开玩笑。

也许那是我肤浅的第一印象,虽然第二天我还参加和许理和教授的座谈午餐,但说了些什么竟然完全没印象了。可是不久读了他的书和几篇佛教研究论文,印象完全改变了。我在普大的最初十年内,打定主义不研究任何和佛教有关的题目,目的是想学新东西。但后来又渐渐将精力的一部分转到中国佛教上来,原因竟也是因为要平衡许理和的论断。他的《佛教征服中国》,虽然有征服二字,其实更多讲的是佛教如何被中国所接受,佛教的强势所造成的压力倒很少涉及。既然是征服,总要有些居高临下的阵势,而我这些年的工作就是要再来说明一下这个征服的层面。

自往复2008年2月12日

Erik Zürcher (1928-2008)過世

21:3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In memoriam Em Prof Erik Zurcher, 1928-2008


On Thursday 7 February 2008,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New Year,Emeritus Professor Erik Zurcher passed away. He had been in frail health for some time, and his eyes were giving him trouble. He remained fully clear of mind until the end, as testified by his publication in 2007 of a major monograph containing translations of conversations between Jesuit Guilio Aleni and local Chinese literati. This constitutes a uniqu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contact, for once not focusing on polemics conducted from elite perspectives but on debate between a missionary and what Zurcher liked to call the local schoolmasters.

A student at Leiden University from 1947, Erik Zurcher produced a brilliant PhD dissertation in 1959, which quickly became a classic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m, _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_. The first edition is still graced by his beautiful Chinese handwriting (he was also known for his masterful drawings). The Buddhist Conquest was reprinted in 1972 and again in 2007,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is work. Personally, I have always felt that his dissertation must have been both a joy (for it set him off on a successful career) and a burden (for it was a hard act to follow). Be that as it may, he wrote a flow of serious articles from the 1970s onward--on such topics as early Chinese vernacular, Buddhist messianism and the early Jesuit mission--of which the significance is undiminished today. Somewhere hidden in a drawer there must be several typescript chapters of his grammar of the Chinese in Kumarajiva's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 common element in his research on Buddhism,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ommunism was the encount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foreign thought and worldviews. Characteristically, while he produced a course syllabus containing a detailed analytical model for this material, he never published this in English. He often preferred staying close to the sources rather than designing abstract vistas.

In addition to his scholarly work, Zurcher was also a builder of institutions, at a time when there was much room for personal initiative without red tape or formats imposed from above. As early as 1931, Zurcher's teacher, Professor JLL Duyvendak, had founded the Sinological Institute; after Professor Anthony Hulsewe retired in 1974, Zurcher became the Institute's director, even though the directorship was later deemed ad interim, because the Institute's formal status had somehow evaporated between institutional-organizational lines. However, since "the Sinological Institute" is how Chinese Studies at Leiden University was known internationally, we have continued to use this name at home and abroad--and with some justification, for the Institute comprises a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an outstanding Sinological Library.

Having first been appointed Reader, in 1961 Erik Zurcher took up duty as full professor of Far-Eastern Histor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Chinese-Western contacts in the broad sense. This was doubtless a purposefully vague designation: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e West includes India, the breeding ground of Buddhism, and not just faraway Europe. In 1969, after several years of successful lobbying, Zurcher founded the Documentatio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hina (with a dedicated budget), facilitating the study of present-day China and communism by others. In Europe, this made Leiden one of the Universities that took modern China seriously early on. In itself this made sense, since Chinese Studies in the Netherlands had consistently been linked with practical concerns in the areas of colonial rul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rade--but it was typical of Zurcher that he managed to put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a on an institutional footing. From 1976 to 1992, he was co-editor of Ts'oung Pao, the oldest still extant sinological journal today. He enjoyed ample academic recognition, visible in honors such as membership of th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from 1975) and election to Correspondant Etranger de l'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from 1985).

From the 1970s, while taking part in work on European Expansion elsewhere in the Faculty of Arts, Zurcher taught and served i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dditionally, throughout the years he sat on countless committees inside the University and elsewhere,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such as Unesco. In 1978, following a request from Chinese Studies' students, he began preparing slide series for classroom use, an initiative which quickly grew into a prestigious project for visual education (co)funded by the Taiwan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which, together with colleagues, h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imag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matic slide series. The project moved on into computerization early on, but following the increasingly strict enforcement of copyright rules and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what had been a head start now turned into an administrative backlog that made it difficult to continue and expand. Meanwhile, many cohorts of students had enjoyed and learned from this "visualiz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urcher's interest in matters visual, closely interwovenwith the archaeology, art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China, was also manifest in his initiative toward the stablishment of the Hulsewe-Wazniewski Foundation, which has advanc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se areas at Leiden University since 1997.

As in his research, so in his teaching Zurcher excelled at clear, well-formulated exposition. Unfortunately, he had no senior students in his own, original field of early Buddhism, but he trained many in the stud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in the 17th century. Especially his 1980s seminars truly helped shape some of his students at the time, including Nicolas Standaert, now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and the undersigned. Still, personal attention wa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Zurcher was used to maintaining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us as students, and later as PhD candidates and colleagues. While this could at times be frustrating, it was more than made good by the sheer space he gave us to develop--and this was not just laissez-faire but also bespoke a fundamental conception of and attitude to knowledge. During seminar sessions, he would, for instance, emphasize that he himself had needed years to master particular types of language such as those employed in Buddhist and Taoist texts. At the same time, frequent instances of irony in his comments on our readings created room for new interpretations. His astonishing command of various types of premoder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Dutch, and many other tongues) made what he said highly motivating for me and many others.

Erik Zurcher combined phenomenal erudition with an exceptionally critical mind and something one might simply call intellectual style--and with a keen sense of humor. He was a great sinologist, who made in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scholarship and inspired many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Barend ter Haar, 12 February 2008

[演講] 政大醫療史系列講座

03:10 Posted by yw1962 白了少年頭 No comments


政治大學場次
2008.3.18(二)
10:00-12:00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講題: Why Bothe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地點:百年樓一樓文學院會議廳330111室

2008.3.19(三)
10:00-12:00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講題:The Emergence of Medicine in Ancient Europe and Ancient China,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Until Early Medieaval Europe and Tang China
地點:季陶樓歷史系會議室340423室

2008.3.20(四)
10:00-12:00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講題:Medicine in Renaissance Europe Compared to Song-Jin-Yuan China
地點:季陶樓歷史系會議室340423室

2008.3.25(二)
10:00-12:00
主講人:Dr. Ulrike Unschuld
講題:Traditional Pharmacy and Modern Medicine
地點:季陶樓歷史系會議室340423室

2008.3.26(三)
10:00-12:00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講題:The Dawn of Modernity in Europe and the Ming-Qing Era in China
地點:季陶樓歷史系會議室340423室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
2008.3.24(一)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and Dr. Ulrike Unschuld
講題:Chinese Studies in Germany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
2008.3.29(六)
主講人:Prof. Paul U. Unschuld
講題:Status and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urope

2008-03-03

【演講】Combating Cattle Plague and Dreaming of Five-Year Plans

12:06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2008.3.7

題 目:
Combating Cattle Plague and Dreaming of Five-Year Plans:
Animal Disease,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the Livestock Economy in Colonial Manchuria


主講人:

Dr. Robert John Perrins(Dean of the Faculty of Arts, Acadia University, Nova Scotia, Canada)

時 間 : 九十七年三月七日(星期五) 上午十時至十二時
地 點 : 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2008-02-23

楊肅獻老師的一則小故事

02:56 Posted by 馮卓健 No comments
我前幾天讀書讀累了就在網路上Google楊老師,結果找到一個奇妙的東西。雖然有部分的故事之前就有聽說過了,但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網址是http://fyforum.foonyew.edu.my/viewthread.php?tid=40&page=6&authorid=29

由金門的砲火兒童,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博士,台大歷史系副教授楊肅獻從不諱言自己貧寒的童年,在金門旱地種地瓜,高粱,麥子,或是在愛丁堡大學圖書館因捨不得昂貴的微縮膠捲印出費用,埋首抄寫不能外借的資料。楊肅獻說,窮人就有窮人的辦法,只要不怕辛苦,一樣辦得到。

楊肅獻的童年是在八二三砲火中成長,父母擔心金門淪陷,全家搬到台灣避難。但父親不幸得了肝癌,回到金門後過世,母親決定改嫁,但與性格剛烈的祖母發生衝突。改嫁後的母親雖然還住同一個村子,但在祖母禁令下,從此形同陌路。

楊肅獻說,祖母一手要帶大三個稚齡孩子,十分辛苦,但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祖母嚴格管教,「在村子裡出了名」,三兄妹見了祖母像是「老鼠見到貓」。楊肅獻說,自己的性格也變得很拗,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硬是不肯去只隔一道牆的學校裡上課,後來是被三叔「打」進學校,但他上了學,功課卻很好,一路順利考進台大歷史系。

在離開金門之後,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台北家扶中心就等於是楊肅獻在台北的家。楊肅獻說,由高中開始接受金門家扶中心的資助,到了台灣,雖然他已上大學,但台北家扶中心仍然繼續資助他,重要的不是每月三百元的資助,而是家的感覺。

靠著公費留學考試,窮小孩也可以出國唸書,到了英國,楊肅獻說,就在錢快用完時,指導老師很欣賞他的論文,把其中一章寄去參加一九八八年愛丁堡大學「英國史論文獎」,獲得首獎,得到兩千英磅的獎金,第二名是個英國人,台灣青年寫英國歷史,還寫贏英國人呢!

回到台灣的楊肅獻,回到台大任教,他常常用自己的故事,勉勵和他一樣窮的高中,國中生,為這些有貧窮記憶的孩子打氣。


楊老師的經歷真的很不容易。反觀我們大部分的人其實在境遇上都比他順利得多,但似乎常常缺乏他們那一輩學者苦讀的精神。我覺得自己要趕上老師的成就真的很困難,我把這篇故事貼在這裡,希望給大家一點鼓勵。共勉之。

再論何謂啟蒙

01:29 Posted by sharpy 1 comment
時 間:3月3日15:30 – 17:30
地 點:台灣大學哲學系演講廳
主講人:Alain Brossat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教授
題 目:“The Problematization of M. Foucault: What is Enlightenment?”

演講內容簡介:
這個演講將檢視傅柯(Michel Foucault)兩篇針對康德(Immanuel Kant)之「何謂啟蒙?」(What is Enlightenment?)這篇文章所作的兩份評論文本。

重點將置於「真實性」(the notion of actuality) 這個概念,以及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所形成的「對於真實的關懷」(a concern of the actual)。在處理這兩個部分的同時,本演講亦將嘗試說明,「問題意識化」(the notion of problematisation)是如何在傅柯哲學中,安置於核心的位置。

在演講中,我們可認識到後現代的核心精神,如何顛覆現代的啟蒙觀念。

2008-02-20

【演講】溫暖、炫耀與權勢——明代穿戴珍貴毛皮的社會史

09:32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溫暖、炫耀與權勢——明代穿戴珍貴毛皮的社會史
Warmth, Ostentation and Power: A Social History of Lavish Fur-dressing in Ming Dynasty

九十七年度第五次學術講論會

主講人: 邱仲麟 先生(本所副研究員)
時 間: 2008年3月3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008-02-14

[會議]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05:46 Posted by Debby Huang No comments
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Mobility
會議簡介

一、會議宗旨(Introduction)

在人類文化的創造發展過程中,「空間移動」可視為一種推動文明的動力。無論個人或群體,常習於「以我觀彼」的觀察、觀照方式,故從我群到彼群,從此界到他界,這種界域觀的界定與尋求跨越,其背後的動機與動力既複雜又弔詭,既是破壞也是創造。面對當前後現代、後殖民的時代情境,對於華人的歷史、文化進行反思,乃是跨學科的研究課題。華人文化之空間移動經驗,固然有其普世性的相同面,卻也需顧慮地方性知識體系的差異與獨特。在「時間─空間」的宇宙觀中,華人歷史上對於空間的界域跨越認知凡經數變:佛教的印度文明、晚近的歐西文明等,都一再形成文化上的衝擊。在華人的語言與思維中也都適時反映,諸如境、境界等傳統空間觀,從外在到內在,從有形到無形,形成空間移動的越境、跨界,也就成為身體、物質跨越與心靈想像突破的活動;而時、空二字進而被複合,作為迻譯時間、空間的新認知,都表明語意中的界域、間隔始終受到古人、今人的共同關注。凡此表現華人在農業社會所自然生成的居家安定感,也在諸般內在、外在的動力下主動或被動的移動──呈現於政治、經濟生產及交通貿易諸層面,特別是晚近受關注的諸多課題:階級、性別及生態等,都在愈形激烈的社會文化變動中,成為不能不重新思考、解決的問題。人或物在空間中的移動模式為何?其原因、過程及影響,都可經由不同學科的深入研究,從精神活動、物質文化分析歷史上所遺存的諸多移動之「跡」及「所以跡」。這些豐富而多樣的歷史文化現象,諸如移民、殖民、流亡、貶謫、旅行、探險、仙遊、商賈、征戍、出使等,在後現代情境中對此亟需進行跨學科的反思,從而深入詮釋現象背後的世界觀、宇宙觀,是否在變中與時俱變,抑或有所不變?這些經驗人文學界可就其人文關懷,在科學的解釋之外,提出歷史、文化上的觀察。漢學研究中心特針對當前這一熱門的學術課題,廣邀人文學界的先達,選擇「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為題,進行一次跨學科的研討。

二、會議主題(Main topics of Conference)
1.變動/穩定 Change/Stability 2.複製/再現 Duplication/Representation
3.跨界/再結構 Crossing Borders/Reconstruction 4.冒險/追求 Adventure (travel)/Pursuit
5.想像/實踐 Imagination/Praxis (practice)

三、會議時間(Date of Conference)
2008年3月26-28日(星期三~星期五)

四、會議地點(Location of Conference)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五、主辦單位(Organizers of Conference)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六、論文發表人與論文摘要
http://ccs.ncl.edu.tw/ccs/conference2007/Abstract.htm

七、議程



八、報名方式

2008-02-11

寫小說與寫論文

20:5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昨天在中國時報上看到朱天文的訪問,其中有這麼一段,看完不禁就笑了起來。那種「拖延結局,不斷的離題,繁衍出我們自己的時間,迴避一切的一切,一切的盡頭」,豈不正是在困在論文無間道的最佳寫照。

(對,無間道,而且是廣東話的:「明明我已昨夜無間踏盡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明明我已奮力無間天天上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有沒有終點/誰能知道/在這塵世的無間道」)


中國時報 C5/開卷 2008/02/11
朱天文施展「慢慢的趕快」巫術 跨世紀《巫言》從禁錮狀態中解脫

【蘇惠昭(文字工作者)/專訪】

(前略)

朱天文原想用兩年的時間,刻寫關於一個巫人,一個因生活失敗而受苦的小說家「我」的生活,以及小說家如何不憚精細地把生活素材織入小說。然而後來的發展並不完全是這樣。現實中的小說家不斷離題,為了追索一隻鉛筆的來歷,拯救一隻紅嘴黑鵯,又或氣急敗壞想討回一箱被當破銅爛鐵收走的簽名絕版書,這些「事件」滲入了書寫,使得《巫言》異於往常地幽默起來。小說中的小說家也一樣,「拖延結局,不斷的離題,繁衍出我們自己的時間,迴避一切的一切,一切的盡頭。」這樣忽忽過了兩年、兩年,又兩年。
  
一直到2007年初,朱天文稱此為「我的職棒元年」。有天忍耐指數破錶的唐諾把天文天心喚到眼前,語重心長道出「業餘」和「專業」的差異,他舉了納博可夫為例,因為是最尊敬的納博可夫,所以姊妹倆無法閃躲。唐諾訓誡道,聰明如納博可夫者,每一天每一天都從早上寫到中午以後,如此自我鍛鍊,你們呢?你們根本是業餘選手,毫無紀律,愛寫不寫,沒資格打職業賽。

(後略)

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

20:40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
作者:林博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定價: 300 元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789571347721

前天在書店翻了一下,還滿有意思的。林博文是記者出身,文筆很好,沒有晦澀難讀的問題。其中有一段提到哥大製作發行張學良的口述歷史,結果竟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裡頭錯誤百出,不僅提問人的程度飽受質疑,出版的文稿也沒有經過審慎核對,連一些重要的人名都寫錯了。


內文摘錄:

張學良口述歷史痛貶蔣介石

發動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而遭幽禁半世紀的張學良,在哥倫比亞大學手稿圖書館公開的口述歷史中,宣洩其積壓五十餘年的憤懣、怒氣與怨氣,痛貶蔣介石的人格與事業,稱蔣介石在近代史上的作為只有北伐和建立黃埔軍校;對抗日、對台灣都沒有貢獻;晚年的思想像袁世凱一樣,想做皇帝,但魄力不及袁。

張學良(少帥)在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開始的一系列訪談中,一掃過去對蔣介石含蓄批評、謹慎恭維的態度,終於對他的老長官開炮,而且炮火猛烈。一九七五年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曾寫了一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輓幛悼蔣,並稱蔣對他是「白粉知己」。但在四千八百頁的口述歷史中,少帥對蔣幾乎沒有一句好話,這顯然是少帥整部口述歷史紀錄中最凸出、也是最令人矚目的一點。

張學良說:「我的判斷,蔣先生討厭我極了。所以後來蔣先生不能讓我自由的原因,我是主張抗日,假如我要(是獲得了)自由,那抗日的功勞都是我的。換句話說,我是他(的)一個大敵手,政治上的大敵手,他把旁人槍斃了,把陳儀槍斃了。

訪問者提到:「我們在哥大圖書館看見很多書,是說蔣先生對台灣的貢獻。」張:「那大概都是國民黨寫出來的,要說蔣經國對台灣有貢獻,我承認。蔣先生有什麼貢獻?」訪者:「那你說蔣先生對中國的貢獻?」張:「那是北伐、黃埔學校,沒有旁的。」訪者:「抗日勝利?」張:「那也就是那樣說,蔣先生那不願意(放)我出來。」訪者:「為什麼?」張:「我主張抗日的。在蔣先生心裡,他(的)第一敵人是共產黨,而我(的)第一敵人是日本。」訪者:「您說他那時不抗日,是不是希望妥協?」張:「不是那樣講。能保持他(的)政權,他什麼都……。第一個問題不是抗日不抗日的問題,明白(嗎)?所以他的最大的敵人是共產黨,只有共產黨能把他弄倒。」

【抗日與反共 蔣為政權反共擺第一】

張學良說,澳洲籍的政治顧問端納說蔣介石是個騾子,很難跟他講、很難把他說服。少帥又說:「蔣先生這個人,我批評他,他要(是)有機會,他真能(會)當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頑固,舊的思想,不是當代的思想;蔣經國就不同,所以我可以說,到台灣以後,要不是蔣經國,蔣介石就沒有了,現在也是沒有了。」少帥表示:「介石沒有中心思想,他的中心思想就是他自己,(我)本來很尊重蔣先生,但後來不尊重,因蔣先生完全是自我主義。」少帥說那是「唯我的利益獨尊主義」。

在西安事變談判釋蔣期間,蔣較器重宋子文,但少帥說:「那是另一回事,利用他。蔣先生這個人就是這樣,我用你的時候就……。(宋子文的情況)也跟我一樣,蔣先生用我的時候,他就拚命地……。說不要你,就不要,蔣先生這人就……。」少帥諷刺地說,蔣介石是個投機取巧型的買辦,好吹,什麼「幾年準備(反攻)、幾年成功」,這樣只會失信於民。少帥和張夫人趙一荻(趙四小姐)都不認為蔣介石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經國與台灣 經國先生對台灣有貢獻】

張學良很不客氣地說,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發表的《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都是假的」。過去盛傳少帥看了蔣介石西安日記,而大受感動,「始知委員長人格如此偉大」,事實上是蔣囑文膽陳布雷於一九三七年二月在杭州新新旅館闢室杜撰,八易其稿。少帥批評蔣介石唯我獨尊,一定失敗,他說:「蔣先生什麼都沒有,蔣經國還留下點東西,蔣先生留下什麼?沒有。」又說:「蔣先生後來的思想很近似袁世凱,可是沒有袁世凱那麼大的魄力。袁世凱想當皇帝,他也想當皇帝,(但)袁還是個人物。」

少帥說:「從中國歷史上你(來)看,皇帝、首領大多數是北方人!宰相是南方人,南方人比較窄小,蔣先生這個人就是比較窄小。你看他用人,他自己的親戚和他自己有聯繫(關係)的人,就特別好,不是跟別人平等待遇。

張學良口述歷史最具可讀性的,就是他對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的看法。除了蔣介石,不少人被少帥點名,他說蔣緯國是個「小丑」,「他是日本人生的,他的媽媽是個下女,他是誰的兒子他不知道,是這個下女生的,他自己也不在乎。所以我說這個人二佰伍,這個人腦筋不太好,不是挺清楚的……他(的)野心也很大,他有一回要競選副總統的……。」少帥對宋美齡並無微詞,但與少帥一起接受訪談的張夫人趙一荻說,到台灣不久,宋美齡介紹董顯光教張氏夫婦研習英文聖經,趙四小姐說,董顯光也是他們派來考察少帥思想的。張學良說,孫夫人宋慶齡曾責怪他「為什麼還不反蔣」!他說宋慶齡是徹頭徹尾地親共。少帥又透露,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釋放蔣介石這個日子,是宋美齡、宋子文挑的,以作為聖誕禮物。

少帥與藹齡 張家與宋家差點結親家】

少帥說他很不喜歡孔夫人宋藹齡,他說,宋藹齡是「壞蛋」,對他態度不好,她說:「這小傢伙(指少帥)搗亂得很,你要不整他一下,他是搗亂,你們不能放鬆他,應該懲罰他。」少帥透露,張家和孔家差點變成親家,他說:「原來我們想做親,他要我的兒子娶他的孔大小姐(孔令儀),要娶的話,你要保證不娶姨太太。我說我兒子的事,我不能保證。後來他兒子(孔令侃)想娶我的大姑娘,我說我也不能反對,也不能贊成,最好讓他們兩個在一起呆呆(相處)。

少帥說他看不起孔令侃,也看不起孔祥熙;他說宋子文和孔祥熙不合,他和宋子文則是好朋友。西安事變時,宋子文曾拍胸脯說姓宋的不說瞎話,一定保證少帥自由,結果宋子文陪少帥到軍事委員會受審時,有人罵宋子文:「你說姓宋的人永不說謊,怎麼到了現在這地步。」宋啞口無言,少帥則說他聽了「很難過」,但諒解他。少帥說宋子文並沒有「擔保」他的自由,他說:「宋子文他怎麼能擔保,他怎麼敢擔保呢?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外頭說話連一點影都沒有!」少帥又說,他把蔣介石送回南京後,有人主張槍斃他,宋子文就對蔣先生說如你把少帥槍斃,我就把你的事抖落出來。但少帥並未進一步說明宋子文要抖落什麼事。

中國近現代軍政人物中最被少帥看扁的是何應欽。王新衡嘗對少帥說,蔣介石不用人才,只用奴才,少帥說何應欽就是一個奴才。他說,西安事變發生後,西安方面知道南京有些人有野心,想藉機除掉蔣介石。少帥說他知道何應欽有很大的野心,但不怕他,是怕蔣的學生,一旦西安方面和中央軍打起來,西安方面因兵少彈藥少,絕對打不過中央軍。少帥透露,有一次蔣先生對何應欽說:「你把軍服脫下來,你走。」何不敢走,少帥說:「若蔣先生要這樣罵我,我真會把軍衣脫下來就走。所以我看不起何應欽。」張學良稱,何應欽從來就沒被重視(過),也沒有實權,沒帶過兵,如果他是何應欽,早就不做了,跟著李宗仁叛變,奴才一個。張學良說,西安事變如殺死蔣介石,則中國必大亂,但如果到了何應欽這種人手裡,那會更壞。

【推崇周恩來 周善言又會處事】

張學良亦批評同屬東北人的齊世英,他說:「這個人反對我很厲害,他是國民黨,他是CC。這個人很不守規矩,從小野心就大,東北的黨務就在他手裡,他專門在東北對我搗亂。……這個人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病重時我去看過他。」

甚少人受到張學良的欣賞,在這少數人中,周恩來屬第一名。少帥說,西安事變後,周來到西安,蔣本不願見周,後來見了,只見一次,周看到蔣即叫「校長」,因為周在黃埔軍校做過政治部主任。少帥說,後來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產黨,「周恩來的人好厲害,他們都控制住了,連我的部下、楊虎城的部下都聽他的,他說出的話很有理。這個人好厲害,不但會講,也能處置事情,是我佩服的一個人。」另一個共產黨員李克農,也是少帥欣賞的人,在一九三六年一月,少帥曾和負責中共情報的李克農在洛川秘密會面。少帥說,李克農這個人好厲害,很會說話,對東北軍影響很大,像王以哲(東北軍將領)便受他的影響很深。八○年代初,葉劍英公開證實王以哲是中共黨員。

張學良雖係虔誠的基督教徒,然漫長的冷月寒風和忍辱負重,卻無法消除他那剛烈不阿的火燄之氣,他終於在口述歷史中傾吐了積存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鬱結。

【演講】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地權的『消滅』

20:37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中研院台史所學術演講
主講人:柯志明先生(社會所特聘研究員、本所合聘研究員)
與談人:施添福先生(本所研究員)
題 目: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地權的『消滅』
時 間:97年2月26日(週二)下午2-4時
地 點:中研院人文館北棟802會議室

【演講】驅魔傳教:倪維思論中國人被鬼附身的現象

20:30 Posted by sharpy 2 comments
驅魔傳教:倪維思論中國人被鬼附身的現象

John Nevius on Demon Possession in China
九十七年度第四次學術講論會


主講人: 李尚仁 先生(本所助研究員)
評論人: 蔡彥仁 教授(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時 間: 2008年2月18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008-02-10

外交檔案的典藏與利用研討會

05:0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外交檔案的典藏與利用研討會暫定議程

時間:2008年2月23日(星期六)
地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1樓中型會議室

8:30-9:00
報到 Registration

9:00-10:00
議題:外交檔案學術價值

主持人:張力
引言人: 李朝津、趙綺娜、陳文賢

10:00-10:20
休息 Break

10:20-11:50
外交檔案研究新方向

主持人:唐啟華
發表人:
箱田惠子 清末外交人才培養-以外務部時期為改革中心
王正華 從外交檔案看1961年外蒙案
王文隆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駐外機構的轉型(1971-1978)
許峰源 中華民國與聯合國會費(1946-1971)
陳群元 中國外交部對日本對華見解的認識問題:以1935年度外交部檔案為中心之探討

11:50-13:00
午餐Lunch

13:00-14:40
議題:外交檔案典藏與利用

主持人:薛理桂
引言人:
陳鴻瑜
張力
外交部
國史館
國家檔案管理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2008-02-05

余英時: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01:13 Posted by sharpy , , No comments
(按:從內容看來,應該是去年在日本訪問時發表的演講稿。中譯稿刊於第八期「思想」)

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余英時

  一、從「禮壞樂崩」到「道為天下裂」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興起是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的開端,這是學術界的共識,無論在中國、日本或西方都無異議。自20世紀初葉以來,先秦諸子的研究蔚成風氣,取得了豐富的成績。1970年代至今,由於地下簡帛的大批出現,如馬王堆帛書,郭店楚簡之類,這一領域更是活躍異常。

  這一領域雖然日新月異,論文與專書層出不窮,但從文化史的整體(holistic)觀點說,其中還有開拓的餘地。這是因為大多數專家將注意力集中在比較具體的問題方面,如個別學說的整理、文獻的考證與斷代,以及新發現的文本的詮釋之類。至於諸子百家的興起作為一個劃時代的歷史現象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它和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大變動又是怎樣聯成一體的?這些帶有根本性質的重大問題還沒有展開充分的討論。我研究這一段思想史主要是希望對這些大問題試作探求。站在史學的立場上,我自然不能憑空立說,而必須以堅實的證據為基礎。因此除了傳世已久的古文獻之外,我也盡量參考新發現的簡帛和現代專家的重要論著。但在掌握了中國基本資料的條件下,我更進一步把中國思想史的起源和其他幾個同時代的古文明作一簡略的比較,因為同一歷史現象恰好也發生它們的轉變過程之中。通過這一比較,中國文化的特色便更清楚地顯現出來了。

  我早年(1947-49)讀章炳麟、梁啟超、胡適、馮友蘭等人的著作,對先秦諸子發生很大的興趣,1950年後從錢穆先生問學,在他指導下讀諸子的書,才漸漸入門。錢先生的《先秦諸子繫年》是一部現代經典,對我的啟發尤其深遠。所以1954年曾寫過一篇長文〈《先秦諸子繫年》與《十批判書》互校記〉,是關於校勘和考證的作品。1955年到美國以後我的研究領域轉到漢代,便沒有再繼續下去。

  1977年我接受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上古史》計劃的邀約,寫〈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一章,於是重新開始研究春秋、戰國時期文化與社會的大變動。由於題目的範圍很廣闊,我必須從整體的觀點,進行比較全面的探討。我的主題是「士」的起源及其在春秋、戰國幾百年間的流變,但順理成章地延伸到思想的領域。為什麼說是「順理成章」呢?在清理了「士」在春秋與戰國之際的新發展和他們的文化淵源之後,諸子百家的歷史背景已朗然在目:他們是「士」階層中的「創造少數」(creative minority),所以才能應運而起,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思想世界。

  我在這篇專論中特別設立「哲學的突破」(philosophic breakthrough)一節,初步討論了諸子百家出現的問題。「哲學的突破」的概念是社會學家派森斯(Talcott Parsons)提出的,他根據韋伯對於古代四大文明——希臘、希伯萊、印度和中國——的比較研究,指出在公元前1000年之內,這四大文明恰好都經歷了一場精神覺醒的運動,思想家(或哲學家)開始以個人的身分登上了歷史舞臺。「哲學的突破」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同樣適用於中國的情形,所以我借用了它。更重要的是,它也很準確地點出了諸子百家興起的性質和歷史意義。但是必須說明:我之所以接受「突破」的說法同時也是因為當時中國思想家中已出現了相似的意識。《莊子‧天下》篇是公認的關於綜論諸子興起的一篇文獻,其中有一段說:

  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這是描述古代統一的「道術」整體因「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而分裂成「百家」。這個深刻的觀察是從莊子本人的一則寓言中得到靈感的。〈應帝王〉說到「渾沌」鑿「七竅」,結果是「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七竅」便是〈天下〉篇的「耳目鼻口」,「道術裂」和「渾沌死」之間的關係顯然可見。

  「道術為天下裂」的論斷在漢代已被普遍接受。《淮南子‧俶真訓》說:「周室衰而王道廢,儒、墨乃始列道而議,分徒而訟」。這裡的「列道」即是「裂道」;而「儒、墨」則是泛指諸子百家,因儒、墨兩家最早出現,所以用為代表,《鹽鐵論》中「儒墨」一詞也是同一用法。另一更重要的例證是劉向《七略》(收入《漢書藝文志》)。《七略》以〈六藝略〉為首,繼之以〈諸子略〉。前者是「道術」未裂以前的局面,「政」與「教」是合二為一的,所以也稱為「王官之學」,後者則是天下大亂之後,政府已守不住六經之「教」,道術散入「士」階層之手,因而有諸子之學的出現。所以他有「諸子生於王官」的論斷,又明說:「王道既微……九家之術蠭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這和〈天下〉篇所謂「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的說法是一致的。清代章學誠熟讀〈天下〉篇和《七略》,他研究「六經」如何演變成「諸子」,更進一步指出:「蓋自官師治教分,而文字始有私門之著述。」(《文史通義‧史釋》)所謂「官師治教分」是說東周以下,王官不再能壟斷學術,「以吏為師」的老傳統已斷裂了。從此學術思想便落在「私門」之手,因而出現了「私門之著述」。諸子時代便是這樣開始的。章學誠的論述在20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領域中發生了重大影響,許多思想史家或哲學史家都以它為起點。

  總之,無論從比較文明史的角度或中國思想史的內在脈絡上作觀察,「突破」都最能刻畫出諸子興起的基本性質,並揭示出其歷史意義。

  但「哲學的突破」在中國而言又有它的文化特色,和希臘、希伯萊、印度大不相同。西方學者比較四大文明的「突破」,有人說中國「最不激烈」(least radical),也有人說「最為保守」(most conservative)。這些「旁觀者清」的觀察很有道理,但必須對「突破」的歷史過程和實際內涵進行深入的考察,才能理解其何以如此。我在上述論文〈哲學的突破〉一節中,由於篇幅的限制,僅僅提到「突破」的背景是三代的禮樂傳統,無法詳論。春秋、戰國之際是所謂「禮壞樂崩」的時代,兩周的禮樂秩序進入逐步解體的階段。維繫著這一秩序的精神資源則來自詩、書、禮、樂,即後來所說的「王官之學」。「突破」後的思想家不但各自「裂道而議」,鑿開「王官之學」的「渾沌」,而且對禮樂秩序本身也進行深層的反思,如孔子以「仁」來重新界定「禮」的意義,便是一個很明顯的例證。(《論語‧八佾》:「人而不仁,如禮何?」)

  1990年代晚期,我又更全面地研究了「突破」的歷史,用英文寫成一篇長文,題目是〈天人之際——試論中國思想的起源〉。正文雖早已寫成,但註釋部分因阻於朱熹的研究而未及整理。我後來只發表了一篇概要,即“Between the Heavenly and the Human” 。經過這第二次的深入探索,我才感覺真正把「突破」和禮樂秩序之間的關聯弄清楚了。同時我也更確定地理解到中國思想的基礎是在「突破」時期奠定的。這篇〈天人之際〉中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問題,這裡不能深談。讓我簡單說一個中心論點。

  三代以來的禮樂秩序具有豐富的內涵,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經過「突破」的洗禮之後仍然顯出其經久的價值。但其中又包含了一支很古老、很有勢力的精神傳統,卻成為「突破」的關鍵。我指的是「巫」的傳統。古代王權的統治常藉助於「天」的力量,所以流行「天道」、「天命」等觀念。誰才知道「天道」、「天命」呢?自然是那些能在天與人之間作溝通的專家,古書上有「史」、「卜」、「祝」、「瞽」等等稱號,都是天、人或神、人之間的媒介。如果仔細分析,他們的功能也許各有不同,但為了方便起見,我一概稱之為「巫」 。我們稍稍研究一下古代的「禮」(包括「樂」在內),便可發現「巫」在其中扮演著中心的角色;他們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可以與天上的神交通,甚至可以使神「降」在他們的身上。《左傳》上常見「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之類的話。這些說法都是在「巫」的精神傳統下逐漸發展出來的,研究薩滿教的專家(如Mircea Eliade)便稱之為「禮的神聖範式」(divine models of rituals)。可見在三代禮樂秩序中,巫的影響之大,因為他們是「天道」的壟斷者,也只有他們才能知道「天」的意思。現代發現的大批商、周卜辭便是最確鑿的證據。

  但巫在中國的起源極早,遠在三代之前。考古學上的良渚文化開始於公元前第三千紀中期,相當於傳說中五帝時代的中期。良渚文化發現帶有墓葬的祭壇,和以玉琮為中心的禮器。玉琮是專為祭天用的,設計的樣子是天人交流,都是在祭壇左右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這些墓與一般的集體墓葬隔開,表示墓主具有特殊的身分。考古學家斷定墓主是「巫師」,擁有神權,甚至軍權(因為除「琮」以外,墓中還有「鉞」)。這樣看來,三代的禮樂秩序可能即源於五帝時代,巫則是中心人物。

  春秋、戰國之際諸子百家便是針對著這一源遠流長的精神傳統展開他們的「哲學突破」的。諸子不論屬於哪一派,都不承認「巫」有獨霸天人交流或神人交流的權威。在《莊子‧應帝王》中,有一則寓言,描寫道家大師壺子和神巫季咸之間的鬥法,結果前者勝而後者敗。這可以看作當時諸子和巫在思想上作鬥爭的暗示。大體上說,他們有兩個共同點:第一是將「道」——一種精神實體——代替了巫所信奉的「神」;第二是用「心」的神明變化代替了「巫」溝通天人或神人的神秘功能。巫為了迎「神」,必須先將自己的身體洗得十分乾淨,以便「神」在巫的身體上暫住(如《楚辭‧雲中君》所描寫)。現在諸子則說人必須把「心」洗淨,「道」才能來以「心」為它的集聚之地。莊子的「心齋」便是如此。《管子‧內業》以「心」為「精舍」,「精」即是「道」;韓非也說「心」是「道舍」。巫之所以能通天人或神人,是經過一番精神修煉的。現在諸子則強調「心」的修養。孟子「養浩然之氣」是為了「不動心」,然後才能「配義於道」。荀子重視「治氣養心」,和孟子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管子‧樞言》說「心靜氣理,道乃可止」也無不同。「道」是貫通天人的,所以孟子又說「盡心」,「知性」則「知天」;莊子也「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從此,天、人之際的溝通便完全可以撇開「巫」了。

  我們可以說,「哲學突破」在中國是以「心學」取代了「神學」,中國思想的一項主要特色由此奠定。後世程、朱、陸、王都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

  先秦諸子的「哲學突破」是中國思想史的真正起點,支配了以後兩千多年的思想格局及其流變。「哲學突破」的歷史背景是「禮壞樂崩」,也就是周代整體秩序的崩解。為了認識「突破」是怎樣發生的和「突破」後中國思想為什麼開闢了一條獨特的途徑,我們必不能把思想史和其他各方面的歷史隔離起來,進行孤立的處理。政治體制、經濟型態、社會結構、宗教狀態等等變革都是和「哲學突破」息息相關的。我研究「哲學突破」的個人體驗大致可以總結成以下三條:

  第一,如果要抓住思想史上大變動的基本面貌,我們必須具備一種整體的觀點,從分析一個時代在各方面的變動入手,然後層層綜合,歸宿於思想史的領域。

  第二,由於觀念與價值在中國史上是由「士」這一階層闡明(articulate)和界定(define)的,我們必須深入探究「士」的社會文化身分的變化,然後才能真正理解他們所開創的新觀念和新價值。春秋、戰國的「士」是「游士」(雲夢秦簡中已發現了〈游士律〉)。「游」不但指「周游列國」,也指他們從以前封建制度下的固定職位中「游離」了出來,取得了自由的身分。章學誠最早發現這個現象,他認為以前政教合一(「官師治教合」),「士」為職位所限,只能想具體問題(「器」),沒有超越自己職位以外論「道」的意識(「人心無越思」)。但政教分離之後(「官師治教分」)他們才開始有自己的見解,於是「諸子紛紛,則已言道矣」。他所用「人心無越思」一語尤其有啟發性,因為「哲學突破」的另一提法是「超越突破」(transcendent breakthrough),也就是心靈不再為現實所局限,因此發展出一個更高的超越世界(「道」),用之於反思和批判現實世界。這可以說是「游士」的主要特徵。

  第三,與其他文明作大體上的比較確實大有助於闡明中國「哲學突破」的性質。無論是同中見異或異中見同都可以加深我們對中國思想起源及其特色的認識。希臘、希伯萊、印度都曾有「突破」的現象,一方面表示古代高級文明同經歷過一個精神覺醒的階段,另一方面則顯出中國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這種比較並不是盲目採用西方的觀點,早在1943年聞一多已從文學的角度指出上面四大文明差不多同時唱出了各自不同的詩歌,他的「文學突破」說比西方最先討論「突破」的雅斯培(Karl Jaspers, 1949)還要早6年。聞一多是《詩經》專家,他是從中國文學起源的深入研究中得到這一看法的。

  以上三點體驗不僅限於春秋、戰國之際諸子百家的興起,而且同樣適用於以下兩千年中國思想史上的幾個重大變動。事實上,我研究每一個思想變動,首先便從整體觀點追尋它的歷史背景,盡量把思想史和其他方面的歷史發展關聯起來,其次則特別注重「士」的變化和思想的變化之間究竟有何關係。但限於時間,下面只能對幾次大變動各作一簡單的提綱,詳細的討論是不可能的。

  二、個體自由與群體秩序

  中國思想史上第二次大「突破」發生在漢末,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即3至6世紀。我的研究見於〈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及新思潮〉(1959),〈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1979),〈王僧虔《誡子書》與南朝清談考辨〉(1993)和英文論文〈Individualism and Neo-Taoist Movement in Wei-Chin China〉(1985)。

  3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一場全面的變動:在政治上,統一了400年的漢帝國開始分裂;在經濟上,各地方豪族大姓競相發展大莊園,貧富越來越趨向兩極化;在社會上,世襲的貴族階層開始形成,下面有「客」、「門生」、「義附」、「部曲」各類的人依附在貴族的庇護之下,國家和法律——如賦、役——已經很難直接碰到他們;在文化方面,與大一統帝國相維繫的儒教信仰也開始動搖了。

  「士」在這一大變動中也取得新的地位。戰國「游士」經過漢代三、四百年的發展已變為「士大夫」,他們定居各地,和親戚、族人發生了密切關係(即地緣和血緣雙重關係),東漢常見的「豪族」、「大族」、「士族」等名稱,便是明證。2世紀中葉以下,「士」的社會勢力更大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自覺為社會精英(elites),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由於「士」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一群體也開始分化。一方面是上下層的分化,如「勢族」與「孤門」,門第制度由此產生;另一方面則是地域分化,如陳群和孔融爭論「汝南士」與「潁川士」之間的優劣,成為士人結黨的一個主要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士的個體自覺,這是一個普遍的新風氣,超越於群體分化之外。個體自覺即發現自己具有獨立精神與自由意志,並且充分發揮個性,表現內心的真實感受。仲長統〈樂志論〉便是一篇較早而十分重要的文字。根據這篇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個體自覺不僅在思想上轉向老、莊,而且擴張到精神領域的一切方面,文學、音樂、山水欣賞都成了內心自由的投射對象。甚至書法上行書與草書的流行也可以看作是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

  個體自覺解放了「士」的個性,使他們不肯壓抑自發的情感,遵守不合情理的世俗規範。這是周、孔「名教」受到老、莊「自然」挑戰的精神根源。嵇康(223-262)說:

  六經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得自然。

  這幾句話最可代表個體自覺後「士」的一般心態。在這一心態下,他們對宰制了幾百年的儒家價值發出疑問。2世紀中期(164)有一位漢陰老父便不承認「天子」的合法性。他對尚書郎張溫說:你的君主「勞人自縱,逸游無忌」,是可恥的。這是「役天下以奉天子」,和古代「聖王」所為完全相反。這番話是後來阮籍、鮑敬言等「無君論」的先鋒。孔融(153-208)根據王充《論衡》的議論,也公開地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寄物瓶中,出則離矣。」可見君臣、父子(母子)兩倫都已收到挑戰。儒家「忠」、「孝」兩大價值必須重新估定了。

  不但思想已激進化,「士」的行為也突破了儒家的禮法。兒子「常呼其父字」,妻子呼夫為「卿」,已成相當普遍的「士風」。這是以「親密」代替了「禮法」。男女交游也大為解放,朋友來訪,可以「入室視妻,促膝狹坐」,這些行動在中國史上真可謂空前絕後。但西晉(265-316)的束皙反而認為「婦皆卿夫,子呼父字」正是一個理想社會的特徵。當時「士」階層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動,由此可見。

  以這一變動為背景,我重新解釋了從漢末到南北朝的思想發展。「名教」與「自然」的爭論是漢末至南北朝「清談」的中心內容,這是史學界的共識。但多數學者都認為「清談」在魏、晉時期與實際政治密切相關,至東晉以下則僅成為紙上空談,與士大夫生活已沒有實質上的關聯。我則從士的群體自覺與個體自覺著眼,提出不同的看法。「名教」與「自然」之爭並不限於儒、道之爭,而應擴大為群體秩序與個體自由之爭。郭象注《莊子》已從道家立場調和「自然」與「名教」,可知即在信奉新道家的士大夫中,也有重視群體秩序之人。西晉王朝代表世家大族執政,解決了政治方面「名教」與「自然」的衝突,使士的群體在司馬氏政權下取得其所需要的政治秩序——君主「無為」而門第則「各任其自為」。但個體自由的問題卻仍未解決,東晉至南朝的社會繼續受到個體自由(如「任情」、「適性」)的衝擊。所以東晉南朝的「自然」與「名教」之爭以「情」與「禮」之爭的面目出現;「緣情制禮」是思想界爭論的焦點所在。這一階段的爭論要等待新「禮學」的建立才告終結,那已是5世紀的事了。

  三、回向三代與同治天下

  唐、宋之際是中國史上第三個全面變動的大時代。這一點已取得史學界的共識,無論在中國、日本或西方,「唐、宋變革論」都是一個討論得很熱烈的題目,我已不必多說了。下面我只講與思想史有密切關聯的一些歷史變動,而且限於我研究過的範圍。

  我最早論及唐、宋精神世界的變遷是從慧能的新禪宗開始的。當時我的重點是宗教理論,即追溯新禪宗的「入世轉向」怎樣引導出宋代「道學」(或「理學」)所代表的新儒學(Neo-Confucian)倫理。這些研究構成了《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的上篇和中篇。後來又用英文寫了一篇綱要,題目是〈唐宋轉變中的思想突破〉 。

  這些早期研究屬於概論性質,又局限在宗教理論方面,對於唐、宋之際思想動態的政治、文化、社會背景則無法涉及。直到1998年開始構想《朱熹的歷史世界》,我才把這一段歷史整理出一個頭緒來。在以後三、四年的撰寫過程中,我徹底檢查了一切相關史料,一方面不斷修正我的最初構想,另一方面也逐漸建立起一個比較心安理得的解釋系統。這部書分上、下兩冊;下冊的「專論」以朱熹為中心,但上冊的「緒說」和「通論」則以唐、宋之間的文化大變動為主題。由於內容十分繁複,這裡只能略談兩條主線:一是「士」的政治地位,一是道學的基本性質。

  「士」在宋代取得空前未有的政治地位正是唐、宋之間一系列變動的結果。

  第一,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勢力割據地方,武人橫行中國。所以五代最後一位皇帝周世宗已感到必須制裁武將的跋扈,因此開始「延儒學文章之士」講求文治。宋太祖繼周而起,更是有計劃地「偃武修文」。「士」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愈來愈高。

  第二,六朝、隋、唐的門第傳統至五代已差不多完全斷絕了。宋代的「士」絕大多數都從「四民」中產生,1069年蘇轍說:「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捨其舊而為士者也。」這條鐵證足以說明宋代「士」即從「民」來,而且人數激增。

  第三,「民」變成「士」的關鍵在科舉考試,而宋代制度則是重新創建的,與唐代科舉仍受門第的控制不同。五代科舉則在武人手中,考試由兵部執行。周世宗才開始重視進士,考試嚴格,中進士後如才學不稱,還會斥退。宋代重建科舉,考卷是「糊名」的,極難作弊,進士人數則大增,唐代每科不到二、三十人,五代甚至只有五、六名,宋代則每科增至數百名。宋代朝廷對進士又特別尊重,故有「焚香禮進士」之說。「民」成「進士」之後自然會發展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這是宋代出現「士以天下為己任」意識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他們已自認為是政治主體,不僅是文化主體或道德主體而已。

  宋代儒學一開始便提出「回向三代」,即重建政治秩序。這不但與朝廷的意圖相合,而且也是一般人民的願望。唐末五代的縣令多出身武人,不關心老百姓生活,地方吏治壞得不能再壞了。所以老百姓希望由讀書知理的士人來治理地方。他們第一次看到宋代重開科舉,參加考試的士人紛紛出現在道路上,都非常興奮,父老指著他們說:「此曹出,天下太平矣」。

  我們必須認識這一背景,然後才懂得為什麼宋代儒學復興的重點放在「治道」上面,這也是孔子的原意,即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回向三代」便是強調政治秩序(「治道」)是第一優先。慶曆和熙寧變法是把「治道」從理論推到實踐。張載、程顥最初都參加了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張載說「道學與政事」不可分開,程頤也認為「以道學輔人主」是最大的光榮。不但儒學如此,佛教徒也同樣推動儒學的政治革新,他們認為政治秩序如果不重建,佛教也不可能有發展的前途。〈中庸〉和〈大學〉同樣是佛教高僧如智圓、契嵩等所推崇。因此佛教在宋代的「入世轉向」首先也集中在「治道」。

  宋代「士」以政治主體自居,他們雖然都寄望於「得君行道」,但卻並不承認自己只是皇帝的「工具」,而要求與皇帝「同治天下」。最後的權源雖在皇帝手上,但「治天下」之「權」並非皇帝所能獨占,而是與「士」共同享有的。他們理想中的「君」是「無為」得虛名,實際政權則應由懂得「道」的士來運用。在這一心態下,所謂「道學」(或「理學」),第一重點是放在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我在這本書「緒論」中有很長的專章分析「理學」與「政治文化」的關係。這是我對「道學」的新估價和新理解。

  四、士商互動與覺民行道

  最後,我斷定16世紀——即王陽明(1472-1529)時代——是中國思想史上第四次重大的突破。關於這一突破的發現和清理,我先後經過兩個階段的研究才得到一個比較平衡的整體看法。

  我最早注意到這一變動是從明代文集中發現了大量的商人墓誌銘、壽文之類的作品。我追溯這一現象的起源,大致起於15世紀。這是唐、宋、元各朝文集中所看不到的,甚至明初(14世紀)也找不到。最使我驚異的是王陽明文集中不但有一篇專為商人寫的「墓表」,而且其中竟有「四民異業而同道」的一句話。這是儒家正式承認商業活動也應該包括在「道」之中了。商人在中國史上一直很活躍,如春秋、戰國、東漢、宋代等等。明代的新安、山西商人更是現代中日學人研究得很精到的一個領域。但是我的重點不是商業或市場本身,而是16世紀以來商人對於儒家社會、經濟、倫理思想的重大影響。通過對於「棄儒就賈」的社會動態的分析,我從多方面論證了明、清士商互動的曲折歷程。我在第一階段的研究的主要成果見於《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下篇和〈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1995)。這兩篇作品都已有日譯本,我便不多說了。(〈現代儒學〉的日文本見《中國——社會と文化》第十號)

  但是在寫〈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一文時,我已感到我的研究在深度與廣度兩方面都必須加強。就深度而言,我覺得僅僅發掘出士商互動以至合流是不夠的,僅僅指出商人對儒學有真實的興趣也是不夠的。因為這些還屬於表象,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探討商人怎樣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價值世界?他們的新價值對儒家的社會、倫理等各個方面的觀念又發生了怎樣的影響?就廣度而言,我則認為士商互動主要是文化、社會、經濟三大領域中的變化。但明代的政治生態與這三個領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也必須作深一層的研究,否則這次「突破」的歷史背景仍不能整體地呈現出來。根據這一構想,我又重新搜集了文集、筆記、小說(如新發現的《型世言》)、碑刻、商業書(如《客商─覽醒謎》、《士商類要》等)中的有關資料,寫成〈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一篇長文(1998),作為《商人精神》的續篇。經過這一次的探討,我得到了一些新的論斷。其中包括:一、商人已肯定自己的社會價值不在「士」或「儒」之下,當時人竟說:「賈故自足而,何儒為?」,這就表現商人已滿足於自己的事業,不必非讀書入仕不可。二、16世紀以下儒家新社會經濟觀念(如「公私」、「義利」、「奢儉」等)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動,現在我可以進一步肯定:這些變化和商人的新意識型態(ideology)是分不開的。三、明代專制皇權對商人的壓迫是很嚴重的,由於士商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混而難分,我們往往看到「士」階層的人起而與商人聯手,對皇權作有力的抗爭。這也是促成思想「突破」的一股重要力量。

  〈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的專論寫成以後,我立即投入朱熹和宋代政治文化的研究計劃。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我終於發現:宋、明兩代理學之間的斷裂遠過於延續,其中最重大的一個差異必須從政治生態與政治文化方面觀察,才能獲得理解。大致上說,宋代皇權是特別尊重「士」的,如北宋仁宗、神宗以及南宋孝宗都有意支持儒家革新派進行政治改革,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因此宋代的「士」一般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從范仲淹、王安石、張載、二程到朱熹、張栻、陸九淵、葉適等無不如此。他們的理想是從朝廷發起改革,然後從上而下地推行到全國。但明代自太祖開始,便對「士」抱著很深的敵視態度。太祖雖深知「治天下」不能不依靠「士」階層的支持,但絕不承認「士」為政治主體,更不肯接受儒家理論對君權的約束(如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說)。宋代相權至少在理論上是由「士」的群體所掌握的,所以程頤說「天下治亂繫宰相」。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廢除相職,從此「士」在朝廷上便失去了一個權力的凝聚點,即使僅僅是象徵性的。代宰相而起的內閣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已。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廢丞相始也」,正是從「士」的立場上所發出的評論。再加上太祖又建立了「廷杖之刑」,朝臣隨時可受捶撻之辱,以至死在杖下。在這樣的政治生態下,明代的「士」已不可能繼承宋儒「得君行道」的志向了。所以初期理學家中如吳與弼(1392-469)及其弟子胡居仁(1434-84),陳獻章(1428-1500)等都偏重於個人精神修養,視出仕為畏途;他們只能遵守孟子遺教的上半段——「獨善其身」,卻無法奉行下半段——「兼善天下」。

  2004年我又寫了一篇專論,題目是〈明代理學與政治文化發微〉(即《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的第六章)。在這篇長文中,我從政治文化的觀點重新檢討了王陽明「致良知」之教在思想史上的功能與意義。肯定陽明學是理學史上的一大突破,這是很多人都會同意的。但我則進一步論證「致良知」之教是16世紀整體思想突破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重要性不限於理學一領域之內。陽明早年仍未脫宋儒「得君行道」的意識,但1506年他以上封事而受廷杖,兩年後放逐至龍場而中夜頓悟,從此便完全拋棄了「得君行道」的幻想。然而與明代初期理學家不同,他仍然堅持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的理想。不再寄望於皇帝,斷絕了從朝廷發動政治改革的舊路之後,他有什麼方法可以把「道」推行到「天下」呢?他的「致良知」之教的劃時代重要性便在這裡顯現出來了。在反復研究之後,可以很肯定地說,龍場頓悟的最大收穫是他找到了「行道」的新路線。他決定向社會投訴,對下層老百姓說法,掀起一個由下而上的社會改造的大運動。所以在頓悟之後,他向龍場「中土亡命之流」宣說「知行合一」的道理,立即得到積極的回應。後來和「士大夫」討論,卻反而格格不入。最後他的學說歸宿於「良知」兩字,正是因為他深信人人都有「良知」(俗語「良心」),都有「即知即行」的能力。「致良知」之教以喚醒社會大眾的良知為主要的任務,所以我稱之為「覺民行道」。他離開龍場以後便實踐頓悟後的理論,時時把「覺民」放在心上。1510年他任廬陵縣知縣,「惟以開導人心為本」,後來又訓誡門人:「須作個愚夫愚婦,方可與人講學」。他自己甚至和一個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聾啞人進行筆談,用的全是民間語言。陽明死後,「覺民行道」的理想終於在王艮的泰州學派手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風行天下」。詳細的情形這裡不能多說了。

  「覺民行道」是16世紀以來文化、社會大變動的一個有機部分,其源頭則在於因市場旺盛而捲起的士商合流。與「覺民行道」運動同時的還有小說與戲文的流行、民間新宗教的創立、印刷市場的擴大、宗族組織的加強,鄉約制度的再興等等,所有這些活動都是士商互動的結果。「士」的社會身分的變化為16世紀思想大「突破」提供了主要動力,這是十分明顯的事實。

  

  余英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近著包括《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2003)、《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2004)、《未盡的才情: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2006)。

2008-02-03

The Tobacco Pandemic:Historical, Policy, and Ethical Issues

08:2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衛生史研究計畫學術研討會

The Tobacco Pandemic:Historical, Policy, and Ethical Issues

Professor Allan Brandt (History of Science Department, Harvard University)

時間: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下午

地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第一會議室

議程:
14:00~14:50 學術演講
主持人:梁其姿 教授 (中研院人社中心 衛生史計畫召集人)
主講人:Professor Allan Brandt
(History of Science Department, Harvard University)
題目:The Tobacco Pandemic:Historical, Policy, and Ethical Issues

14:50~15:00 回應與討論
15:00~15:15 中場休息
15:15~17:15 圓桌討論
與談人:Professor Allan Brandt
劉士永 教授 (中研院台史所)
詹長權 教授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黃嵩立 教授 (陽明大學公衛所)

協辦單位: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之人文社會與倫理法律教育提升計畫、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

【演講】Minamata and the Sociology of Industrial Diseases

08:1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Minamata and the Sociology of Industrial Diseases
時 間:九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星期二)上午十時至十二時
地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講人:Paul Jobin (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助理教授
C E F C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 訪問學者)
 

說揚州 Speaking of Yazngzhou

07:23 Posted by sharpy 1 comment
  
這幾天看了一本《說揚州》,作者是澳洲的漢學家Antonia Finnane。書寫的非常好,很精彩,把揚州的方方面面的說了。從徽商與鹽業(這是我注意到本書的原因)、水利、揚州屠城的歷史記憶到婦女、揚州學派與地方主義等等。這本書還得了美國漢學界最重要Levenson Prize,算是實至名歸。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Finnane講故事事的手法和功力。本書雖然處理了這麼多議題,可是十分清楚,不會紊亂。把揚州寫的活靈活現。我的一個粗淺感覺是外國學者的學術論文跟專書往往不太一樣,因為專書經過改寫,結構和敘事手法都有差異。而且,或許是他們預設的讀者是外國人,所以往往會把很多基本的東西先交代清楚,再復前行。相較之下,中文世界的學術作品反倒顯得嚴肅些了。

(圖中是作者和她的得獎之作)

政大身體與文明電子報

07:0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http://cbcs.km.nccu.edu.tw/webfolder/Newsletter1_1/index.htm

(以下轉貼本期其中一篇文章,圖是我加的)

哈佛大學醫療史課程簡介(2007-2009)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當台灣學界懷著被「邊緣化」的焦慮、一天到晚把「國際化」掛在嘴邊,在國際大學排名中總是出盡鋒頭的美國哈佛大學,自然常被拿來當作比較、仿效的對象。政治大學校方最近甚至喊出要立志成為「東方哈佛」的口號!姑且不論這樣的宏大願景在台是否有實現的條件,也暫且不管現有的學術評鑑標準是否適用於所有大學,總之,國人對於名校懷有莫名的憧憬與難解的情結,倒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即使在飄雪的嚴寒冬日,仍有不少旅遊團(包括中日韓台)爭相來哈佛園(Harvard Yard)“朝聖”的盛況?看哈佛第一任校長John Harvard雕像的左腳被訪客摸到掉漆、發亮的程度(據說如此可望舊地重遊),就知道他們「『哈』哈佛」的心態了。

2007年秋天,筆者有機會赴哈佛大學進修,在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近半年的時間裡,除了從事自身的研究,還得以近距離親炙名師、一睹名校上課的情況。由於哈佛在台校友為數頗多,坊間也有不少相關介紹,故拙文不準備師人故智,細談哈佛校園點滴,僅就筆者比較熟稔的領域:醫療史的教學與研究,向台灣讀者略作介紹。

在英國,衛康醫學史研究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CL)由於有財力不虞匱乏的藥廠與基金會作後盾,得以在英國各知名大學挹注龐大的資源,為醫療史研究栽培專門人才。相較之下,美國醫療史研究的運作方式頗為不同。以哈佛大學為例,雖有知名的醫學院與公衛學院,但不像約翰霍普金斯、威斯康辛大學等設有醫學史系,筆者所知的醫療史學者多隸屬於科學史系之下。


目前哈佛科學史系有四位醫療史研究大將,其中當以專攻美國醫療史與醫療政策的Charles E. Rosenberg名氣最大。Rosenberg著作等身、得獎無數,成名代表作為The Cholera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in 1832, 1849, and 1866 (Chicago, 1962/1987),其他著作還包括Explaining Epidemics and Other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ambridge, 1992)、Our Present Complaint: American Medicine, Then and Now (Johns Hopkins, 2007)等;其與Janet Golden合編的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 (Rutgers, 1992)亦頗受好評。Rosenberg目前正在研究過去兩百年來的疾病概念史,同時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當今的公衛政策。未來他預計開設的課程包括“Caring and Curing: Seminar”、“The Making of Modern Medicine: Seminar”、“Managing the Mind”、“The Body in Health and Disease: Seminar”、“Medicine and Deviance: Conference”,課程內容則涵蓋(1)疾病的歷史意義之演變;(2)身體健康與疾病的管理;(3)過去半世紀以來醫學史作品的寫作方式與重要議題;(4)所謂「偏差行為」(deviance)——例如瘋狂、情緒失常、同性戀、藥物濫用、慢性疲勞症候群、經前症候群——的「醫療化」(medicalization)及其與法律、制度與政策的關係。自2007年10月起,Rosenberg意外又多了一個頭銜:哈佛大學現任校長Drew G. Faust的先生。

科學史系的第二位醫療史專家為Katherine Park教授,專攻領域主要是中古歐洲與文藝復興的科學與醫療史。除了醫者、醫院與醫療,她的研究興趣頗廣,也涉獵身體、性/別、自然史、博物學等議題。Park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應屬與德國馬克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ax &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現任所長Lorraine Daston合寫的「怪物書」:Wonder and the Order of Nature, 1150-1750 (Zone Books, 1998);最近的力作Secrets of Women: Gender, Gener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Dissection (Zone Books, 2006)頗獲書評肯定,應可滿足對於文藝復興的女體、性、生殖與解剖學有興趣的讀者之好奇心。由於近日身體欠安加上今年休假之故,Park在2007年秋季並未開課。在2008-2009年,除了科學史的方法論,她將開設的課程計有“Health, Medicine and Healing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Europe”、“The Sciences of Life, Medicine and the Body in Medieval Renaissance Europe: Proseminar”、“Science and Culture in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Seminar”等,探討的主題包括:(1)中古歐洲醫學理論、組織與實務及其與巫術、宗教的關係;(2)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理解之演變;(3)醫院與專業醫療機構的興起;(4)新興疾病(諸如鼠疫與梅毒)的出現及其社會反應;(5)歐洲人透過文字、圖像與物件對於自然世界的再現,等等。據說未來Park將把研究重心放在中世紀歐洲的實驗、觀察之分類與實務。

至於由文理學院與醫學院合聘的醫學史教授、最近甫就任文理研究院院長(Dea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的Alan M. Brandt,專業領域以二十世紀美國的醫學(史)、公衛與傳染病的社會史等為主。其關心的議題涵蓋健康、疾病與醫學實務的社會與倫理學面向;重要的著作有剛獲獎的The Cigarette Century: The Rise, Fall, and Deadly Persistence of the Product That Defined America (Basic Books, 2007)與No Magic Bullet: A Social History of Venere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80 (Oxford, 1985)。Brant今年適逢休假,並未開課,但預計2009年春季會開設“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Medical Ethics: Seminar”等課程。

對於科學史系與東亞系合聘的栗山茂久教授,台灣讀者或不陌生,因為他的代表作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Zone Books, 1999)多年前已被中譯為《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2001)。一如本書所呈現的視野,栗山教授多年來對於跨文化(史)的比較研究深感興趣,因此,他在哈佛至少有兩門課均與比較歷史有關。在2007年秋天所開的課程“Medicine and the Body in East Asia and Europe”裡,栗山延續他在上述專書所提出的問題意識,即:儘管古代希臘醫學與中(日)醫學對於身體的某些面向有共同的關注,為何它們的感受、解釋與處置如此地不同?這些古典的醫學觀念與身體經驗對於今人又有何影響?若以身體作為觀察的基點,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上述這種不同文化、時空中的醫療與身體所呈現的各自特色?根據這些問題,栗山教授的課程分別以「感受身體」、「想像身體」、「體驗疾病」、「照護身體」等主題一一開展。當然,他過去對於風疾、緊張、壓力與養生等專題研究,也成為上課論述時的重要例證。在2008年春,栗山將開設另一門名為“Approaches to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the Body”的課程,課中將更具體地探討醫療與身體史的跨文化研究之理論、方法、可能性與挑戰。

此外,栗山另有兩門課與日本史相關:2007年秋季上的是“Topics in Japanese Cultural History”,針對日本江戶時期的本草學與自然史,帶領學生以「貼近文本的閱讀」(close-reading)的方式熟悉相關的一手史料與當代研究;修課者除了現代日文、江戶日文(部分甚至以草書、手稿形式呈現),還需略懂江戶時期的漢文,難度甚高。2008春季栗山將改開“Edo Japan in the History of Curiosity”一課,探討「好奇」(以栗山的話說,「好奇」隱含「對於匱乏的渴望」)如何成為江戶時期自然觀察、神怪想像甚至各式文化活動的背後動力。

除了教學主題,栗山的教學方式亦有可觀之處。他擅長利用蘋果公司麥金塔電腦的Keynote,結合iMovie、Podcasts等軟體,製作出畫面精美、聲光十足的教材,每每在課堂上展現令人驚嘆的視聽效果。栗山不僅要求所有修課的同學練習以iMovie繳交作業,為了推廣此類新式的教學/簡報多媒體,他甚至親自開設一門完全以技術與實務為導向的課程:“The Uses and Meaning of the New Arts of Presentation”,一步步地引導學生熟悉這些軟體的操作,藉由影片的製作把自己的學習與研究創意表現出來。

至於與醫療史研究相關的醫學人類學與醫學社會學,由於非筆者專長,加上哈佛大學的Arthur Kleinman教授今年適逢休假沒有開課,因此暫且不表。

最後是一點個人感想。筆者全程參與栗山茂久教授的兩門課,對於哈佛大學師生的互動有深刻的感觸。授課教師在課前的充分準備與課中的賣力演出當然不在話下,更教人印象深刻的是修課學生的勤奮與用功。無論是大學部的演講課或研究部的討論課,栗山老師都會準備一些題庫,適時將問題丟出讓學生腦力激盪,而台下學生通常也不會讓老師失望。雖說不是每個學生都一語中的、言之有物,但他們踴躍舉手、賣力發言、競爭心強烈、對知識充滿熱情的模樣,與當前台灣某些大學生與研究生上課時靜默不語的尷尬沈默,甚至不知為何進入高等學府的茫然迷惘,簡直就形成強烈的對比。儘管近年來哈佛人對於自己所培養的學生性格開始有反省與檢討的聲浪,甚至還出現「失去靈魂的優秀」之類的負面評價,筆者仍認為哈佛學生的上課態度頗值得學習:不蹺課、不遲到、不隨便於課中離席、勤於抄寫筆記、勇於接受老師嚴苛的挑戰,等等。或許日後不只是老師可出國進修,台灣的學生更該出國見習,見識一下名校大學生應有的上課倫理與規範。

2008-01-31

【演講】長江圖上的線索

01:5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長江圖上的線索
Unraveling Political Geography: Historical Clues in a Dilapidated Map of the Yangtze River

史語所九十七年度第三次學術講論會


主講人: 陳熙遠先生(本所副研究員)
時 間: 2008年2月4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 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2008-01-22

我是冠妃

01:16 Posted by fiofe No comments
各位好!我是冠妃,一直欠著文章真是挺抱歉的,不過寫作這件事真是令我苦惱到了極點。言歸正傳還是先來個自介。
目前跟諸位同學一樣是台大歷史所的碩士生,指導老師是吳密察,想當然耳專攻的領域是台灣史,我的研究重心則是放在清代。論文題目則跟臺灣史最近熱門的土地開發問題一樣有待開發。最近有人建議我,乾脆把從以前到現在我曾經想過的題目通通做成籤,在我家歷代祖先牌位前焚香禱告抽出一支,抽到之後再執筊確認,三次聖筊,就決定是它了!雖然看似笑話其實有著淡淡的心酸,不過對我這種優柔寡斷的人來說,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也算是在歷史人類學的脈絡下親身參與所謂的民間信仰行為了。
最近關心的問題是板橋林家、台北的開發與族群械鬥的關係,不過還在整理二手研究的階段。淡新檔案則是我靈魂的歸屬,官也好民也好,這些人物到底在裡頭玩什麼把戲,他們最在意的是什麼,老實說真是越看越有趣。
最後附上我經營的部落格:台灣史資訊交流站,前面豐恩也貼過,有關台灣史的研究訊息,來這裡看就對了!

2008-01-17

史景遷的新書

20:20 Posted by sharpy , , No comments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Jonathan Spence

Hardcover: 352 pages
Publisher: Viking Adult (September 20, 2007)
ISBN-10: 0670063576

寫的是晚明文人張岱的故事。不過我還沒看過,不知道內容如何。若有人看過了可以上來分享一下。

在查這本書的資料時,另外看到了兩個資訊。一個是史景遷的夫人金安平寫孔子的新書也出來了。記得她們當年聯袂來台時,就有提到該書的寫作計畫。

另外看到Yale大概找到了史景遷的接班人,結果是MIT的Peter Perdue教授。(對啦MIT也是有歷史系的而且有人在教中國史)Peter Perdue前幾年出了一本China Marches West,講清帝國在中亞地區勢力的發展,相對於傳統歷史研究批評清帝國故步自封的海禁政策,Peter Perdue這一群人想挖掘的是清帝國在內陸的發展。我看到汪榮祖先生的書評,給了極高的評價。

附帶一提,有人聽說過Spence要來台灣短期客座的消息嗎?

臺灣史資訊交流站

20:14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http://blog.roodo.com/tw_history

結果我看了半天,才發現原來網站的管理人就是冠妃。

那大家以後需要台灣史的資訊就連結去那邊吧。(我把她加在右下角的連結)

什麼時候冠妃也來跟大家打聲招呼啊?

歷史系留學資訊

01:16 Posted by sharpy 2 comments
接到一個學姊的信。有四位現於英美攻讀博士班的歷史系學長姊,最近合力架設了一個網站,內容是在討論歷史系留學的相關資訊和情報,也就是作為交流的平台。(對啦!就是跟這裡有點像。)

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去看看,四位Contributers都是念歐洲史的,所以這方面的資訊應該也會多一些。

網址:  http://historygrad.wordpress.com/

2008-01-14

[演講]文物圖像研究室【圖像與社會史】系列演講

02:43 Posted by yw1962 白了少年頭 No comments
【演講Ⅰ】
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與物質文化
【主講者】
陳 玨(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時 間】
西元 2008 年 1 月 16 日(星期三)中午 12:30-14:00
【地 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一樓 文物圖像研究室
 
【演講Ⅱ】
風格與時代關係的再思:十六世紀與巴洛克
【主講者】
陳慧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時 間】
西元 2008 年 1 月 23 日(星期三)中午 12:30-14:00
【地 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一樓 文物圖像研究室

2008-01-06

2008-01-03

【演講】地權市場與資源配置、清代中後期浙南山區的土地典當

01:35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演講題目:地權市場與資源配置、清代中後期浙南山區的土地典當

時間: 2008年1月3日(AM 10:00-12:0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八樓802室

主講人:龍登高教授(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曹樹基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主任)

2008-01-01

「觀‧望‧明清‧城市」研習營

11:2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一、宗旨與目的:

緣於「近世商人城市與流行文化」主題,本計畫規劃舉辦1次主題研習營,以便將本綜合計畫之理念擴散校外,與有志於明清研究的文史學生分享。藉此「研習營」可讓國內文史系所學生參與、見習學者之研究成果與學術論辯之實況,促進師生間之交流互動,吸收、刺激對此主題有興趣之學生,參與此領域的研究,以更強化此一研究領域之持續發展,厚植此一研究領域,此研習營對學生之學習、觀摩,都極具正面作用。

此次參與研習營之學員以國內文史系所在學學生為主,希冀藉由此次研習營激發學術動力,培育新一代與主題相關研究領域之成員,開啟新方向,更強化此一研究領域之持續發展。

二、主辦單位︰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語文學系

三、時間︰2008年1月20(星期日)至23日(星期三),4天3夜。

四、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一號)

五、研習費用:食、宿及參訪費用均由主題計畫經費負擔。

六、學員資格與招收學生人數︰

(一)學員資格:國內各大專院校文史相關科系,有志從事明清研究之大三以上及碩士班學生。

(二)招生人數:正取35名。報名人數超過35名時,列為備取,依序遞補,錄取認定資格由主辦單位決定。

七、師資:(本表依姓氏筆畫排列)

1. 王芝芝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 王鴻泰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3. 巫仁恕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 李孝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 林士鉉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6. 林偉盛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7. 邱仲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8. 邱澎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9. 洪敏秀 暨南國際大學外文系
10. 徐 泓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11. 常建華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12. 廖咸惠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13. 濱島敦俊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報名須知

1、欲參加研習活動者,請於2007年12月25日至2008年1月8日17:00止,至活動網址下載報名表。本系將於2008年1月10日下午5時後於網站上公佈錄取名單。

2、報名方式:請註明「觀˙望˙明清˙城市研習營報名」

(a)傳真報名:歷史學系049-2912551

(b)E-mail報名表至:chiachi@ncnu.edu.tw

3、學員篩選方式:報名截止後,若人數超過35名,將依據學員填寫報名表內容,以是否符合本次活動主題為準,選擇35名錄取者。

4、錄取者如因故無法參加研習活動,須於2008年1月15日前通知主辦單位,俾以通知備取遞補。

聯絡電話:049-2910960轉分機2605 陳佳琦小姐

活動網址:http://www.cll.ncnu.edu.tw/Sit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