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0-01-29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中文書介

05:10 Posted by sharpy , , No comments

(下文原刊於《漢學研究通訊》28.4)

本書是梁其姿教授的新作。她在書中追索「麻風病」在中國的歷史,包括傳統醫者的解釋與理論、社會大眾對疾病和患者的恐懼與想像,以及麻風病在現代中國的象徵意義。研究涵蓋時間甚長,自上古開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視野上更屢屢引入歐洲與亞洲其他地區作為參照。本書雖然只集中在單一疾病,卻利用豐富多樣的史料,把此一疾病在歷史中的流變及所激起的複雜反應,做了精彩深入的研究。

全書除了前言與結語外,共分五章,大致沿著時間序列順流而下。第一章名為LI/Lai/Dafeng/Mafeng,從醫者對麻風病的詮釋著手,詳細地研究了傳統中國對麻風病理、傳染途徑與治療手法的討論。從標題中不難看出,中國醫者對於麻風病有著不同稱呼,但無論是癘、癩、大風、麻風,都未必全然符合現代對於麻風病的定義。此外,儘管十六世紀起已經出現以麻風為主題的醫學專著,人們還是經常將麻風與廣東一帶的楊梅瘡混淆。此外,儘管醫者對麻風病的詮釋越來越細膩,但麻風患者被所背負的污名卻絲毫沒有削減,他們被視為醜陋、不潔並且道德有缺陷,這個印記在十六世紀之後尤其變本加厲。

宋代以前人們對麻風的反應仍是矛盾的,一方面麻風被視為天譴,另一方面卻也並非是不治之症。而文獻中對於患者痊癒過程的描述,大多有著宗教性的色彩:佛教著重是治療者的修為,患者只是在其中洗滌罪孽,獲得解救;道教不僅重視患者個人的付出,還帶有著濃厚的儀式性質;儒家則強調傳統意識型態,諸如忠、孝與貞節等,換言之,患者必定是在這幾個範疇中有著別於常人的表現,方能得以痊癒。中古時代對麻風的社會反應,與十六世紀之後的情形頗有差異。從明清文獻看來,麻風的社會形象開始僵化,它被視為只流行於南方的惡疾,患者則是中下階層的人民。還有一點,中古時代的麻風病人多是男性,但明清時期,麻風與女性的關係格外受到關注。

明清的麻風病人被視為「具危險傳染性的身體」(the dangerously contagious body),所謂的危險,不僅因為疾病本身的傳染性,還因為病人的性格缺陷與難以控制,他們所到之處皆引發社會恐懼。甚至在死亡之後,患者屍體的傳染力仍能讓恐懼徘徊不去。「過癩」是另一個明清社會對麻風病的想像,人們相信女性會藉由性交將疾病轉給男性,而且換得自身痊癒,這些居住在南方的女性因此既淫蕩又危險。

在這重重恐懼觸動下,將病人自社會隔離的麻風院,也就於十六世紀應運而生。他們所分佈的地點,大多在中國南方。就如同明清兩代其他慈善機構,麻風院在運作時,自有一套理性原則。他們由地方士紳主持,官方挹注的資源不多,但仍可以被視為官民合作的組織。但更為有趣的是,作者發現這群被社會排除在外的人民,也因為在麻風院中相濡以沫,竟建立起某種群體認同感。而這認同感又與醫學論述相互結合,比如麻風被認為會在親子間遺傳,就讓病人之間產生「擬血緣」般的情感。

十九世紀之後,中國被視為麻風的來源國家,中國人走到哪裡,似乎都背負著帶原者的印記。這情況奇異地呼應明清醫者將麻風視為南方風土病的態度,只是,在外國人眼中,整個中國都是充滿瘴癘的麻風之地。另一方面,儘管十九世紀後期西方醫學已經發現漢生病原,但這樣的疾病解釋卻要經過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才被接受,即便是傳教士也對此感到懷疑。

此外,麻風院在十九世紀以後也面臨不同的命運。傳統的麻風院當然還在運作,但從歐洲來的傳教士也建立起自己的麻風病院,他們不只治療身體疾病,還教導病人研讀聖經。民國政府對此頗有意見,打算以國家之力,建立不涉宗教的麻風病所,並以此洗刷麻風流行所帶來的國族恥辱。不過,與同時期日本明治政府相比,民國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相形見絀,也因此國家很快就放棄原本遠大的計畫,轉而與傳教士合作。

共產政府上台後,癩病依舊是中國揮之不去的包袱。但這一次,官方採用群眾動員的方式,似乎更加「成功」地消滅了麻風的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麻風病所採取的政策,往往隨著政治事件而改變,如韓戰爆發後,政府便順理成章沒收了所有由歐美資助的醫院;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時期,消滅麻風的口號、標語,無所不在地進入鄉村之中,同一時間中國為了建立民族自信心,也開始研究以中藥治療麻風;鄧小平上台主張改革開放,中國的麻風病政策又重新與國際接軌。但歷經漫長努力,麻風真的消失了嗎?當代的中國醫生對此憂心忡忡。他們認為,越是過份樂觀可能反讓人對疾病防治掉以輕心。換言之,到了故事結尾,麻風似乎依舊魅影重重,隨時等待捲土重來。

作者在結語中提到,如今世界各處紛紛建立麻風博物館,這對任何單一疾病來說都是少見的,顯示麻風複雜的歷史面貌。本書則以同樣豐富而充實的方式,重現了這一段幾乎為人遺忘的歷史。本書最精彩處,是展現史家駕馭材料的能力。儘管利用大量的史料,但本書的敘事與論證清晰明朗,讀來沒有沈重之感,讓原本或許駭人的麻風病史,變得複雜而多面、迷人而動人。對中國疾病史、醫療史和社會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此書,必定能帶來的智識上的愉悅與啟發。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05:03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Hardcover: 392 pages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8, 2008)

ISBN-10: 0231123000

Review
"A fascinating and detailed history of leprosy in China." -- Daniel Scott, Missiology

"Building on her complex history of the conception and treatment of leprosy in China, Angela Ki Che Leung offers an enlightening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disease, especially its unique role in the stigmatization of Chinese and other Asians as preternaturally sickly races, which led to campaigns to eradicate the disease through modern drug therapies. In terms of both its historical breadth and its deep research, this fascinating study stands as one of the finest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n China." -- Richard von Glahn,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eprosy in China is a monumental work crafted by the top scholar in the field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ruly comprehensive, complex, and sophisticated, this book is the definitive study of one of the most symbolically important diseases in world history. It already stands as the only comprehensive book on a single disease in Chinese history available in English. As such, Leprosy in China sets the stage for a new direction in Asian medical history." — Ruth Rogask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Vanderbilt University

"In this fascinating contribution, Angela Ki Che Leung vividly traces the biography of leprosy in China, a horrifying malady that organized perceptions of human difference and civic status within the region. Its dreadful career thus provides fresh insight into the bodily dimensions and redemptive ton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state building." — Warwick H. Anderson, University of Sydney

"Leprosy in China is a major work by one of our finest historians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medieval story of leprosy as seen through religion, medicine, and folklore will attract East-West comparativists interested in the deep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culture. The moder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story places China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crisis over leprosy-a crisis shaped as much by ancient fears and anxieties of empire as by scientific innovation. This book will be essential reading for all who care about a truly global, postcolonial, and critical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 Charlotte Furth,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roduct Description
Angela Ki Che Leung's meticulous study begins with the classical annals of the imperial era, which contain the first descriptions of a feared and stigmatized disorder modern researchers now identify as leprosy. She then trac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ease and China's social and political spheres (theories of contagion prompted community and statewide efforts at segregation); religious traditions (Buddhism and Daoism ascribed redemptive meaning to those suffering from the disease), and evolving medical discourse (Chinese doctors have contested the disease's etiology for centuries). Leprosy even pops up in Chinese folklore, attributing the spread of the contagion to contact with immoral women.

Leung next places the history of leprosy into a global context of colonialism, racial politics, and "imperial danger." A perceived global pandemic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eemed to confirm Westerners' fears that Chinese immigration threatened public health. Therefore battling to contain, if not eliminate, the disease became a central mission of the modernizing, state-building projects of the late Qing empir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mping out the curse of leprosy was the first step toward achieving "hygienic modernity" and erasing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backwardnes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Leung's final move connects China's experience with leprosy to a larger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and biomedical regimes of power, exploring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Sino-Western approach to the disease.

About the Author
Angela Ki Che Leung received her B.A. degree from Hong Kong University and her doctoral degree at the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Paris. She has worked as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Academia Sinica of Taiwan since 1982, teaching in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s well. Her primary focus is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she heads a research group on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n societies at the Academia Sinica.

2010-01-25

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

21:35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這是本有趣的書,作者康豹是臺灣研究民間信仰非常著名的學者。他著作很多,而且涉及的範圍很廣。這本書還收錄了他所撰寫的書評,這些書評很有價值,康豹教授能很清晰而具體地點出各著作的優劣,並給予公允的評價。這一點對我個人的寫作和思考,提供許多啟發。不過有幾篇書評原本以英文書寫,收入此書中改成中文,可惜譯筆不佳,甚至令人如墜五里霧。比如對Edward L. Davis的書評,開頭第一段:

Edward L. Davis的新書是以他1994年同名的博士論文為架構,代表一個突破和重大且高度的貢獻,在於有潛力的改造中國歷史在這個重要時代傳統觀念的領域,Davis的研究在於他特別顯著於,在中國宋代,生動的描寫人物的複雜性和持續地在不同宗教傳統(宗教儀式)間的對話,還有在他書裡面,具有洞悉力地討論宗教裡文化、精神層面的重要性。同時,然而,作者傾向於追隨著宋代研究者的腳步,超越他閱讀過那些研究者書寫宋代的特殊宗教現象,在他歸類的縱軸中,指出三種類型的神職人員偶爾會遮掩它的靈活性,並且在他的起源中醒目刻劃宗教實踐的生命力。

看完這一段話只覺一陣暈眩。裡頭沒有什麼特別難的詞彙,不過我完全看不懂這些文句湊在一起要表達的意思。這樣翻譯的問題也出現在下兩篇對Robert Hymes跟Richard von Glahn著作的書評中。但除此之外,本書的其他篇章還是相當精彩的。


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
作者:康豹
出版社:博揚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31日


 在漢人社會中,民間信仰可以說是占有核心的位置。這是因為信徒所崇拜的神明和舉行的儀式,跟當地文化的建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書旨在綜合作者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以闡明兩個重要的議題:民間信仰的價值觀以及寺廟在地方社會的角色。

  信仰方面,漢人對於地獄司法體系具有非常深刻的信心和依賴;即使無法透過官方的司法體系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至少可以透過神判儀式得到所渴望的正義。要躲開地獄、成為神仙,也並非遙不可及的事,因為經常有八仙(如呂洞賓)下凡,把修煉內丹等秘訣傳授認真修行的信徒。

  社會方面,寺廟及其宗教活動屬於漢人公共空間的重要成份,也位於掌握了權力的三群人的三角網絡中心:官員、地方菁英與神職人員。這些人的地位與影響力,無論在由上至下控制和改革的成就上,或是由下至上對主體性的主張上,都是非常顯著的。

  同時,廟會是一個適合用來觀察上述活動三角網絡的理想場合,因為在儀式活動中這三群人的成員,都試圖提升自己的合法性並擴大自身對地方事務的影響力。最後,寺廟在解決紛爭上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立誓、告陰狀等神判儀式往往在廟宇中進行,使參與其中的個人或團體藉以提高自身正當性的手段之一。

本書特色

  本書對立誓、告陰狀等神判儀式做全面性的考察,同時進一步說明這些儀式在漢人社會中的意義。關於冥界的神明和地獄的司法體系,迄今已有不少學者做過研究;不過,他們大都集中在冥界諸鬼神的來歷和死者在地獄所經過的審判與報應的討論,而忽略了冥界諸鬼神在人間的神判儀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簡介

康豹

  1961 年在美國洛杉磯出生,1984 年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1990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

  曾經在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擔任過副教授和教授。2002 年獲聘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 年升等為研究員,並開始擔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室主任。

  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國和台灣的宗教社會史,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並參酌社會科學的理論。

《史原》復刊

21:31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史原》創刊於1970年,主要刊載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研究生學術類相關文章。因應國內外學術環境的轉變,《史原》於2010年復刊並改版,由衷期盼海內外學界先進給予本刊批評指教。

《史原》復刊由《史原》論壇主辦、臺大歷史系協辦,廣邀海內外歷史學研究生、青年學者共同耕耘這塊園地。本刊刊載專題論文、研究討論、學術書評,追求更嚴謹的史學訓練;也鼓勵發表學術書介、研究回顧、研究札記、史料或學術文章的考證、校釋或翻譯、敘事史學、歷史小說、報導文學、紀錄片前言等各種體裁的文章,嘗試創造更多元的史學風貌。為了在多元與嚴謹之間取得平衡,本刊採雙匿名審查制,每期均邀集專家學者從嚴審查稿件,幫助研究生發表正式、受學界承認的文章。

我們希望透過《史原》復刊,讓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內部能產生更多學術對話、舉辦更多學術活動、成立更多學術群體。期待《史原》能再次獲得眾人支持,成為臺大歷史學研究所與海內外學子共同交流的平臺。

《史原》論壇信箱:shiyuan1970@gmail.com
《史原》論壇網址:http://shi-yuan.blog.ntu.edu.tw

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

21:29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

作者 : 孫隆基
出版時間 : 2009年12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殺母的文化》從構思到完稿,歷史學者孫隆基耗時幾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書中,作者從「殺母」這一極為新穎的角度,深度剖析美國二十世紀的歷史文化。

  全書共32萬多字,內文共分13分章、98節,外加附錄7篇。作者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百餘部好萊塢影片,以及美國上個世紀的眾多小說、詩作、電視劇作等大眾文化的材料著手,一字一句地爬羅剔抉,並運用影視學、心理學、社會學、性別研究、女性主義等相關理論,剖析並證明了「殺母」文化乃美國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主流。

  本書內文的章節間,環環相扣,推論層次分明。作者認為,美國大眾文化的發展其實是「分離和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深化過程。在這個「個體化革命」的過程中,「媽」代表人生的早期,被定位成個體成長的「路障」或「絆腳石」,唯有除之而後快。書中,作者將美國文化裡廣泛彌漫的「殺母」意識,追溯至19、20世紀之交的「世紀末」,指出它是一股與基督教背道而馳的世俗化潮流。該股潮流發展至世紀中葉,又與尼采傳統的仇母論與美國性別角色論匯聚成一股巨流,譜成「殺母」的文化背景。

  1960年代,則是殺母經典著作的高峰期,殺母意識成為美國文化中的「八股」與「共識」,在無數的電影、小說、詩作、專書中出現。此時期的「殺母」,幾近泛濫程度,有如「反共抗俄」般成為時代精神。繼之,作者探討至二十世紀末「殺母」的後續演變發展:女性主義與殺母意識之間不同層面的互動,以及與「殺母」相關的「殺子」、「殺狂慕者(粉絲)」等議題。
  此外,本書附錄的七篇文章中,對殺母主題從不同角度予以補充,包括: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性格、美國文化中的殺父幻想,「殺母」是否接近尾聲,美國文化中與殺母唱反調的部分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影響美國文化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作品,例如:達爾文、尼采、懷寧格、勞倫斯、佛洛伊德、蘇理文、馬爾庫塞、沙林傑……等,多有引述分析。當然,書中一定會論及女權、女性主義對「賢妻良母」重炮抨擊,及如費理丹(Betty Friedan)、黎契(Adriene Rich)、法拉黛(Nancy Friday)、亞堪納(Judith Arcana)……等人的重要作品。本書同時也解答了美國文化史上一些重要課題,像是:原野理想、殺父娶母、大媽咪主義、邊疆理論、世紀末思潮、白色願望時代、杜鵑窩情結、性別教條、陽具型女人、吉力根學說、哈林的文藝復興、自然寫作、多樣相的變態、芝加哥七君子、M體質 W體質、「婦之性」 (gynesexual)和「母之性」 (matrisexual)、父母子「永恒三角」……等等。
  《殺母的文化》不但具有學術性的深度與創見,論理邏輯清晰,脈絡清楚,可列為大學歷史系、心理系、女性研究、文化研究等各學科的必備參考書。同時,此書行文保持作者一貫的獨特風格,筆鋒平實但批判時卻又冷冽如精準的手術刀。《殺母的文化》絕對是一部原創性十足的著作,值得一謮。讀者讀此書,可以嚴肅心情,一章一節地跟著作者深究美國歷史文化中那驚人 「真相」;也可以輕鬆心情跟著作者進行一場對無數部電影、小說有深度又趣味盎然的美國文化知性之旅。

作者簡介

孫隆基  

  1945年生於重慶,成長於香港,先後獲臺灣大學歷史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俄國史碩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東亞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美、加多所大學,現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學術專長是美國史、俄國史、中西文化比較和世界史。著作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未斷奶的民族》等專書及中英文論文多篇。其中尤以一九八O年代出版之《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引起知識界的廣泛討論與關注。

2010-01-12

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國家与宗族

11:56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這套書翻譯了很多重要的漢學著作,但翻譯品質良莠不齊。我自己讀過的裡頭,不好的居多。不過本書由同樣任教香港中文大學的卜永堅(牛津大學博士),譯筆應該值得信賴。本書是科大衛長期研究華南宗族的結晶,書名已經明白指出科大衛一貫的觀點。記得當時到徽州去作田野調查,當地教授提到科大衛也曾來過,「在他看來,到處都有國家的影子。」


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國家与宗族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作 者:【香港】科大卫
译 者:卜永坚


内容简介:

本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朝廷的法典条文,民间的礼仪习欲,者者如何交织在一起,指导着“华南”这个有意识的、历时数百年的地域建构进程?本书显示:历史王朝都致力于华南的政治整合,要培养出敬畏官府、纳粮当差、安分守己的良民。这套语言有两个互相发明的关键词:“皇帝”、“宗族”。它们渗透到一切礼节、身份、地位、财产权、商业习惯、社会流动、社区构建之中。华南与王朝中央之间的正统纽带,不仅建立于里甲与祀典之上,也建立在“宗教”这套语言之上。



作者简介:

科大衛,1947年生,英國牛津大學中國近代史講師、聖安多尼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範圍包括宋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演變,特別是華南地區文化與鄉村社會變遷。科教授的研究,著意於田野調查,在著作中亦多使用口述、碑銘、契約等資料。



鸣谢:

本书之写作,历时凡二十年。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帮助过我的朋友与同事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无法一一开列。但我至少必须鸣谢的,是一小群在香港与内地的朋友,他们把田野调查视为历史学家的家常便饭。他们包括:刘志伟、陈春声、郑振满、程美宝、蔡志祥、赵世瑜、梁鸿生、邵鸿;另外还有并不在中国任教的萧凤霞、丁荷生(Kenneth Dean)、劳格文(John Lagerwey)。我也必须鸣谢已经过世的朋友彭振球。彭虽然是律师,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过世之前,他陪伴我多次走访内地。我不敢说我们开创先河,但我敢说我们独辟蹊径,希望以后借道者日见其多吧。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有更多的人,在我写作这本书的各个阶段帮助了我。最早鼓励我写这本书的,是叶显恩、谭棣华、许舒(James Hayes)。在不少地区,当地人士和当地博物馆负责人为我广开方便之门。曾经有几年,我在广东省图书馆长期阅读史料,古籍部的馆员对我的宽容与耐心,我是很要感谢的。在一关键时刻,艾德·维克伯格(Ed Wickberg)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为我找出一批重要文献。黄永豪不仅帮我把影印资料从广州搬回香港,而且他的硕士论文所处理的一批宝贵史料,也让我获益匪浅。20世纪80年代,当我研究佛山时,罗一星处处启发着我。20世纪90年代,xii周绍明(Joseph McDermott)安排了不少研讨会,使我能够与同行们讨论正在形成的观点。

我写作此书的决心越来越强烈,目的是摆脱珠江三角洲,迈向新区域。而在新的区域中,许多人帮助了我:在台湾,有吴密察与黄富三;在山西,有张正明。假如我没有在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恐怕我无法发展出一套观点,把这本书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也必须鸣谢各个提供研究经费的单位。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至1989年,期间几次得到中国文化研究所和共济会东亚研究基金(Freemasons Fund for East Asian Studies)的资助。1990年我加入牛津大学后,走访中国,往往得到东方研究院的旅费资助;而英国人文及社会科学院对于外国学者的资助,也使我能在英国召开学术会议,与中国学者会面。顺益台湾原住民基金会资助了我在台湾的一个研究项目;而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则资助了我的一个有关台湾、山西、广东的比较研究项目。香港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所提供了一笔经费,应付出版费用。对于以上单位的资助,我谨此致以最高的谢意。

有不少人阅读了本书不同阶段的草稿,他们包括: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宋怡明(Michael Szonyi)、何汉威、朱鸿林、麦哲维(Steven Miles)、丁荷生、周绍民。他们指出了本书的不少错误,我非常感谢。贺喜与谢晓辉协助整理本书的参考书目与中英词汇对照表,杜正贞在本书完稿时也帮了忙,对于她们,我都非常感谢。

走访历史田野,参加学术会议,意味着长期不在家。我的妻子和女儿们却也容忍得下我的古怪行径。本书谨献给她们。

当然,本书的所有错误,都是我自己犯的,与别人无关。对于非专家读者的提示对于非专家读者的提示

在本书所研究的时段内,在大部分时期,中国在行政上都被划分为省,省以下设府,府以下设县。所谓“衙门”,是指省级官员、知府、知县等官员办公的建筑物。

珠江三角洲大致相当于广州府的范围,广州府位于广东省内。在明朝与清朝,广东省均由巡抚统治。在明朝,广东巡抚直接听命于北京的中央政府;在清朝,广东巡抚虽然仍直接听命于北京的中央政府,但也受两广总督的管辖。我在书中将会说明,两广总督这一职位,是由15世纪设立的两广地区最高军事将领演变过来的。

明朝的里甲制度,在县以下的行政规划中留下了痕迹。所谓“里甲”,是指把一个县的户,组成“甲”,再把“甲”组成“里”。县衙门大概为每一“里”都绘制地图,因此之故,有时候“里”也被称为“图”。

凡是登记了户口的家庭,其男子均可参加科举考试。在最高一级考试(会试)合格的考生,获颁授“进士”的头衔。在省级考试合格的,则成为“举人”;在县级考试合格的,就成为“秀才”。

度量衡的问题可能很麻烦。年龄以“岁”为单位,并从“一岁”算起,因此中国人的“十岁”,相当于西方计算方法的“九岁”。粮食是以容量为单位的,一“石”米大约相当于103公升;一“石”谷(即尚未褪壳的米)相当于100斤,大约相当于132英磅。土地以“亩”来衡量,一“亩”大约相当于六分之一英亩。货币方面,以块状流通的白银,其单位为“两”(1.33安士);铸成货币的白银,称为“银元”,1银元大约相当于0.72两。

第一章 序言

历史地理
第二章 光怪陆离的广州
光怪陆离的广州
南汉:一段插曲
北宋

第三章 儒家思想打进来了
儒学
地方精英

第四章 我们和他们
我们:地方统治圈
他们:“蟹”、“猺”、客家

第五章 土地
堤坝与沙田
传统的象征:房屋、遗迹、布施

从里甲到宗族
第六章 明初的社会
建立宗族的契机:里甲登记及其他
建立宗族礼仪

第七章 赋役的崩溃
黄萧养之乱,1449年
登记里甲与控制土地:顺德县罗氏的个案

第八章 猺乱与礼仪之正统
猺乱、陶鲁、陈白沙
齐整礼仪
十六世纪的社会革命

第九章 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
宗族规章:遵守礼仪,登记账目
丈量土地:编写土地记录

宗族士绅化
第十章 建设宗族:佛山霍氏
功名显赫:石头霍氏
厨窗效应:上园霍氏
厨窗效应:佛山墟市里的霍氏

第十一章 沙田上的大姓
大姓士绅化
结论:珠江三角洲社会的士绅化

从明到清
第十二章 士绅对于地方社会的控制
乡居显宦
里甲与民壮以外的军事问题

第十三章 明朝的覆灭

第十四章 宗族制度的扩散
明清时期的宗族建设
高层级宗族

第十五章 齐之以教:用时令节诞来管治社区
龙山镇的时令节诞
佛山:北帝及其游神活动
总之就是市镇联合体:九江的佛寺、庙宇、书院
唤起集体记忆:把社区整合到王朝国家内

第十六章 控制财产的组织:一个意念的力量
集体财产
宗族做生意来了

第十七章 盛世一记
数字
清朝政府的统治
学术与生活方式

十九世纪的转变
第十八章 桑园围
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洪水
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维修
道光九年(1829)及十三年(1833)的维修
水利工程及地方管理的规模

第十九章 从民壮到团练
海盗来袭、防务孔亟、规模升级
鸦片,战争期间的团练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地方力量
团练局及沙田开发
长远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外国因素与珠江三角洲社会
光怪陆离之外
枪械
并没有发生制度变化

第二十二章 民族国家的矛盾:宗族的落后性
税照收,但官府的合法性改变了
宗族不变,国家已变
宗族靠边站、宗族重生

尾声
第二十三章 珠江三角洲以外
参考书目

2010-01-10

阿部謹也,《哈美崙的吹笛男》(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

06:55 Posted by 線哥 1 comment

阿部謹也,《哈美崙的吹笛男》(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東京:筑摩書房,1988。

乍看之下,大家或許對這題目或許不甚了了,但若說這是與格林童話捕鼠男故事有關的書,應該就可以比較瞭解了吧。或許不是那麼地熟悉,不過大家應該有聽過這樣的故事:「有個城市出現了一名自稱捕鼠男的神秘男子,他宣稱可以捕鼠,但要收取一定的報酬。他吹著笛子,果然吸引了城中的老鼠,一隻不剩地跟著他來到河邊,跳入水中。之後市民卻不願支付酬勞,於是捕鼠男再度出現了,同樣吹著笛子,但這次吸引的是城中的孩子們,跟著他來到山裡,不知所終。」

大家或許知道這是格林童話的一個故事,但因為大概都是小時候讀的、故事書的版本也不同,大概很難知道或記得其實格林童話的原本對此故事有更詳盡的記載,這件事發生在1284年6月26日日耳曼的哈美崙(Hameln),被捕鼠男帶走的孩子有130人。

童話故事本來就有虛虛實實的部分,學歷史的人不應該天真地以為故事的每個情節對必然對應著某個歷史事實,強加比附。不過從中發現一些幫助我們更理解過去的線索,確實是有意義而有趣的。特別是歐洲中世紀這種實際上對現代歷史研究者而言仍有許多謎團的時代。因此從啟蒙時代的萊布尼茲以降,特別是日耳曼的學者,很多人相信捕鼠男誘拐兒童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受到其自身個人成長背景與時代環境的影響,提出了20餘種以上的解釋,有兒童十字軍說、東方移民說、修道士誘拐說、魔鬼誘拐說、猶太教儀式祭獻說、純然意外說、徵兵說等等。但因為找不到明確的證據,對於捕鼠男的故事很難取得定論。關於捕鼠男故事研究的故事,在學術史上本身就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我所介紹的是阿部謹也(1935-2006)的《哈美崙的吹笛男》(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就我所知,這是日本歐洲中古史研究的代表性作品。阿部在中學時代曾在修道院生活,從此立下研究西洋中古史的想法,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後,在一橋大學等學校任教,最後擔任一橋大學的校長。除了研究歐洲中古史研究以外,後來也以這樣的研究基礎,回過頭來思考日本史的問題。台灣有翻譯其眾多著作的其中一本(李玉滿、陳嫻若譯,《中世紀的星空下》,台北:如果,2008),奇怪的是《哈美崙的吹笛男》這本至少我個人感覺很有趣的書,還沒有中文版問市。

阿部謹也承繼了過去西方對捕鼠男故事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捕鼠男的故事是有歷史根源的,除了其他幾種證據外,他翻查到14世紀哈美崙市參事會的記錄中有1284年6月26日有130名兒童失蹤的情事。最原初的記事與捕鼠男並沒有關連,捕鼠男故事是後來的發展。並且吹笛男的故事與捕鼠男的故事在一開始是分開的,直到17世紀才合而為一。

但這樣的解答,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疑問。那1284年哈美崙的130名兒童為什麼失蹤呢?為什麼形成捕鼠男的故事呢?阿部謹也知道以他找到的資料是不足以回答這些問題的,想尋找歐洲中古史關於一般平民的史料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是更困難的關於兒童或神秘捕鼠男的資料。於是他只能以外部的環境因素來理解捕鼠男故事的出現,如修道院與日耳曼諸侯為爭奪哈美崙城市領導權所造成地區秩序的緊張感、13世紀在中歐、東歐盛行的饑荒產生的不幸記憶,以解釋哈美崙人對災難的恐懼感;中世紀歐洲各地一直有老鼠為害的故事,說明哈美崙人對出現擁有神奇力量捕鼠男的期待;哈美崙城市內以商人、手工業者為主的上層住民與以幫佣為業的下層住民階級上的對立、與中世紀歐洲商人、手工業者對報酬的認知:沒有辛勤身體勞動者,不應獲得報酬,以說明捕鼠男故事中為何有捕鼠男遭到市民(在中世紀歐洲,這主要指的就是以商人、手工業者為主的城市上層住民)背叛的情節;歐洲中世紀共同體對吹笛男原形流浪藝人的蔑視感、參加從日常生活中解放的祭典時,因為音樂而精神恍惚的狀態等等,說明為何捕鼠男的復仇會以吹笛的方式展現。

阿部謹也的解釋,相當有說服力,不過我們也不必全盤接受,童話畢竟是童話,不等同於歷史。不過與其探討他回答了怎麼問題,不如探討他引發了怎樣的問題。阿部想要理解的是中世歐洲一般民眾的世界,那樣的世界過去被知識階層所忽視、誤解。在書中隨處可見他的反省:

說到中世社會,人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古老的農村生活也說不一定。在此,人們在一個村落中出生、結婚、生子、最後葬於先祖之旁。這樣的生活數百年中不斷重複者,人們所想到的大概就是這樣吧。確實這便是中世社會基本生活的特徵。但所謂的人並不可能過著這樣單調卻幸福的生活。即使是看似單調、鄙陋的農村生活,牛馬、家人的病況、作物歉收等事所帶來的無盡心痛也是常見之事,中世歐洲農村人們的生活不如想像的那樣單調。(81頁)

因此《哈美崙的吹笛男》便是阿部思索「以民眾史為中心的社會史如何成為可能」的具體實踐。自然這樣的社會史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史料,《哈美崙的吹笛男》也無法完全擺脫這樣的困難。這似乎只能靠史家的努力,尋求新材料、或加強對外部環境的理解來彌補。在我看來,阿部的努力是相當足夠的,以一外國研究者能掌握德國現有的研究成果、直接考察歐洲中世紀文書,並對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整體性的理解。其中的困難、艱辛,對沒有實際進行外國中古、上古史研究的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理解。

我想阿部謹也似乎也是個吹笛人,也想吸引我們,走向一個神秘而未知的世界。

2010-01-05

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發的感想

21:07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

定宜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中国学术界 ,对于何炳棣先生在史学研究诸方面的贡献 ,有着颇多评价和赞誉 。就清朝史的研究来 说 ,他的治学给予我有两点启示 :一是他在选题上对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强调 。他援引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 说“: 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第104页) 一是他对清朝历史具有的既宏大又精深的眼光。这些既体现在他1965年发表的《清 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对清朝历史地位所作的高屋建瓴的评价 ,以及此前一年 (1964 年) 有关八旗 制度的精辟论断 ,也反映在 1998 年他为回应罗友枝 ( Evelyn Rawski) 教授而写的《有关汉化问题的再思 考:对罗斯基“再观清代”一文的回应》(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Journalof AsianStudies,1998,Vol.57,No.1,pp.123 155) 长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何先生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必爭「正统的做法,有着系统而雄辩的论述 。

何先生这篇雄文是针对罗友枝教授1996年在全美亚洲年会的讲演《再观清代: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 意义》(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1996 , Vol. 55 , No. 4 , pp. 829 850) 而作的。这两篇文章在美国的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辩。这场论 辩 ,激起清史学家对清朝统治中究竟是否存在满洲因素 ,以及满洲因素的存在有何意义等一系列议题的兴 趣 ,其直接结果 ,是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 ,并成为近年来美国 中国学最重要的研究趋势之一。这倒真应了何先生强调要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宗旨。

一场争辩 ,最终的谁是谁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此引起的思考和对学术的推动 。这场争辩能产生如 此深远的影响 ,开拓出如此广阔的一片学术天地 ,亦可见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十年前这场争辩开始时我 正在美国加州访学 ,从那时起 ,我对从这场争辩引起的讨论和研究的进展便一直在密切地关注 。这里我想 谈的是多年来我对这个问题因关注而产生的一些感想 。须说明的是 ,我的感想既不代表争辩双方的任何 观点 ,我的论述也无关争辩双方的任何是非 。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之一 ,是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巩固 ,这早为学界公认 ,事实上当然也毫 无疑义 。但问题在于 ,仅仅停留在阐述和反复强调这个事实存在的层面上 ,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学术研 究 。我国的清史学界多年来却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反而是美国学界通过何先生与罗友枝的这场辩论 及其以后的不断探索 ,才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较前深入了相当大的一步 。

实现了“大一统”的清王朝 ,疆域已不仅限于传统概念上的中原 ,既然纳入清朝版图的 ,还有原属于喀 尔喀 、厄鲁特 、青海等蒙古诸部以及西藏和回部等各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区 ,这就意味着 ,以往那种以汉族 统治区域为圆心 、其他地区都是由此延伸出去的“边远”(或谓“边缘”) 的传统观念 ,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 变。我们通常所称的中原 ,以及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居民 ,此时已经不过是清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一 个组成部分而已。如果承认这个大前提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便是 ,清朝统治者是否仍然遵循以往封建王朝 的统治模式 ,是站在“中原”这个中心向外 ,亦即向着那些“边远地区”行使权力的呢 ? 抑或是中原汉地本 身 ,也不过是他们行使统治权力的领地之一 ? 这二者当然具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是前者 ,中原与边疆这样 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就可以看作是主从关系 ,如果是后者 ,那就无所谓哪个是边缘 ,哪个是中心 ,也就是 变成并列关系了 。这还可以再进一步说 ,那就是如果站在蒙古诸部或者西藏和回部 (以今天的维吾尔族为 主) 的角度 ,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自己视为中心 ,而将中原汉地视为“边远”呢 ? (为了不引起歧义 ,我还要 说明的是 ,我这里所谓的“中心”是与“边缘”相对而言的学术概念 ,而不是指一个政权的统治中心 ,因为在 这诸多“中心”之上还有一个确实的统治中心 ,那就是清朝中央政权) 他们既然与汉族一样 ,也有着悠久的 历史 、灿烂的文明 ,在他们居住的特定地区 ,他们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中心呢 ? 而位于这众多并列的民族之 上的清朝统治者 ,又是以什么方式对它们实行统治和管理的呢 ?

这 就 是“ 新 清 史 ”探 讨 清 朝 统 治 问 题 的 出 发 点 。 他 们 认 为 清 朝 能 够 成 功 地 将 如 此 众 多 的 民 族 、文 化 统 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满族统治者的“非汉因素”,是他们与东北 、西北诸族在血缘 、文化 上的联系 ,以及这些民族对满洲而非汉族存在的那种认同 。因此 ,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 、 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洲因素 ,便成为形成“新清史”的两个主要特征之一 。而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汉族视为 中国历史中心的学者 ,对此则提出强烈质疑 。他们认为满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长达近 300 年 ,主要原因 就 是 他 们 接 受 了 汉 族 的 统 治 方 式 。 何 炳 棣 先 生 所 持 的 就 是 这 一 观 点 , 他 准 确 地 以“ 儒 化 ”来 代 替 通 常 使 用 的“汉化”一词 ,认为历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就是要争“正统”,亦即争夺统治的合法 性 ,满族建立的清朝也不例外 。也正因为他们具有了这种统治的合法性 ,才能够在汉地立足 ,并为进一步 的开疆拓土打下基础 。

再没有人能把争“正统”这一问题 ,阐述得比何炳棣先生更清晰 、更透彻也更雄辩的了 ,但上面提到的 问题却仍然存在着 ,那就是无论清朝统治者在中原地区被“儒化”到了何种程度 ,他们以“儒化”的方式统治 中原达到了如何的成功 ,但是 ,他们是否把这种“儒化”带到了西北 、东北以至于西藏等广大非汉地区呢 ? 他们在那些地区是否就是以一个汉族中央王朝君主的形象出现的 ? 他们是否是以儒家的那一套政治理 念 、统 治 方 式 来 对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实 现 了 所 谓 的 “ 大 一 统 ” , 或 者 他 们 对 那 些 地 区 采 取 的 确 实 是 另 一 种 统 治 方 式 ? 我相信没有哪个学者 ,敢于轻易地对此作出否定或肯定的论断 。说到底 ,汉地有汉地的“正统”,少数 民族地区也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在汉地存在 ,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 。所以 ,清 王朝在征服诸少数民族地区时并不以“儒化”的形象出现 ,反而更便于赢得汉地之外的统治合法性 ,而这才 是清朝能够统治中国达近 300 年之久的关键 。

这里便涉及清朝统治的一个根本性的 、也是所有治清史的学者都不能不关心的问题 ,即究竟什么是让 清朝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得以统治如此长久的原因。问题还不止于此 ,正如 Waley-Cohen 指出 的那样 :

我们必须将满洲以及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 ,予以比以往更多更严肃的关注 。应该将此作 为新清史研究的中心目标 。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作用到中国和其他横跨中亚和中亚以外各帝国的形 成 ,而且也影响到我们对皇权 、帝国语境 ,以及向现代转化等更普遍的诸多难题的理解 。(转引自 Mark. Elliott : Manchu Stud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 Past , Present , and Future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Frontiers of East Asian Studies , Gakushuin University , To Kyo , 未刊稿)

如此重大的 、具根本性的问题 ,凭借一朝一夕之功 ,靠一两个学者的努力 ,当然是无法得到完满答案 的 。而“新清史”学者尤其痛切感受到的是 ,对于这些清朝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 ,对于这些被“大一统”统 进中国的新臣民 ,他们如何记录 、如何看待清朝的统治 ,仅仅凭借由汉人记载的汉文史实是远远不够的 ,非 要从他们用自己的文献中才能得到较为真实和客观的答案 ,而他们的文献大多数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文 字 。何况清朝统治者与他们来往的官方档案文书 ,直到清朝中叶甚至以后 ,也多用满文书写 ,所以“新清 史”的学者特别强调对于满文 、蒙古文和藏文等少数民族史料的运用 ,这构成“新清史”的第二个主要特征 。 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国热衷于谈论“大一统”的很多学者 ,迄今仍未自觉到这一点 ,更遑论使用这些 文 献 并 使 研 究 有 所 突 破 了 。 有 关“ 大 一 统 ”的 讨 论 流 于 表 面 , 这 也 是 重 要 的 原 因 之 一 。

美 国 学 界 提 出 的 “ 新 清 史 ” , 从 开 始 形 成 迄 今 已 近 十 年 , 他 们 提 出 的 问 题 不 可 谓 不 深 刻 、不 宏 大 , 更 不 可 谓无意义 。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 ,这个在美国学界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本应更切身 、更受重视的中国清史 学界 ,虽然也有过几篇报道问世 ,却几乎未引起任何认真的探讨与回应 。其突出表现 ,就是清史学界对于

“ 大 一 统 ”的 阐 述 数 量 越 来 越 多 、口 气 越 来 越 硬 、调 子 越 来 越 高 , 在 实 质 性 的 问 题 上 却 难 以 深 入 、难 有 突 破 。 如果说对美国学界的这些说法持不同意见 ,却未见有如何炳棣先生那样严肃认真的 、高水平的反驳 ,如果 对美国学界的讨论不屑一顾 ,那么 ,对于如此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尚且不屑一顾 ,还有什么是更值得关注 的呢 ?

作此小文 ,以待方家批判 。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化的年代

07:38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文化史可能是過去二十年歷史研究最熱門的關鍵詞。最近看到兩本新書,一本是Stephen Greenblatt領銜的Cultural Mobility: A Manifesto(文化流動宣言);一本是Peter Burke的Cultural Hybridity(文化混雜)。

Peter Burke在台灣可見的中譯本很多,也許是最多的,算是相當知名的歷史學者。他最大的長處,是有綜合性的能力,文筆簡練。在幾本介紹研究趨勢的書中,都能扼要掌握各家學派的重點及其精彩之處。Stephen Greenblatt在台灣的譯作較少,不過文學批評的學生大概不會不知道這個人,一來他是新歷史主義的旗手,對二十世紀文學與文化研究影響重大,更重要的是他接下了M. H. Abrams的位子,擔任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的主編。

Peter Burke與Stephen Greenblatt有一共通處,就是都是以研究文藝復興起家的。而今他們一前一後推出新書,都聚焦於文化問題,應該也不是偶然。Cultural Mobility讓人想起風行的社會學概念: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Cultural Hybridity則是晚近文化研究中另一個熱門議題。他們兩人以歷史學與文學批評,會端出什麼新東西,頗讓人好奇。希望能早日看到這兩本書。

2010-01-03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20:35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Mark Elliott

This new entry in the Longman Library of World Biography series offers an intimate and provocative account of the Manchu emperor Qianlong (1711-1799),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empire-builders, who helped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

During the 64 years of Qianlong’s rule, China’s population more than doubled, its territory increased by one-third, its cities flourished, and its manufactures — tea, silk, porcelain — were principal item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Based on original Chinese and Manchu-language sources, and drawing on the latest scholarship, this is the biography of the man who, in presiding over imperial China’s last golden epoch, created the geographic and demographic framework of modern China.
This accessible account describes the personal struggles and public drama surrounding one of the major political figures of the early modern age,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emperor’s efforts to rise above ethnic divisions and to encompass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of Han Chinese, Mongols, Tibetans, Turks, and other peoples of his realm.

In addition to becoming familiar with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figures in world history, readers will find that learning about Emperor Qianlong will add greatly to their appreciation of China’s place in the worl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place in the world today.

這是美國新清史研究代表學者Mark Elliott的最新作品,是本小書,薄薄的不到兩百頁,講的是乾隆皇帝的一生。但Mark Elliott要說得不只是乾隆的生平或豐功偉業,還要以乾隆為中心,介紹整個十八世紀的中國。

這本書主要是寫給美國一般讀者看的,預設他們對中國史了解不多。如何在兩百頁的篇幅之內,讓他們了解乾隆,進入一個遙遠的、陌生的世界?因此,Mark Elliott在介紹乾隆盛世疆域時,特別拿來與美國本土的面積相提並論;又如提到乾隆在位六十年,他又說,這個數字不能小覷,想像一下,假如甘迺迪當年沒有被刺殺,而且一口氣連任十五屆總統,那會是如何?這種有趣的比喻,即便是稍知清代史的讀者,都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本書目的原是讓讀者熟悉這個陌生的世界,對中文世界的讀者而言,這句話得反過來說:它將看似熟悉的歷史陌生化,我們因此得以從不同角度觀看這個猶如異邦(或的確是異邦)的往昔世界。這可能是本書最有意義之處。

兩百多頁的乾隆傳記,自然不能比中文世界裡動輒五、六百頁的「乾隆大傳」更加詳細。但本書的寫作手法卻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帝王傳記?如何書寫?怎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