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4-07-02

麥克阿瑟,和平憲法與二次大戰後的日本

09:30 Posted by Unknown , 2 comments

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9):麥克阿瑟


1945年9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的報紙上刊出了一張照片。照片的一邊,站著剛剛宣布投降的日本昭和天皇,他穿著西裝,挺直著腰桿,表情嚴肅而拘謹。照片另一邊,則是美國來的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他穿著軍服,手插著腰,沒有一般日本人面對天皇時的戰戰兢兢。他巨大的身軀,比身旁的昭和天皇整整高出了一個頭。


這張照片,就彷彿是二戰之後,日本與美國之間關係的縮影。也許是挑動了敏感的情緒,日本政府下令查禁這張照片,但禁令旋即又被美國解除。

麥克阿瑟與昭和天皇
日本在投降後,就被美軍所接管,成為美國的佔領地。負責處理投降之後一切事宜的,就是這位盟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對於臺灣人而言,這個名字也不陌生。臺灣的臺灣第一條快速公路,就被命名為麥帥公路(麥克阿瑟公路);而麥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也曾收進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中。

但麥克阿瑟對於戰後日本的影響,更是巨大。身為「駐日盟軍總司令」的他,有著比天皇和日本首相更大的權力。他的每個決定,都左右著日本的命運。

在一些日本人眼中,麥克阿瑟彷彿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從日本各地不斷有人寫信給他,信件內容五花八門,有人單純表達感謝,有人寄上禮物,有人表達想去美國看病。還有一個十五歲的中學生,寫了一封信,他說他有兩個願望,一個是希望朝鮮和世界和平,另一個是希望到美國去讀書,請麥克阿瑟將軍幫忙。二次戰後第一個去美國留學的學生,他要出發之前,感到徬徨,因此寫信給麥克阿瑟,希望能得到他的意見。想不到麥克阿瑟居然真的回信了,當然內容很簡單,他說:「我沒辦法給具體的建議,但如果能學習了解美國社會和民主制度,對於你和日本的未來,都會有幫助的。」

在日本的期間,麥克阿瑟最重要的任務,是解除這個國家的武裝,同時推行政治民主化。他也希望給予女性參政權、鼓勵勞工組織,並施行自由主義的教育。而為了達到這些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制定一部憲法。

起初,麥克阿瑟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日本的內閣。可是當時日本內閣並不打算寫出一部全新憲法。相反的,他們擬定的憲法草案,大多仍然延續著舊憲法的精神。只不過,這部訂定十九世紀、明治維新期間的「舊憲法」,內容強調天皇地位的崇高。新的憲法草案,雖然對於人權保障多加著墨,但對於天皇的權力與地位,也幾乎沒有加以更動。麥克阿瑟看了之後,覺得內容實在過於保守,和他的目標有所牴觸,因此無法接受。

當時日本民間,也曾經提出各式各樣的憲法草案,包括來自戰爭期間被政府壓制的共產黨,還有各個大學中的憲法學者。但麥克阿瑟也沒有採納這些來自民間的版本,相反地,他把起草的任務,交給盟軍總司令部裡頭的一個28人組成的小組。

這個小組中的成員,大多畢業自美國的菁英大學,有些不過30歲上下,正是年輕氣盛的時代。他們接獲這個任務,心裡都非常興奮──有多少人一輩子能夠有機會為一個國家起草憲法?更何況是像日本這樣的大國。只不過,這個團體的成員,對日本的社會和文化,認知卻都十分有限。他們所擬定的草案,也因此受到外界的質疑與批評。

不過麥克阿瑟認為,他們擬定的內容,貫徹了自己的理念。根據這部草案,日本維持天皇制,但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並不擁有主權,主權屬於全體日本國民。此外草案也明確規定,日本永久放棄戰爭的發動權──這個條文,即「憲法第九條」,後來成為日本國內爭論不休的問題。

這部草案被送到了日本內閣,日本方面幾乎沒有拒絕的餘地。傳說當時日本內部曾有過不同的意見,但美方的人員在私下的會面中,有意無意地說:「難道日本還想再吃一顆原子彈嗎?」讓日方知難而退,只能接受。至於日本的議會,雖然對於這個草案有過激烈討論,最終還是通過了。

但這部憲法還需要通過另一個關卡,那就是由二次大戰戰勝國所組成的「遠東委員會(Far Eastern Commission)」。遠東委員中會有些國家,對於麥克阿瑟的草案並不滿意。他們認為,應該要直接廢除天皇制,並且將天皇視為戰犯,送交審判。但麥克阿瑟很清楚,當時許多日本國民對於天皇仍相當尊敬。他說,如果要將天皇廢位,就請準備一百萬的軍隊,否則日本將陷入另一次的動亂。

就這樣,在麥克阿瑟強力主導下,天皇制被保留了下來,昭和天皇也並未接受審判,能夠安享晚年。至於日本的軍事武力,則被全數解除。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心腹大患,似乎暫時得到了控制。

弔詭的是,就在不到十年內,美國卻轉而開始提供日本軍備和武器,協助日本成立自衛隊,一下子從頭號敵人變成最佳盟友。

為什麼會有這樣劇烈的轉變?說起來,還跟中國國民黨有直接的關係。

日本內閣與天皇討論憲法修正案
原來,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在東亞地區最初的盟友,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按照原訂計畫,雙方原本應該聯手防堵蘇聯勢力在亞洲的擴張。沒想到二次大戰戰後之後,中華民國國軍面對內部的共產黨軍隊,竟是兵敗如山倒,最後一路逃到台灣。中國大陸則風雲變色,成為共產國家。國民黨不但沒能擋住共產黨,反而輸掉了大片江山。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打亂了原本美國的戰略布局。美國只好轉向日本,試圖將原本的敵國轉為盟友。同樣受到,還有位於日本和台灣之間的沖繩。在美日新建立的戰略藍圖中,沖繩被美軍當成了前線基地。

當時的日本本土,正在迎接戰後新憲法帶來的民主風潮,但沖繩居民面對的,卻是美國的軍事統治,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騷擾。美軍對沖繩居民,尤其是對當地女性的施暴案件,層出不窮,雙方的衝突也接連不斷。很不幸地,儘管沖繩居民對此一再抗爭,卻仍無法逃離對美日兩國聯手犧牲的命運,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今天。

1950年,分裂的南北韓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很快變成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衝突。而日本則在這場戰爭中,第一次發揮了其盟友的功能。雖然在武力上,日本能提供的援助很有限,但美軍所要的軍需品,卻幾乎都要倚賴日本提供。結果,因為這場戰爭,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重工業,意外得到了發展的契機。而美國也因為這場戰爭,逐漸轉而支持日本的軍備武裝。

在韓戰中,麥克阿瑟又一次成為了美軍的最高指揮。他向美國中央建議,如果要贏得戰爭,只對付北韓是不夠的,必須直接攻打中國本土。可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此並不以為然。他不想讓戰爭擴大,又認為麥克阿瑟在外坐擁重兵,過於跋扈,似乎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因此,在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最高統帥的職務。

五天之後,麥克阿瑟搭上專機,離開日本。他離開的那一天,據說有超過20萬的日本人上街歡送,日本政府贈送他榮譽國民的頭銜,日本國會也通過感謝麥克阿瑟的決議案。

回到美國後,麥克阿瑟立即發表退休演說。在演講中,他留下了那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麥克阿瑟離開了日本,但美日之間的糾葛就沒有因此而結束。日本本土雖然不再是美國的佔領地,但卻不得不扮演忠誠的盟友,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出錢出力。

很多日本人對於這樣的角色,感到不是滋味。1960年,美日雙方簽定「安保條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進一步確認戰略上的夥伴關係。為了讓條約通過,日本政府派了五百名警察進駐國會,排除所有反對的聲音。

這個舉動,引起日本民眾強烈的反彈。有幾十萬人走上街頭,除了抗議條約本身,更抗議這個破壞民主機制的行為。這次的抗議,成為日本戰後最大的一場抗爭活動。當時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只好因此辭職下台。

在新首相池田勇人上任之後,抗議的聲浪很快地就消散了。新的內閣,也推出了一個新的政策,重新定義了戰後日本的方向。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高度經濟成長


前一集: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8):戰爭
後一集: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10):高度經濟成長


2 comments:

  1. 戰後日本左派一度非常活躍,社會黨共產黨等左翼政黨無論是在黨員或是在票數上都相當有斬獲,尤其是在勞動者與都市小中產階級中得到很大的同情,工會運動蓬勃發展。但為了防堵"赤化",GHQ和日本保守政治家攜手,利用法律、軍警各種手段壓制了空前興盛的左派力量。然後大家就知道了,日本政黨在五五年體制建立後基本上一直沒什麼改變,政治保守路線延續至今。
    好,喊口號的時間到了:打倒萬惡美帝!活捉麥克阿瑟!XD
    對了,我絕對不是羅貫倫,這裡絕對沒有三百兩銀子。

    ReplyDelete
  2. 這篇有很大的疑問,美國政府在國共內戰時是袖手旁觀,杜魯門因史迪威的關係對國民黨的態度幾乎可以用厭惡來形容,華府完全偏袒共方,而非文中戰後美國計畫連同中國政府防堵蘇聯在亞洲勢力擴張。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