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08-02-03

政大身體與文明電子報

07:09 Posted by sharpy No comments
http://cbcs.km.nccu.edu.tw/webfolder/Newsletter1_1/index.htm

(以下轉貼本期其中一篇文章,圖是我加的)

哈佛大學醫療史課程簡介(2007-2009)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當台灣學界懷著被「邊緣化」的焦慮、一天到晚把「國際化」掛在嘴邊,在國際大學排名中總是出盡鋒頭的美國哈佛大學,自然常被拿來當作比較、仿效的對象。政治大學校方最近甚至喊出要立志成為「東方哈佛」的口號!姑且不論這樣的宏大願景在台是否有實現的條件,也暫且不管現有的學術評鑑標準是否適用於所有大學,總之,國人對於名校懷有莫名的憧憬與難解的情結,倒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即使在飄雪的嚴寒冬日,仍有不少旅遊團(包括中日韓台)爭相來哈佛園(Harvard Yard)“朝聖”的盛況?看哈佛第一任校長John Harvard雕像的左腳被訪客摸到掉漆、發亮的程度(據說如此可望舊地重遊),就知道他們「『哈』哈佛」的心態了。

2007年秋天,筆者有機會赴哈佛大學進修,在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近半年的時間裡,除了從事自身的研究,還得以近距離親炙名師、一睹名校上課的情況。由於哈佛在台校友為數頗多,坊間也有不少相關介紹,故拙文不準備師人故智,細談哈佛校園點滴,僅就筆者比較熟稔的領域:醫療史的教學與研究,向台灣讀者略作介紹。

在英國,衛康醫學史研究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CL)由於有財力不虞匱乏的藥廠與基金會作後盾,得以在英國各知名大學挹注龐大的資源,為醫療史研究栽培專門人才。相較之下,美國醫療史研究的運作方式頗為不同。以哈佛大學為例,雖有知名的醫學院與公衛學院,但不像約翰霍普金斯、威斯康辛大學等設有醫學史系,筆者所知的醫療史學者多隸屬於科學史系之下。


目前哈佛科學史系有四位醫療史研究大將,其中當以專攻美國醫療史與醫療政策的Charles E. Rosenberg名氣最大。Rosenberg著作等身、得獎無數,成名代表作為The Cholera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in 1832, 1849, and 1866 (Chicago, 1962/1987),其他著作還包括Explaining Epidemics and Other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ambridge, 1992)、Our Present Complaint: American Medicine, Then and Now (Johns Hopkins, 2007)等;其與Janet Golden合編的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 (Rutgers, 1992)亦頗受好評。Rosenberg目前正在研究過去兩百年來的疾病概念史,同時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當今的公衛政策。未來他預計開設的課程包括“Caring and Curing: Seminar”、“The Making of Modern Medicine: Seminar”、“Managing the Mind”、“The Body in Health and Disease: Seminar”、“Medicine and Deviance: Conference”,課程內容則涵蓋(1)疾病的歷史意義之演變;(2)身體健康與疾病的管理;(3)過去半世紀以來醫學史作品的寫作方式與重要議題;(4)所謂「偏差行為」(deviance)——例如瘋狂、情緒失常、同性戀、藥物濫用、慢性疲勞症候群、經前症候群——的「醫療化」(medicalization)及其與法律、制度與政策的關係。自2007年10月起,Rosenberg意外又多了一個頭銜:哈佛大學現任校長Drew G. Faust的先生。

科學史系的第二位醫療史專家為Katherine Park教授,專攻領域主要是中古歐洲與文藝復興的科學與醫療史。除了醫者、醫院與醫療,她的研究興趣頗廣,也涉獵身體、性/別、自然史、博物學等議題。Park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應屬與德國馬克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ax &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現任所長Lorraine Daston合寫的「怪物書」:Wonder and the Order of Nature, 1150-1750 (Zone Books, 1998);最近的力作Secrets of Women: Gender, Gener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Dissection (Zone Books, 2006)頗獲書評肯定,應可滿足對於文藝復興的女體、性、生殖與解剖學有興趣的讀者之好奇心。由於近日身體欠安加上今年休假之故,Park在2007年秋季並未開課。在2008-2009年,除了科學史的方法論,她將開設的課程計有“Health, Medicine and Healing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Europe”、“The Sciences of Life, Medicine and the Body in Medieval Renaissance Europe: Proseminar”、“Science and Culture in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Seminar”等,探討的主題包括:(1)中古歐洲醫學理論、組織與實務及其與巫術、宗教的關係;(2)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理解之演變;(3)醫院與專業醫療機構的興起;(4)新興疾病(諸如鼠疫與梅毒)的出現及其社會反應;(5)歐洲人透過文字、圖像與物件對於自然世界的再現,等等。據說未來Park將把研究重心放在中世紀歐洲的實驗、觀察之分類與實務。

至於由文理學院與醫學院合聘的醫學史教授、最近甫就任文理研究院院長(Dea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的Alan M. Brandt,專業領域以二十世紀美國的醫學(史)、公衛與傳染病的社會史等為主。其關心的議題涵蓋健康、疾病與醫學實務的社會與倫理學面向;重要的著作有剛獲獎的The Cigarette Century: The Rise, Fall, and Deadly Persistence of the Product That Defined America (Basic Books, 2007)與No Magic Bullet: A Social History of Venere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80 (Oxford, 1985)。Brant今年適逢休假,並未開課,但預計2009年春季會開設“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Medical Ethics: Seminar”等課程。

對於科學史系與東亞系合聘的栗山茂久教授,台灣讀者或不陌生,因為他的代表作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Zone Books, 1999)多年前已被中譯為《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2001)。一如本書所呈現的視野,栗山教授多年來對於跨文化(史)的比較研究深感興趣,因此,他在哈佛至少有兩門課均與比較歷史有關。在2007年秋天所開的課程“Medicine and the Body in East Asia and Europe”裡,栗山延續他在上述專書所提出的問題意識,即:儘管古代希臘醫學與中(日)醫學對於身體的某些面向有共同的關注,為何它們的感受、解釋與處置如此地不同?這些古典的醫學觀念與身體經驗對於今人又有何影響?若以身體作為觀察的基點,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上述這種不同文化、時空中的醫療與身體所呈現的各自特色?根據這些問題,栗山教授的課程分別以「感受身體」、「想像身體」、「體驗疾病」、「照護身體」等主題一一開展。當然,他過去對於風疾、緊張、壓力與養生等專題研究,也成為上課論述時的重要例證。在2008年春,栗山將開設另一門名為“Approaches to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the Body”的課程,課中將更具體地探討醫療與身體史的跨文化研究之理論、方法、可能性與挑戰。

此外,栗山另有兩門課與日本史相關:2007年秋季上的是“Topics in Japanese Cultural History”,針對日本江戶時期的本草學與自然史,帶領學生以「貼近文本的閱讀」(close-reading)的方式熟悉相關的一手史料與當代研究;修課者除了現代日文、江戶日文(部分甚至以草書、手稿形式呈現),還需略懂江戶時期的漢文,難度甚高。2008春季栗山將改開“Edo Japan in the History of Curiosity”一課,探討「好奇」(以栗山的話說,「好奇」隱含「對於匱乏的渴望」)如何成為江戶時期自然觀察、神怪想像甚至各式文化活動的背後動力。

除了教學主題,栗山的教學方式亦有可觀之處。他擅長利用蘋果公司麥金塔電腦的Keynote,結合iMovie、Podcasts等軟體,製作出畫面精美、聲光十足的教材,每每在課堂上展現令人驚嘆的視聽效果。栗山不僅要求所有修課的同學練習以iMovie繳交作業,為了推廣此類新式的教學/簡報多媒體,他甚至親自開設一門完全以技術與實務為導向的課程:“The Uses and Meaning of the New Arts of Presentation”,一步步地引導學生熟悉這些軟體的操作,藉由影片的製作把自己的學習與研究創意表現出來。

至於與醫療史研究相關的醫學人類學與醫學社會學,由於非筆者專長,加上哈佛大學的Arthur Kleinman教授今年適逢休假沒有開課,因此暫且不表。

最後是一點個人感想。筆者全程參與栗山茂久教授的兩門課,對於哈佛大學師生的互動有深刻的感觸。授課教師在課前的充分準備與課中的賣力演出當然不在話下,更教人印象深刻的是修課學生的勤奮與用功。無論是大學部的演講課或研究部的討論課,栗山老師都會準備一些題庫,適時將問題丟出讓學生腦力激盪,而台下學生通常也不會讓老師失望。雖說不是每個學生都一語中的、言之有物,但他們踴躍舉手、賣力發言、競爭心強烈、對知識充滿熱情的模樣,與當前台灣某些大學生與研究生上課時靜默不語的尷尬沈默,甚至不知為何進入高等學府的茫然迷惘,簡直就形成強烈的對比。儘管近年來哈佛人對於自己所培養的學生性格開始有反省與檢討的聲浪,甚至還出現「失去靈魂的優秀」之類的負面評價,筆者仍認為哈佛學生的上課態度頗值得學習:不蹺課、不遲到、不隨便於課中離席、勤於抄寫筆記、勇於接受老師嚴苛的挑戰,等等。或許日後不只是老師可出國進修,台灣的學生更該出國見習,見識一下名校大學生應有的上課倫理與規範。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