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08-02-23

楊肅獻老師的一則小故事

02:56 Posted by 馮卓健 No comments
我前幾天讀書讀累了就在網路上Google楊老師,結果找到一個奇妙的東西。雖然有部分的故事之前就有聽說過了,但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網址是http://fyforum.foonyew.edu.my/viewthread.php?tid=40&page=6&authorid=29

由金門的砲火兒童,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博士,台大歷史系副教授楊肅獻從不諱言自己貧寒的童年,在金門旱地種地瓜,高粱,麥子,或是在愛丁堡大學圖書館因捨不得昂貴的微縮膠捲印出費用,埋首抄寫不能外借的資料。楊肅獻說,窮人就有窮人的辦法,只要不怕辛苦,一樣辦得到。

楊肅獻的童年是在八二三砲火中成長,父母擔心金門淪陷,全家搬到台灣避難。但父親不幸得了肝癌,回到金門後過世,母親決定改嫁,但與性格剛烈的祖母發生衝突。改嫁後的母親雖然還住同一個村子,但在祖母禁令下,從此形同陌路。

楊肅獻說,祖母一手要帶大三個稚齡孩子,十分辛苦,但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祖母嚴格管教,「在村子裡出了名」,三兄妹見了祖母像是「老鼠見到貓」。楊肅獻說,自己的性格也變得很拗,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硬是不肯去只隔一道牆的學校裡上課,後來是被三叔「打」進學校,但他上了學,功課卻很好,一路順利考進台大歷史系。

在離開金門之後,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台北家扶中心就等於是楊肅獻在台北的家。楊肅獻說,由高中開始接受金門家扶中心的資助,到了台灣,雖然他已上大學,但台北家扶中心仍然繼續資助他,重要的不是每月三百元的資助,而是家的感覺。

靠著公費留學考試,窮小孩也可以出國唸書,到了英國,楊肅獻說,就在錢快用完時,指導老師很欣賞他的論文,把其中一章寄去參加一九八八年愛丁堡大學「英國史論文獎」,獲得首獎,得到兩千英磅的獎金,第二名是個英國人,台灣青年寫英國歷史,還寫贏英國人呢!

回到台灣的楊肅獻,回到台大任教,他常常用自己的故事,勉勵和他一樣窮的高中,國中生,為這些有貧窮記憶的孩子打氣。


楊老師的經歷真的很不容易。反觀我們大部分的人其實在境遇上都比他順利得多,但似乎常常缺乏他們那一輩學者苦讀的精神。我覺得自己要趕上老師的成就真的很困難,我把這篇故事貼在這裡,希望給大家一點鼓勵。共勉之。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