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0-06-16

Cultural Mobility

22:18 Posted by sharpy , No comments

週末讀了Cultural Mobility,收穫很大。本書由文學史家Stephen Greenblatt(右圖)領軍編寫,參與的學者來自德國、法國,甚至是挪威幾個不同地方。談的主題,如本書標題所言,是文化的流動。Stephen Greenblatt在前言中指出,文化一事這幾年已經談的夠多了,人們對文化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但他仍覺得有所不足,比如,突發猛進的文化理論,把諸如民族主義等概念遠遠拋在後頭,我們反對血統論,反對民族的本質論,但卻無法解釋現實世界中人們對民族概念強烈的嚮往。Stephen Greenblatt說,文化當然是會流動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文化總是有強烈的在地性、地方性,和韌性(任性?)。而要瞭解這一點,Stephen Greenblatt認為,只談理論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微觀的個案,提供反思的基礎。因此才有了本書。

在結論中,他提出對文化流動的五個看法:

1. Mobility must be taken in a highly literal sense.

2. Mobility studies should shed light on hidden as well as conspicuous movements.

3. Mobility studies should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contact zones" where cultural goods are exchanged.

4. Mobility studies should account in new ways for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 agency and structural constraint.

5. Mobility studies should analyze the sensation of rootedness.

我認為書中最有趣的文章是Ines G. Županov的"The Wheel of Torments": mobility and redemption in Portuguese colonial India (sixteenth century)和 Heike Paul的Cultural mobility between Boston and Berlin: how Germans have read and reread narratives of American slavery。

前者比較十六世紀來到印度殖民地的兩位葡萄牙人,一位是博物學家,一位是傳教士,兩人對宇宙觀、世界觀、生命觀均南轅北轍,對於殖民地的想像因而也出現了尖銳的比較。比如,當博物學家對殖民地的動植物充滿強烈好奇與熱情時,傳教士卻認為熱帶的花鳥草木正是墮落的象徵。

第二篇文章則討論「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直譯為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在十九世紀德國的流衍。這種研究手法在近來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領域中,已經十分風行,不過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深入而有層次。尤其有意思的是,作者指出黑奴籲天路這樣一本看似反奴隸制度的小說,竟然在德國開始加入帝國強權的競逐後,轉變為殖民主義的浪漫想像。德國讀者所認同的,不是書裡頭受壓迫的黑奴,而是那些享受他人侍奉的白人主子!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