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3-10-25

大人的世界史──韓國:(1) 屈辱的記憶

20:06 Posted by Unknown , 3 comments

西元1667年的8月,在今天韓國濟州島的外海,發生了一場重大船難。為了此事,濟州島的官員特別寫了一份報告,送往當時朝鮮王朝的首府漢城。報告中提到,整艘船已經支離破碎,但船上還有九十五人生還,從服裝和語言推測,他們應該都是漢人。

濟州的官員雖然無法和他們用口語溝通,但他讀得懂中文。所以他發下紙筆,要求這群難民,寫下自己住處和出海的原因。這才知道,他們自稱大明商人,來自福建,原本要到日本貿易,卻在中途遇上風浪,漂流到了朝鮮。

濟州的官員說,這群人沒有剃髮,看起來不像清朝的臣民。因此請求中央指示,應該如何處置。

三個多月後,這九十五名漢人被押送北京。啟程之前,他們痛哭失聲,不肯出發。其中一人更向朝鮮朝廷求情。他說,此去北京,必然沒有生還餘地。他希望朝鮮,能夠念在與明朝的情誼之上,讓他們前往日本,甚至直接返家,和殷殷期盼的父母妻兒相見。

可是朝鮮朝廷回應,這件事已經和清朝方面談妥,沒有改變的餘地,因此仍他們送往了北京。這一路上圍觀的群眾,據說「莫不悲憤感慨」,想為這群難民的遭遇,打抱不平。


這時候的東亞世界,剛剛經歷的一次重大轉變。1644年,清朝入關,至今已經20多年,逐漸站穩了腳步。至於原本的明朝,則是名存實亡,只剩下鄭氏家族的剩餘勢力,還在台灣和福建等幾個地區苦撐待變。

難民事件發生之時,有人特別作詩,譏諷朝鮮朝廷不顧與大明之間的情誼,竟然向清朝獻媚。而被點名批判的,包括了一名主張押送的官員金壽興。他之所以成為箭靶,和他個人的身世有直接的關係。

原來,金壽興的祖父金尚憲,三十多年前也在朝鮮朝廷做官。當時,還在關外的滿州人,已經開始壯大,並逐漸成為朝鮮的心腹大患。雙方多次接觸,但過程都不是太愉快。滿州人希望與朝鮮同盟,但朝鮮則傾向和明朝合作,並堅持與滿州人的平等地位。

一直到1636年,剛剛稱帝的皇太極,開始向朝鮮步步進逼。到了年底,清軍終於兵臨城下,包圍了朝鮮的首都漢城。那一年的冬天異常寒冷,許多朝鮮士兵都已經不耐嚴寒而凍死。城外的清軍,在大旗上寫著招降二字,並且不斷用火炮攻擊。城內的朝鮮官員,則為了主戰還是主和,產生激烈的爭執。

金尚憲就是其中的主戰派。

當時朝鮮國王仁祖,眼看清朝大軍壓境,知道投降已經勢不可免,已經要求主和派草擬一封求和書。主和派的大臣們,小心翼翼,字斟句酌,既要維持朝鮮的尊嚴,又深怕任何用字不慎,就會觸怒清軍,引來更大禍患。

其中最委曲求全的地方,就是稱呼皇太極為皇帝。這樣一來,等於形同承認朝鮮國王矮人一截,意味著朝鮮附庸在大清國之下。

當時仁祖已經看過這封求和書,並未強烈反對,只是要求大臣做最後的修改。

沒想到金尚憲一看到這封書信,竟然大聲痛哭,並憤而將整份文件撕碎。

金尚憲對仁祖說,這封求和信等於是自降國格,只會讓國王遭受更大的屈辱。他雖然深知撕毀國書是死罪,但就是拼了命也要死諫。

仁祖聽了,唏噓不已,過了好一陣子才對金尚憲說,自己也是萬般無奈,只恨沒有早幾年死,竟然活到現在,被迫面對此情此景。

金尚憲仍不死心,繼續激動地向仁祖解釋投降稱臣的弊害。他的言詞懇切,讓仁祖身旁的許多人,包括仁祖的世子,都忍不住當場痛哭。

但仁祖最終還是派人將求和書交給了清軍。

一如金尚憲所預料,清朝雖然接受朝鮮的求和,朝鮮的羞辱並沒有因此就結束。他們要求仁祖出城投降,親自向清朝俯首稱臣。不只如此,清朝規定他不得穿著龍袍,而且不得走正門。對於這些要求,仁祖也只能照單全收。

至於死諫不成的金尚憲,則開始在家中絕食,並且企圖上吊自殺。最後被他的兒子發現,保住了他一命。



金尚憲寧死不屈的形象,深植在人們的心中。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的後代金壽興對清朝言聽計從之時,人們忍不住要冷嘲熱諷。

在大多數朝鮮人的心中,清朝是蠻夷之邦,也是屈辱的記憶。朝鮮雖然對大清低頭,但對於身旁這個強國,心中並無敬意。他們只是「忍痛含冤,迫不得已」。

朝鮮對於清朝的反感,也來自他們與明朝長期的友好關係。特別是在十六世紀末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突然渡海而來,攻打朝鮮。戰爭初期,朝鮮不敵日本攻勢,節節敗退,幾乎有亡國的危機。是靠著明朝出兵援助,朝鮮才得以擊退日軍。

因為這次戰爭,明朝對朝鮮王朝而言,不僅是盟友,更是有著救命之恩。在清軍入關之後,朝鮮甚至一度打算與日本聯手,協助南明政府反清復明。

這些計畫最終當然都失敗了。但很多朝鮮的讀書人,始終拒絕承認清朝的正統性。在明朝滅亡之後,他們堅持使用明朝最後的年號。他們也主張,滿州人入主中原後,中華文化就從那塊土地上徹底消失了。這世界上,只剩下朝鮮,能讓中華文化不絕如縷,發揚光大。

一邊是強大而野蠻的清朝,另一般是有著過節的日本,十七世紀的韓國,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了他們的歷史。

3 comments:

  1. 請教一下,當時應該還沒有"中華"這個概念?後段的中華文化,指的是漢文化嗎?
    話說回來,"他們也主張,滿州人入主中原後,中華文化就從那塊土地上徹底消失了。這世界上,只剩下朝鮮,能讓中華文化不絕如縷,發揚光大。"深為台灣人,對這段真的是感到有夠眼熟啊....

    ReplyDelete
    Replies
    1. 其實在朝鮮實錄裡不時可以看到他們使用「中華」這個詞彙,比如:「粗承先業於箕裘,夙慕中華之冠冕。」或「我朝禮樂,侔擬中華。」還有大臣作詩:「朝鮮古時國,僻處遼海東。奄棄外夷俗,遠慕中華風。」

      Delete
  2. 一樓,朝鮮這裡的"中華"文化指涉的,可能跟現今指的中華文化,意義不一定一樣,對朝鮮王國人民,他可能是表示當時強勢的漢文化、漢禮俗、漢字等等。當然這個「漢」是在長久的時間,不同(人類學意義)上的民族、跟族群和民系之揉合。XX文化,在不同時空、脈絡跟階級,不同人群指涉的意涵不一定相同。譬如,台灣60年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蔣政權將台北城門中三城門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建築,標榜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有趣的是,而後反對改建的文史人員,也是以"保存中華文化"做為標榜,難道原先的閩南式建築樣式不是中華文化嗎?另,是建議作者,「將濟州的官員雖然無法和他們用口語溝通,但他讀得懂"中文"。」改為漢文,當時東亞的各民族、族群,在最強勢的漢文化影響,形成漢字文化圈。權勢階層以文言漢文作為書面用語、或民眾用漢字表記口語。"中文"或"中國語"這些詞的流行,要到清末民初,現代國家意識的崛起,才開始流行。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