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3-09-24

超越國家的歷史教育,可能嗎?

19:56 Posted by Unknown , 1 comment

如何面對殖民時代的歷史,對每個被殖民過的國家,都是個困難的問題。前陣子台灣有人希望將教科書中習用的「日治」一詞全部改回「日據」,讓這個爭議再次浮上檯面。

其實「日據」一詞,在1951才成為官方名詞,有著特殊政治環境與時代背景。這個過時詞彙,如今捲土重來,還得到政府的背書,不免讓人感覺幾分無奈。很多人看到學者間的爭論,可能只覺得:又來了。

其實,名詞之爭只不過是表面。要理解問題的癥結,就必須徹底地重新思考歷史教育的目的。

由國家推動的歷史教育,跟現代的歷史研究一樣,是從十九世紀才開始出現。歷史教育作為國家義務教育的一環,重點在培養愛國的國民。而培養愛國意識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編造光榮傳統; 二是強調傷痕,製造敵人。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也就是在這種觀念下,過去台灣的中學教科書,因此要宣稱中國文化淵遠流長,綿延不斷。還要標榜「愛好和平」,彷彿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數不清的內戰與外戰全然不存在。另一方面,一部中國近代史,則被寫成了列強侵略史,而且前有日本竊據台灣,後有中共竊據大陸。殖民時代,當然就是「日據」時代。



這樣的歷史教育,在二十世紀橫掃全球,卻未嘗帶來好的結果。如果光榮傳統的編造,很容易被戳破;邪惡敵人的形象,因為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卻常常會深植在教科書讀者的心中。(我到今天都還記得第一次讀到南京大屠殺時的憤慨。)這種教育出身的國民,誤以為自己國家總是受害者。結果,歷史教育只是強化了民族主義,加劇了衝突。

有些人喜歡拿美國的例子,為愛國教育辯護。但美國人對世界的無知是出了名的,許多美國人甚至以為非洲是一個國家,包括前副總統候選人裴林。這樣的教育豈是好榜樣?況且,美國是國際霸權,可以不管別人,台灣豈有本錢夜郎自大?

去年在香港引發強烈反彈的國民科教育,則暴露出愛國教育的另一個問題:掌權者時常以「愛國」之名,行鞏固政權之實。他們要別人愛的那個「國」,指的只是政府和政府裡的少數人。就像美國歷史學者Howard Zinn說的,政府總是喜歡欺騙民眾,掩蓋過去有權勢者所做過的不公不義,讓人們誤以為國家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號稱民主的美國尚且如此,在專制的國家就不用說了。

國際學界對於這種以民族國家中心的歷史學,早已有了無數批評,越來越多歷史學者,開始研究人與商品的流動,觀念的匯聚與傳播,還有疾病與災難的衝擊,凡此種種。這些課題往往超越國境,很難只從單一國家的角度充分理解。從十九世紀以來,或甚至更早以前,許多看似平行、獨立的現象,其實都反映出全球同步的變遷,只是過去我們太過重視國家的視角,因而習焉不察,視而不見。

從這種角度書寫的歷史,不再只是自我標榜,互相指責,而是突顯出人類不同社群在歷史上的緊密連結。而這正是這個時代,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最需要的知識教養。

二十一世紀的歷史教育,因此應該跳出國家的視角,更開闊地認識我們的鄰人。以台灣為例,當代台灣與日本、美國,關係如此密切,我們對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卻出奇的無知。在「日據」角度下的日本史,只剩下一群邪惡的軍國主義者,從戰前到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對於憲法、戰爭、還有東亞文化等等議題,最深邃的反省與辯論,全都被略過不提。而美國歷史上對於民主與自由的執著追求,不可能為專政時代的教育體系所喜,當然也不會受到重視。

此外,戰後的台灣,與韓國、沖繩,還有越南、香港等地,都有著微妙的歷史共振。但這些片段同樣在過去歷史教科書中缺席了。黨國教育下的歷史教科書,創造出民族主義的神話,卻關起了看見世界的窗口。

應該是時候告別這種狹隘世界觀了。新的歷史教育應該以培養世界公民為目標,教導批判思考、普世價值,與人類社會共通的命運,喚回那些曾經被掩蓋被忽略的視野。然後我們會學著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與共通之處。我們可以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多重的身分認同,這些認同可以根植於自己的職業、性別、階級,凡此種種,不一定非得擁抱國家。在這個前提下,殖民主義仍然可以、也必須譴責,但不是教導學生仇恨另一個國家,而是讓學生對所有掌權者知所警覺,對所有被壓迫者懂得同情。

這個目標聽起來並不簡單,但這不正是人文教育的目的──學習瞭解人性與社會的複雜性。


1 comment:

  1. 對所有掌權者知所警覺,對所有被壓迫者懂得同情。
    在歷史課程中,外國史該占多少比例呢?「日據」台灣時期的日本本土歷史,當然是一群邪惡的軍國主義者掌握政治主流,在明治天皇帝國憲法體制下,言論自由和普選代議僅是曇花一現之思潮,並未改變大正及昭和天皇支持軍部和內閣對外侵略路線;而今日本安倍政權在美國天皇翼護下指明朝鮮與中共威脅而擴張軍武之勢,恐將與中共強化管領釣魚台海域行動發生衝突,文化界與知識分子如大江健三郎、宮崎駿等人士面對執政黨與大家來參拜靖國神社議員聯盟之徒仍徒呼負負。
    安倍政權實在必須承認釣魚台列島具有領土爭議,台陸日三方才能在內部及外部控管危機,但是發展趨勢確實令人擔憂。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