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Marc Bloch

2014-05-27

為何你需要關心澳門的新聞

21:39 Posted by Unknown 3 comments

當臺灣媒體還在瘋狂追逐捷運殺人事件的同時,距離臺灣不遠的澳門,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爭。

這個禮拜天,5月25日,有將近2萬澳門人走上街頭。昨天,5月27日,又有超過5000人包圍了澳門的立法會。


澳門人在抗議什麼?

原來,不久前澳門政府提出了一份「高官離補法案」(全名為《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

根據這個法案,澳門許多官員,可以在離職後獲得大量的津貼。以特首來說,他在任職時每個月的津貼是月薪百分之90,離任後,津貼仍然高達百分之70;同時,他還可以享有刑事豁免權。

這份法案在缺乏與社會溝通的情況下,被送進了立法會,原本星期二就將進行投票表決。按照立法會的組成,這個法案很可能就會這麼通過了。

消息傳出來引發了眾怒。雖然澳門官方說這只要彌補制度空白,希望民眾理性,不要從體制外阻擋立法程序,但這份「離補法案」還是被認為離譜、自肥、黑箱作業。所以走上街頭的民眾要求立刻撤回,而且把矛頭指向了澳門特首崔世安──一旦法案通過,他會第一個受益。

在眾怒難犯之下,昨天澳門立法會投票決議暫緩表決。不過,法案並未撤回。

你也許不太在意澳門官員領高薪,但有一件事應該值得注意:

星期天的那一場兩萬人的遊行,是澳門自1999年回歸中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活動。(澳門警方宣稱只有7000人)澳門人口大約60萬,等於,每30個人就有一個人走了出來。若是臺灣的人口計算,就是有將近80萬人在街頭。

此外,跟臺灣前一陣子的社會運動一樣,很多參與遊行的是平時不那麼關心政治的年輕面孔。因為如此,不少人都說,這次遊行是澳門公民社會難得的展現,也是重要的里程碑。


臺灣對於中國的想像,特別媒體的報導,大致上不出兩種。一種是把中國看成一個市場,它代表的只是一堆數字:股市、消費力、經濟指標;另一種則是把中國等於集權政府,時時想要侵略、併吞臺灣。

但這兩種想像都不能捕捉到中國的全貌。中國還有另外一面,一個常常被忽略的一面,就是它不斷成長的公民社會。它的聲音很微弱,不太容易在媒體上被聽見。可是,借用吳介民教授的話,它卻可能開啟我們對中國的「第三種想像」。

臺灣不可能將中國拒之千里,視而不見。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相處之道。而對臺灣大多數人而言,一個同樣重視民主、自由和人權保障的公民社會,比起高官與紅頂商人,應該是更值得來往的對象吧?更不用說,雖然臺灣人自己不常這麼想,但臺港澳三地時常被放在一起比較的。澳門或香港目前所經歷的,說不定或多或少也會成為臺灣的未來。

這麼說起來,臺灣是不是應該對澳門的這個新聞,給予更多一點的關注?

附帶一提,本次活動領導人之一的蘇嘉豪,還是臺大政治系畢業的。根據他自己所說,當年他就曾經受過不少臺灣社會運動的衝擊和洗禮。

(本文圖片來自愛瞞日報官方專頁Macau Concealers

3 comments:

  1. 你對中國有遐想是你的事。你應該先尊重當地人。

    你使用中國一詞明顯不是指文明,不是指像歐洲那種範圍的希臘羅馬文明,而是明顯指族群身份那種群體性。

    我們有我們自己的集體記憶和情感衝擊。中港澳三地社會互不隸屬。中港澳三地各自有自己的語言、禮儀、核心價值觀和歷史觀。中港澳三地各不是對方的人的家園。

    我身為香港人,不知道澳門人介不介懷,但我肯定地說,如果你不把台灣人理解作中國人,你也應持相同標準,不把香港人理解作中國人。

    中港澳三地有各自的邊界,正如台灣人往來中國要使用台胞證,我們也要使用自己的證件,以前叫回鄉證,由一本簿仔變成一張卡後,現在改稱回鄉卡。中港澳三地社會的各式社會系統也是獨立的。行政、立法、司法、警察、法律、教育、貨幣、經濟、財政、護照、條約等等對於中港澳三地都互不從屬。中港澳有各自的政治組織和政治環境。正如你不把台灣的政治理解作中國的政治,相同標準地,香港或澳門的政治也不是中國的政治。

    不過,也非沒有用。正如看台灣的政治和社會,能從側面看到中國的情況,看香港的政治和社會,也能從側面看到中國的情況。

    ReplyDelete
  2. 謝謝你的補充和提醒。不過必須澄清,我對中國沒有「遐想」,對當地人更無不尊重之意。在臺灣多數媒體忽視此議題的當下,這一篇文章正是希望能向站出來的人致敬。

    的確,中港澳三地有各自的社會脈絡與歷史情境,對此我還需要多學習。這篇文章寫的不夠細膩,我也需要反省。

    但我透過這篇文章想說的,毋寧更接近你最後所提的:從香港與澳門的政治和社會,也能從側面看到中國的情形。就算承認港澳社會各自的在地性,我還是不認為,就當下的政治結構而言,港澳可以完全切斷跟中國的關係。就好像我認為,不管我們樂不樂意,臺灣未來政治的走向,也必然受到中國內部的影響,我們不可能迴避。這與我想不想把臺港澳理解為中國是不太一樣的事情。

    ReplyDelete